景雪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高度重視民族宗教工作,2016年5月22日至23日習近平在全國宗教工作會議會上強調,“宗教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關系到社會和諧、民族團結、國家安全和國家統一。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首次明確把宗教提高到政治安全、社會安全和文化安全的層面。因此,做好宗教團結工作,對促進民族地區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凝聚力具有深遠意義。
一、正確認識并深刻理解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的必要性
宗教作為一種思想意識,一種觀念形態,信仰是自由的。但是,作為宗教主體的宗教徒,“當他們按照一定的形式組織起來,就成為一種社會實體;當他們按照宗教儀規開展活動,就成為一種社會活動;當他們按照宗教觀點提出社會主張、表達政治意愿時,就成為一種社會力量或政治勢力。”①宗教作為一種現行社會秩序內的社會活動,必須受到現行社會秩序的約束和規范。新疆地區更是結合本地區的具體情況,充分利用法律武器,依法治理宗教。2014年11月28日出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宗教事務條例》,以及《關于進一步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動 遏制宗教極端思想滲透工作若干問題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伊斯蘭教工作的若干意見》等文件,把宗教工作納入依法管理軌道。
二、增強法制觀念,培育宗教執法環境
依法管理宗教事務需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但首要的是需要增強法制觀念,包括干部和群眾,通過各種形式的法制宣傳教育,使人們知法、懂法、守法,培育良好的宗教執法環境。首先,要大力加強宗教方面的法制宣傳教育。每個公民,都需要了解國家有關宗教方面的法律法規。其次,要對廣大信教群眾進行普法教育。通過各種有效形式,不斷提高信教群眾的法制觀念,并引導他們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發揮其在抵御滲透和打擊利用宗教進行犯罪中的獨特優勢和作用。最后,還要加大對愛國宗教團體和宗教界人士的宗教法制宣傳教育。發揮愛國宗教團體和宗教界人士在政府和信教群眾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帶領信教群眾學法守法,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三、增強法治手段,堅決制止非法宗教活動
依照法治中國的要求,要逐步淡化運用政治手段干預宗教事件,突出依據法律法規治理宗教活動,倡導運用制度管人、管物、管事。對因法制觀念淡薄或不熟悉、不了解有關法律法規、政策而發生的非法宗教活動,要通過教育、批評、疏導的辦法予以制止,不采取強制措施。對于情節較為嚴重、尚不構成犯罪的非法宗教活動,由相關部門依照有關法規進行行政處罰,嚴禁利用鄉規民約進行罰款。對利用非法宗教活動,傳播分裂國家、宗教極端、暴力恐怖思想或者非法剝奪、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于在宗教活動場所以外的黨政機關、公共事業單位,企業生產經營場所、商場、學校等公共場所做禮拜的,要堅決制止。對不服從管理,擾亂社會秩序的,視情節輕重,依法予以行政處罰或追究刑事責任。對于制作、販賣、運輸、傳播非法宣傳品的依法處理,構成犯罪的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四、增強辯證思維,處理不同性質宗教矛盾
與整個社會矛盾一樣,在性質上宗教方面的矛盾也分為兩種,即人民內部矛盾和敵我矛盾。
宗教方面的人民內部矛盾主要包括:信教者和不信教者之間的矛盾,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之間的矛盾,同一宗教內信仰不同教派的人之間的矛盾;針對不同性質的矛盾,需要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處理。一是用教育和疏導的方式解決宗教方面人民內部矛盾。二是對于打著宗教旗號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與宗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需要我們澄清事實,依法進行處置。最后,對于敵我矛盾,要進行堅決打擊。
需要注意的是,在具體的宗教工作實踐中,因宗教問題引發的矛盾,往往比較復雜。一是人民內部矛盾和敵我矛盾交織在一起。境內外敵對勢力利用宗教進行破壞和分裂活動,以宗教為幌子,蠱惑人心,裹挾大量信教群眾鬧事,與政府對抗。二是人民內部矛盾中帶有對抗性的一面,或向對抗性轉化的一面,在一定條件下,就會激化為敵我矛盾。因此,處理這類問題要注意兩個問題。第一,不能糾纏宗教問題。宗教方面的矛盾表面上看帶有強烈的宗教色彩,但背后隱藏著更深層的利益矛盾,如果我們不能透過宗教的表象,就宗教問題論宗教問題,就會陷入誤區,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第二,爭取團結大多數,孤立打擊極少數。對大多數受蒙騙的信教群眾,要采取教育、爭取和團結的方針,提高其辨別大是大非的能力,增強遵紀守法、愛國愛教的自覺性。對極少數壞分子,要堅決揭露其利用宗教進行的違法犯罪活動事實,依法嚴肅處理,絕不姑息。
五、增強責任擔當,打造民宗干部隊伍建設
民宗工作貴在落實,關鍵靠人。面對日益繁重的形勢任務,迫切需要加快打造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過硬的高素質民宗干部隊伍。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特別是在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則問題上站穩立場,旗幟鮮明地反對民族分裂主義和非法宗教活動。在處理涉及民族宗教具體問題時,要講政策、講法制、講方法,標本兼治,寬嚴相濟,張弛有度,踏實穩妥地處理好有關事務。新疆民族地區宗教問題情況復雜,宗教工作任務繁重,需要一支政治覺悟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高并具有一定的民族宗教知識、熟悉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敢于吃苦、勇于奉獻的宗教工作干部隊伍。
1.各級各民族都應會做宗教工作。在民族地區,不僅統戰民宗系統的干部要成為“行家里手”,其它部門、系統的干部也要懂宗教政策,會做宗教工作。這是新形勢下對新疆各級各民族干部的新要求。因此,要統一和提高各級各民族干部的思想認識,對非法宗教活動和宗教極端思想的危害要有清醒的認識,不能放任不管,而是要理直氣壯地管,更要從政策的角度去反駁。
2.加大培訓力度提升其綜合能力。要使宗教工作真正做出成效,關鍵在于直接從事該項具體事務工作的干部應真正成為宗教方面的“行家里手”。宗教工作具有政治性強、政策性強、知識性強和敏感性強等特征,要真正做到“特別慎重,十分嚴謹,周密考慮”,核心是把握“火候”和一個“度”字。加強宗教執法隊伍建設,既要在數量上加強,更要在質量上加強,通過專業的培訓,規范其執法行為,提高其教育和引導群眾的能力。因此,必須下大決心加強對基層干部的培訓力度,采取滾動式的輪訓,實實在在地提高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水平,惟其如此,也才能真正提高其依法行政的能力。
3.吸收引進高素質民宗管理干部。嚴把“進口”關和“出口”關,建立有效的宗教事務管理干部準入與退出機制。對學歷、學識、政治面貌、政治思想素質、工作表現等提出更高的要求,把那些政治上強、理論政策水平高、掌握宗教常識和作風過硬的干部充實到宗教工作隊伍中來。另外,在信教群眾較多、宗教氛圍異常濃厚、非法宗教活動高發頻發的地區,要增加編制,強化基層組織力量。
4.建立高水平宗教問題研究隊伍。新疆是個宗教問題比較復雜的地區,宗教問題相當敏感,正確認識和處理好宗教問題對新疆穩定至關重要。因此,特別需要一支高水平的宗教研究隊伍,對宗教問題進行科學的、深入的、系統的、前瞻性的、戰略性的研究,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在新疆,目前研究宗教問題的專家學者屈指可數,這與新疆宗教的實際形成巨大反差。因此,應當盡快建立一支高水平、用的上、靠得住的宗教研究隊伍。
[注釋]
①王作安.中國的宗教問題和宗教政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132.
[參考文獻]
[1]馬戎.民族與社會發展[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2]新疆維吾爾黨委宣傳部.“四個認同”讀本[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3]王作安.中國的宗教問題和宗教政策[M],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
(作者單位:新疆建設兵團第四師黨委黨校,新疆 五家渠 83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