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成
摘 要:對于一名舞蹈演員來講,身體的柔韌性在表演的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舞蹈所體現出的思想、情感、向往以及愛、恨、情、仇無一不是通過身體的柔韌性所表達出來,因此舞蹈柔韌訓練是舞蹈藝術中最重要的基本功訓練。舞蹈不僅是一門藝術,同時也是一項體育運動,既然是體育運動就存在一定的運動強度,有運動強度就會對身體造成損傷,其中最關鍵問題就是如何避免對身體損傷的發生。本文就柔韌性訓練早期應該注意的問題進行闡述,為初學者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舞蹈藝術 柔韌訓練 訓練方法
柔韌性對于一名舞蹈演員至關重要。只有身體的肩、腰、髖、腿等部位具備良好的柔韌性,才能在舞蹈表演中完成所要求的各種高難度、大幅度的動作要求,進而表現出舞蹈所表達的思想境界。反之,不僅會限制技能的發揮,還會影響力量、速度、身體協調能力的發揮,甚至會導致肌肉、韌帶損傷。因此在舞蹈教學訓練中,基本功的訓練是首位,而身體柔韌性的訓練又是舞蹈最基本的功夫。只有把基本功訓練好,在表演時才能將舞蹈的思想通過肢體“柔”和“剛”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本文所研究的就是舞蹈柔韌性訓練早期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一、舞蹈柔韌訓練在早期時的心理準備
1、按照正規訓練的要求進行基本功的訓練
舞蹈基本功的學習十分重要,這決定了舞者了專業基礎和以后的發展。因為舞蹈是一項表演藝術,是通過身體的柔韌性來完成各種優雅或高難度的動作,以此來表達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因此初學者若想在舞蹈方面有所造就,首先一點要找到一家師資力量高、教學質量好、設施完備的舞蹈學校進行訓練,這決定了初學者的基本功水平和提高速度。
2、毅力是決定舞蹈訓練的關鍵
舞蹈學習的關鍵在于身體的柔韌素質,柔韌素質的關鍵在于堅持練功的毅力。壓腿是舞蹈最基礎的基本功,也是最重要的練功方式,只有把腿壓開才會踢的更高更直,其它動作才能做得更好。但即使兒童的柔韌度相對好些,對于初學者而言,壓腿的過程卻是難以忍受的痛苦,特別是在老師的幫助下達到標準的過程中無不流淚堅持,這就需要毅力,只有天天堅持,才能熟能生巧。“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天才畢竟少數,舞蹈界許多優秀的演員都是后天堅持不懈的努力訓練,憑借過人的毅力才取得世人矚目成果。
二、舞蹈柔韌訓練的早期應該注意的問題
柔韌素質是指人體中各個關節活動幅度的大小,其中還包括肌肉、肌腱和韌帶等軟組織的活動能力和伸展能力,是通過對身體各個關節的訓練,最終通過舞蹈的形式表現出來。各關節以及肌肉、韌帶和肌腱柔韌素質的訓練過程中對于初學者很關鍵,對于初學者來講一些項目的訓練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壓腿時應注意的問題
壓腿是學舞者必須經過的一關,為什么說是一關呢?因為對于初學者來講壓腿的難度很大,要想壓好腿,一要能吃苦;二要方法對;三要能堅持常年練。理論上講,壓腿分成三種壓法,分別為:壓前、壓旁和壓后。
(1)前壓:身體保持直立,首先將一只腳放在一定的高度,初學者要按照自己能承受的高度,由低向高處慢慢進行訓練。另一只腿直立,兩手把住抬起的腳尖,身體向前壓,初學者也許雙手摸不到腳尖,為了把腿壓直,用雙手壓住膝蓋,這樣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慢慢就可以摸到腳尖了,并且還可以握住被壓腿的腳掌。壓腿時眼睛要向腳尖部看,身體每次向前壓時腿部關節都要感到疼痛為止,壓完一只腿后同法壓另一只腿,要記好時間,兩只腿要用同樣的時間、同樣幅度和同樣的力度,否則容易出現兩腿的柔韌性不相同,影響舞姿。前壓早期訓練時要注意保持正確的姿勢,特別是跨部要保持端正,不要苛求速度,壓腿要通過日積月累才能將腿部韌帶拉開,特意要求速度容易將韌帶拉傷,事倍功半。
(2)旁壓。身體直立,將一只腳放置在身體側向的高度桿上,同側的手扶住把桿,另一只手臂緊貼在耳邊,向腿上靠近并盡量向遠處伸展,拉長旁腰。
(3)后壓。壓后腿時,注意肩膀端平,頸部不要縮,撐住頭部別掉下去,向后伸展。壓旁腿和后腿時,對于初學者如果姿勢不對很容易造成出胯和斜胯,如果出現要及時的矯正。
2.壓肩時應注意的問題
壓肩的方法很多,可以使用器材;還可以與其它練習者相互配合練習,在家中借助墻壁也可以練習,早期要注意的是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桿上,兩腿之間的距離與肩部寬度相同,頭部和脊柱都要盡量放松,向下壓時要有一定的力度,能夠感覺到肩部韌帶被拉長。
3.踢腿時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踢腿訓練是指對兩腿開度和力度的訓練。腿踢的質量由壓腿的軟度決定,因此早期訓練踢腿要在壓腿的基礎上訓練。踢腿時要注意保持正確姿勢:上半身直立,中段夾緊,目視前方,雙手向兩側平伸,不能放松,嘴巴緊閉,注意繃直腳背和膝蓋。其中,初學者為了讓腿部可以碰到身體,上半身極力前傾造成頸部回縮,頭向前探,雙膝彎曲,動作非常難看,是不可取的。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只有經過長期練習,在踢腿時韌帶會越拉越長,才會越踢越高。
4.后踢腿練習早期應注意的問題
后踢腿練習要借助器材。正確的方法為:雙手扶把桿,雙腳小八字步站穩,將繃直膝蓋,抬頭目視前方,上半身要保持不動,不可側身或者回頭看,胯不能松,繃直腳背和膝蓋,身體要站直,切忌前傾。如果訓練前期動作無法做到位,可以先練習單一的“控后腿”動作,即:雙手扶把桿,把一條腿向后抬起來,通過多次訓練動作姿態正確后,然后再到踢后腿的動作。
5.劈腿練習早期應注意的問題
劈腿訓練是舞蹈訓練的高級階段,只有將壓腿、踢腿等基本功訓練到一定程度才能進行劈腿訓練,劈腿訓練分為橫劈腿和豎劈腿兩種方法。
左腳在前的劈腿訓練中,將雙手抱住左腳,穩定控制1-2分鐘后,后腿不動,身體盡量向后仰。有些舞蹈基礎學員可以讓右手撐住地面,左手抓住后腿控住。
前面的動作做完后,左腳在前的豎叉不動,身體向右轉,同時要變胯,腿變為橫叉。雙腳背不要趴倒在地面。上半身和腳背都要立起來,然后上半身趴倒在地面上,雙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鐘。
劈腿訓練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能急于求成,要做到循序漸進,因為劈腿訓練時是對腿部和跨部韌帶的拉伸訓練,由于這兩部分的韌帶比較緊,如果急于求成很容易會造成拉傷,傷害身體,因此說劈腿訓練必須在壓腿、踢腿等基本功訓練到一定成度后才能進行劈腿訓練。訓練前身體一定盡量放松,只有放松了肢體才可以將韌帶拉開。
6.下腰訓練時應注意的問題
下腰訓練是練習舞者身體腰部的柔韌性。初學者手腳力量較弱,無法將身體支撐起來,因此會在訓練時用頭頂住地面保持下腰姿勢。正確下腰的方法為:仰臥在地面上,雙腳打開與肩的寬相同,雙臂盡量向上伸直,五指要分開,手心朝前。開始下腰訓練時,上半身盡量向后仰,頭要抬起來,向后找自己的腳后跟,身體和手都向腳后跟靠齊并往里卷。下腰訓練結束以后,手臂和膝蓋都盡力撐直,眼睛還是看自己的腳后跟。訓練一定時間后,可以適當做甩腰訓練,加大訓練強度。
下腰訓練結束后,要做回腰練習,具體方法如下:雙腳并攏蹲下身體,雙手抱住雙膝,頭埋下來。如果有其他家人在場可以對訓練者進行一些按摩,要順著脊柱做幾次,這樣可以保護訓練者的脊柱不受傷害。
三、 訓練前應注意的事項
1.柔韌素質在訓練前與結束后都要做熱身訓練。
訓練過程中熱身訓練是必不可缺少的一項輔助練習,尤其當訓練結束后更應注意身體各部位都還保持緊張狀態下,此時的柔韌素質訓練還要加強一次熱身訓練。如:慢慢的跑3-5分鐘后走200-300米,這樣可以使肌肉纖維重新調理,身體各個部位機能恢復的速度會更快,下一次訓練時肌肉等各部位的條件會更好。反之,如訓練結束立刻進入休息狀態則不利于身體恢復。
2.要有循序漸進的思想,不能有急于求成。
柔韌素質訓練在保持姿勢的前提下更要注重力量訓練。而力量訓練則要緩慢,結合自身實際緩慢加力,不能用力過猛。因為柔韌性訓練的目的是利用肌肉和肌腱的彈性進行延伸,盡量的刺激肌肉的梭神經肌腱的感受小腦的神經信息,從而逐步的增加伸展的潛力及感受力。不論是主動式還是被動式訓練,只要緩慢持之以恒的去做就會有成效。急于求成對舞者很容易造成身體上的損傷。
3.對肌肉群的訓練要全面,訓練時要全方位的訓練,動作不能單一。
在柔韌性訓練時要按照舞蹈教師準備的教材去訓練,不能偏科,因為舞蹈學習與其它學習是一樣的,講求全面,一旦偏科,如某個肌肉在訓練時被漏掉了,這塊肌肉就得不到更好的伸張,在表演時一旦這塊肌肉達到了極限在收縮時就會失去平衡,使之受傷。
4.柔韌性訓練要適度。
柔韌訓練的標準是在訓練身體某個關節或者某塊肌肉時,要感到有點張力或者有酸的感覺,不能出現疼痛的感覺。張力感和有酸的感覺是肌肉感覺神經元正確的反應,體現出訓練有了一定的成效,如果感到疼痛,就是說緊鄰受傷不遠了,訓練前很好的熱身運動是柔韌性訓練的推進器,也是避免身體損傷的防護罩,因此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就像飯前洗手一樣,在訓練前自覺地把熱身運動做到位。一個舞蹈演員一定要在訓練時防止受傷,就像足球運動員一樣,一旦受傷,將會對今后的事業發展埋下隱患,保護骨骼和肌肉,有效的防止受傷是一個舞蹈演員最應該注意的問題。
在柔韌訓練前期,不論是心理的還是在訓練過程中,都要有一個充分的準備,這對一名舞者來講是十分必要的。以上是本人在訓練時總結出的一點學習體會,也許還存在這樣和那樣的問題,請讀者在學習時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將舞蹈訓練做得更好。
參考文獻:
[1]杜鵬.淺析舞蹈和素質各方面教育關系[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6).
[2]張蕾.舞蹈教育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9).
[3]李煒.中國現代當代舞蹈發展概論[M].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
[4]劉玉賢.形體訓練[M].中國物資出版社.2006.
[5]吳謀 張海莉.體育舞蹈的理論與實踐[M].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
作者單位:沈陽音樂學院大連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