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冰雪旅游作為特殊地域性的旅游項目,目前主要是還是以發展冰雪體育旅游、冰雪觀賞類旅游為主,旅游者娛樂性、互動性相對不足。本文以東北冰雪民俗文化遺產為切入點,對冰雪旅游產品的開發進行了探討,尤其認為非原生態節事的開發更具時代意義。
關鍵詞:冰雪旅游;民俗旅游;冰雪文化遺產
一、背景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冰雪旅游也漸漸地被大眾關注。從長期來看,冰雪旅游與當地的經濟具有正相關;其比率是1:0.509;即冰雪旅游收入1%的變化就可能對經濟發展帶來同向0.5097%的變化(張娜和佟連軍,2012).)。傳統冰雪旅游熱點地區東北三省之外,北京、天津、河北、內蒙、新疆等地也都加大冰雪旅游產業的扶持與投資,在一些南方城市也搞起了室內冰雪運動場所。與這些新興冰雪旅游目的地相比,東北的冰雪項目除了常規的冰雪運動、觀賞類項目之外,還有很多其它地方所不具有的獨特內容,尤其是傳統的多民族冰雪民俗文化遺產。因此,從冰雪文化的視角去挖掘冰雪旅游項目是未來旅游產品開發的重要方向之一。
冰雪文化遺產,從廣義上看,是指所有與冰和雪相關的文化形態;狹義的特指生活在寒冷地區的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以冰和雪為環境基礎所創造的符號化的生活方式、人類文明。這里的關鍵詞是冰、雪,符號化,生活方式、文明。這里所指的日常生活,包括飲食起居、工作、娛樂、休閑、人際交往、勞動、消費等。本研究主要是指狹義的概念。
冰雪文化遺產存在與發展的前提要素是冰雪生態環境。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在與冰雪環境中與社會、自然互動交往過程中,以獨特方式創造出一種地域性的文化情境和模式,在一定的區域內傳播與發展的文化布局。換言之,冰雪文化有其鮮明的地域性,尤其與地理與氣候分不開,只有在特定的地區才可能出現。
影響冰雪文化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資源、氣候條件、人口特征、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發展程度。尤其是當地居民的文化素質,這關系到冰雪文化的內容選擇、加工、消費以及發展模式。
東北的冰雪文化遺產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自然地理性。這是其地理區位所特有的。北緯40度以上,冬季氣候寒冷,雪量大,雪質好、雪期長。
2.文化發展性。原始的東北冰雪文化是以歷史上的土著文化,這包含農業文化、狩(漁)獵文化、草原文化等,隨著時代的發展,在上世紀前半葉,中國革命時期如火如荼,革命事業所遺留的紅色文化,加上建國后開發北大荒所形成的知青文化。所以,東北的冰雪文化成了一個混合的文化形式。東北周邊是蒙古、俄羅斯、朝鮮三國,由于人員、經濟的往來,東北冰雪文化中自然也溶入了這些國家的冰雪文化內容。東北曾經被沙俄、日本統治,這里的冰雪文化內容也自然滲入了一些異國的成份,比如歐式、日式建筑、政治、軍事遺址,把這些地域性資源好好利用,使之成為具有異國情調的冰雪文化因子。
3.體育運動性。在特殊的地域氣候下,東北當地的各民族同胞在日常生產生活的歷史長河中,在冰天雪地的環境中創造了很多獨特的民族體育運動,如滿族的冰嬉,赫哲族的冰磨、冰爬犁等(李艷茹等,2007)
4.儀式節事性。這包括生產勞動、衣著服飾、居家生活習俗、禮儀禮節習俗、典禮節慶、娛樂休閑等習俗。生活在東北地區的蒙古、滿、回、鄂倫春、朝鮮、達斡爾、錫伯、鄂溫克、赫哲、柯爾克孜族等民族,根據本民族的傳統及其審美態度,保留了各自的生活習俗,形成獨特的冰雪生活習俗,如服飾,各種交通、勞動工具、飲食習慣,建筑藝術,宗教禮儀等等。
二、冰雪旅游的發展的開發中難點
1.冰雪旅游項目多樣化不足
冰雪旅游目前操作最好是哈爾濱,產品上有冰燈、冰雕、雪雕,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新技術的運用,使得這三類觀賞性的冰雪旅游產品,在制作上更精美,但是,這類產品主要工藝的表達,如果從文化層面看,藝術的含量不高,文化內涵不深。換言之,這類冰雪旅游產品很容易被復制,很難保持特色,而在東北的傳統冰雪文化中,民風民俗之類濃郁東北地方特色的冰雪項目不多,所以,經營者還應該更多挖掘其中的文化內涵。
2.冰雪旅游開發的可進入性差
由于冰雪旅游資源的不可移動性,一些冰雪旅游項目,尤其是體育運動類冰雪項目,旅游資源的開發與實際潛在市場之間還有不少的空間距離,導致旅游資源的可進入性較差,這也是制約一些地方發展冰雪旅游項目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雪地探險、冰釣、冰上汽車拉力賽等冰雪都是在遠離主城市和交通要道的荒野舉行,為之配套的跟蹤、救援等服務難度很大。一些地區的通訊也不完善,這也制約冰雪旅游項目快速發展另一因素。
3.冰雪旅游產品中,文化精品少、地域性不強。
冰雪旅游中,冰燈、雪雕、滑雪仍然是三大最受旅游者歡迎的項目,董欣和楊斌霞(2004)的研究表明,游客看的多,而玩的則少,能做到景與人互動的更少;如何讓冰雪旅游項目多樣化,開發更多的精品冰雪項目,仍然值得進一步挖掘潛力;對于旅游六要素的滿意度,根據調查數據排序是:游覽、娛樂、住宿、飲食、交通、購物。特別是在服務、交通、營業時間上,旅游者的滿意度較低。
三、文化導向的冰雪旅游的未來開發
1.多角度開發冰雪文化遺產旅游產品。
除了傳統的三大旅游產品,還可以開發一些新的冰雪項目。(1)冰雪養生文化遺產。很多地方有溫泉,讓旅游者在一邊淋浴著溫泉,一連連觀賞冰雪世界;在冰炎兩重天的奇妙體驗之后,又獲得了療養保健的效果,還有五大連池的火山的磁場、礦泉和礦泉泥的也會讓旅游者感受到神奇。(2)冰雪鄉村民俗文化遺產體驗。還可以在交通便捷的鄉村開發鄉村冰雪旅游,體驗鄉村傳統的民俗民風,這比與民族村的表演性民俗相比,更有原汁原味;可以包凍餃、殺年豬、暖凍梨;可以吃冰糖葫蘆,嘗朝鮮族泡菜;可以剪窗花、貼春聯;還可以捕魚,打滑哧溜、抽冰尜、撐冰車、打雪仗等等,所有這些冰雪旅游中的傳統文化體驗,都可以讓讓遠道而來的旅游者盡興而歸。(3)冰雪藝術文化遺產旅游。冰雪文化的旅游開發還可以用多種形式來表現,如拍攝冰雪影視、舞蹈、音樂、攝影、書法、繪畫以及冰雪文學等藝術形式。優勢的冰雪生態環境,可能為這些藝術家們提供眾多素材;這些元素融入,可以極大地提高相關冰雪項目的文化內涵。
此外,各地方還可以開發冰雪紅色文化遺產旅游、冰雪知青文化遺產旅游;在一些邊境地區還可以開發冰雪異國風情遺產旅游。
2.多渠道進行旅游產品營銷,尤其新媒體的利用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民之間的互動以微博、微信的運用最為頻繁,加強微博、微信的營銷開發,也是相關冰雪旅游經營單位的重要手段。微博、微信的營銷應當創新發布內容,加強與網民的互動,及時咨詢解答。同時加強粉絲的分析研究,進行分類管理,并推出相關的配套舉措,做到精準營銷。在發生危機或特殊事件時,及時公布真相,消除謠言。
3.創新旅游紀念品開發
旅游者返回家鄉后,如何讓他們宣傳冰雪旅游目的地呢?旅游紀念品就是最好的形式之一,旅游者把紀念品帶回之后,或自己使用,或贈送親友,都可以對旅游目的進行二次傳播。旅游紀念品的開發尤其是注重民族性,以鮮明的地域特色來讓擁有者有愛不釋手的感覺。紀念品的開發還要關注實用性、系列化。
4.加強冰雪文化遺產旅游品牌建設
在旅游產品開發出來之后,如果獲得長期的經濟效益,品牌建設至關重要。尤其服務品質的提高與保持。旅游項目中的文化含量是目的地競爭的最終取勝點。要在日益激烈的冰雪旅游競爭市場中獲得更大的優勢,東北地區旅游業者不僅要保持傳統的冰雪旅游項目,還應該深入挖掘傳統冰雪文化的內涵。
5.基于文化遺產的非原生態節事開發
節事做為一個特殊旅游吸引物,可以給目的地形象帶來積極的正面影響(商軍和沈慧婷,2016)。隨著經濟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一些冰雪節事在形式與內容上不一定受當代年青人的認同,旅游管理與開發部門可以結合當地冰雪文化遺產與節事,開發設計一些非原生態的節事活動,以更好滿足旅游消費者的需求,從事使青年休閑旅游者更有興趣。
總之,在冰雪旅游項目中更多地融入文化遺產,從中深入研究,根據旅游消費者的特征開發適當的冰雪旅游產品,使冰雪旅游脫離原先的單一的觀賞類或滑雪類項目,在文化內涵和品味上更進一步,打造冰雪文化旅游品牌,才能使冰雪旅游項目為更多的喜愛,從而帶動當地經濟與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娜,佟連軍.吉林省冰雪旅游與區域經濟增長協整分析及Granger因果檢驗[J].地域研究與開發,2012,31(5):73-77.
[2]李艷茹,汪普健,張黎.我國民俗體育文化及其資源的開發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07(7):88-91.
[3]董欣,楊斌霞.哈爾濱冰雪旅游市場的現狀與趨勢--對春節黃金周期間來哈國內外地游客的調查分析[J].冰雪運動,2004(3):92-93.
[4]商軍,沈慧婷.節事對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響研究綜述[J].旅游縱覽月刊,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