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益嘉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6-000-01
摘 要 伴隨金融市場去杠桿、控風險、防泡沫的持續推進,金融產品的監管套利空間正在被不斷壓縮,單一資產創造超額收益的環境已不復存在。金融產品投資將愈發依賴于多資產與多策略的實施,這本質就是一個動態資產配置的過程,也是一個組合致勝的過程。
關鍵詞 FOF 資產配置 復合策略
伴隨2016年下半年公募FOF的政策落地,市場對公募FOF產品的推出充滿期待。截至2016年底,市場上共上報了50余只公募FOF,預計2017年公募FOF產品將正式面世。公募FOF的推出將對整體資產管理行業帶來深遠影響,不僅意味著金融產品與工具的進一步豐富化與差異化,更有望推動大類資產配置理念的深入人心,引領中國資產管理行業進入大類資產配置時代。
海外主流FOF投資策略分類
全資產配置FOF分為多資產主動管理FOF、目標日期FOF以及目標風險FOF三類,這三類FOF分別代表了三種不同的投資思路,并且其“投資管理和再平衡的主動性”依次下降。其中多資產主動管理FOF的設計初衷在于風險分散;而目標日期及目標風險策略的設計初衷在于風險偏好。
一、多資產配置型FOF
多資產配置策略的初衷為風險分散。即通過用具有不同風險收益特征且彼此之間有較低相關性的多類基礎資產構建投資組合,去改善組合的風險收益特征、增強組合收益。多資產配置策略的多資產主要包括:股票、債券、現金、商品、貴金屬、外匯、另類投資品(以及為實現風險管理需要而納入組合的各類金融衍生品)等,從全球資產配置的角度,其中的股票、債券等資產還需將不同的市場納入考量,如發達國家市場、新興市場等。
多資產配置策略的核心在于持續主動的趨勢判斷和市場分析。一個較為完備的多資產配置策略的實施,應該是目標與現實相結合,宏觀與微觀相結合,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并輔以成熟的再平衡策略。即資產配置組合的確認,是在對投資目標和限制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基于對未來一段時間的全球經濟、金融、社會環境及其對于各基礎資產的影響和所處周期的分析判斷,來確定哪類資產優先和重點配置,哪類資產減配或暫時不配。而具體的配置比例,則要通過數量化的手段,結合主觀的判斷來確定,以期讓組合達到風險底線要求的基礎上,增強收益。最終目的是在最合適的環境中實現最優的資產配置以獲得最大的收益。在上述三種資產配置策略中,多資產配置策略的投資組合建立是最為靈活的。
二、目標風險型FOF
目標風險型FOF是海外市場一種常見的投資工具。在美國,目標風險FOF在經歷20幾年的發展之后日趨成熟,其明確的風險控制策略和風險收益特征為投資者提供了良好的大類資產配置工具。從美國的發展經驗來看,針對投資者不同的風險偏好水平,目標風險FOF一般分為“激進型”、“成長型”、“穩健型”、“平衡型”、“保守型”和“收入型”,產品針對的投資者群體風險偏好水平逐級遞減。風險水平較高的“激進型”、“成長型”等類別的產品投資在高風險資產的比重較高;相對的,風險水平較低的“保守型”、“收入型”等產品則以投資債券等低風險資產為主。
自1996年以來,目標風險FOF的規模呈逐年上升趨勢,在2015年出現了減緩的苗頭。10年來,規模從60億美元增長到3720億美元,翻了6倍。然而截止到2015年底,美國市場上公募基金產品的總凈資產規模為15.65萬億美元,目標風險FOF產品的占比僅有2.38%。由此可見,目標風險FOF并非美國基金市場上的主流投資品種。
三、目標日期型FOF
目標日期FOF屬于生命周期型FOF的一種。是目前美國共同基金 FOF中占比最大的一類,也是最受益于401K養老計劃推動的一類配置型FOF。目標日期FOF的設計是以50年以上的時間周期為基礎的,貫穿一個人的生命周期,通常從25歲到95歲,都有相應的資產配置比例設置,其原理在于認為年齡變化與風險偏好變化有一定的相關關系。
美國發行目標日期FOF規模最大的基金公司先鋒基金對目標日期基金的發展描述中提到,目標日期基金是可以幫助那些缺乏時間或興趣去管理自己的退休計劃的人建立分散化的投資組合并獲取投資目標的一類基金。由此可見,目標日期FOF和目標風險FOF針對的人群是不同的,目標日期FOF的投資者是將資產配置的決定、組合的構建以及后期的再平衡都交給基金經理來管理的不愿意主動管理的人群,而目標風險FOF的投資者是那些對選擇基金有困難,但是對自己的風險認知清晰,渴望在生命周期中主動管理自己的投資目標的人群。
參考文獻:
[1] 杜迎輝.FOF發展及應用研究[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8(04).
[2] 郝鵬.基金公司布局FOF產品的戰略研究[J].特區經濟,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