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由于平歐雜種榛子栽植面積增加、樹齡逐漸加大、個別地塊植株過密、通風不良等原因,造成榛子病蟲害時有發生,嚴重影響榛子產量和樹勢。通過調查,發現幾種主要病蟲害對榛樹及果實產生影響,為提高種植者收益,提高榛子產量,本文介紹了平歐雜種榛子的主要病蟲害識別與防治措施。
關鍵詞:平歐雜種榛子;病害;蟲害;防治
一、病害
1.煤污病
(1)癥狀及發病規律。在葉面、枝梢上形成黑色小霉斑,后擴大連片,使整個葉面、嫩梢上布滿黑霉層。病菌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子囊孢子在病部及病落葉上越冬,翌年孢子由風雨、昆蟲等傳播。影響光合作用,高溫多濕、通風不良、均加重發病。
(2)防治措施。植株種植不要過密,適當修剪,要通風透光良好,以降低濕度,切忌環境濕悶。冬季榛樹休眠期噴波美3-5度的石硫合劑,消滅越冬病源。發生期噴用代森銨500-800倍,滅菌丹400倍液。
2.白粉病
(1)癥狀及發病規律。白粉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病菌在葉片、芽和新梢病斑部越冬,第二年春季產生孢子,借風傳播侵染,生成白粉后能多次重復侵染。每年5月末至7月上中旬是該病害的發生期。該病為害葉片、枝梢、幼芽和果苞。在白粉層上散生小顆粒,初為黃褐色,后變為黑褐色。葉片發病初期,葉面、葉背出現不明顯的黃斑,黃斑處長出白粉,很多斑逐漸連片,形成大量的白粉。嫩芽得病不展葉,枝梢受害生出白粉,皮層粗糙龜裂,枝條木質化延遲,生長衰弱,抗寒性降低,易受凍害。果苞發病,果實變形,生出白粉,變黃扭曲顏色變黑。在白粉層上散生小顆粒,初為黃褐色,后變為黑褐色。
(2)防治措施。合理調節榛樹密度,對于過密的榛樹適當疏枝或間伐,以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增強樹體的抗病能力。發病株應及時清除病枝病葉,若是中心病株,應將其全部砍掉,以減少病源。于5月上旬至6月上旬,噴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或5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1000倍液,或噴灑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根據病情發生情況在7月上中旬進行第2次藥劑防治。
二、蟲害
1.蒙古灰象甲
(1)形態特征。成蟲體長4.4~6.0mm,寬2.3~3.1mm,卵長0.9mm,寬0.5mm,長橢圓形,初產時乳白色,24小時后變為暗黑色;觸角紅褐色膝狀,棒狀部長卵形,末端尖,前胸長大于寬,后緣有邊,兩側圓鼓,鞘翅明顯寬于前胸。幼蟲體長6~9mm,乳白色,無足;裸蛹長5.5mm,乳黃色,復眼灰色。
(2)防治措施。成蟲期選用以下藥劑進行噴灑:50%甲胺磷乳油500~800倍液;20% 滅·辛乳油 1000 倍液;20%氯·辛乳油1000~2000 倍液;20% 象甲凈乳油和35% 克甲螟乳油。利用其假死習性,進行人工捕殺,集中燒毀。也可以使用樹干綁膜法,在樹干下端綁將寬為10公分的塑料膜圍樹干繞1圈,阻止蒙古象甲上樹為害。
2.榛實象甲
(1)形態特征。成蟲體長6~8mm,寬3~3.6mm。基側有大而圓形的黑色復眼。頭管細長,向下彎曲,如象鼻子,叫喙,是由額向前延伸而成,是昆蟲的口器。觸角膝狀,柄節細長,鞭節由7節組成。
(2)防治措施。該蟲生活史較長且復雜,世代重疊交替發生。一般情況下,在5月上旬越冬代成蟲出現時開始進行防治,向榛子林內噴殺蟲劑毒殺成蟲,可噴40%氧化樂果乳油1000~1500倍液、40.7%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液、20%溴氰菊酯乳油1000 倍液等藥劑,以上藥劑應交互使用,以防產生抗藥性。同時進行人工撿除落地蟲果,集中消滅老熟幼蟲。
3.金龜子
(1)黑絨金龜子
①形態特征。成蟲體長7-8mm,寬4-5mm,略呈短豆形。背面隆起,全體黑褐色,有光澤。觸角黑色,鰓葉狀,10節,柄節膨大,上生3-5根剛毛。前胸背板及翅脈外側均具緣毛。兩端翅上均有9條隆起線。前足脛節有2齒;后足脛節細長,其端部內側有溝狀凹陷。卵長1毫米,橢圓形,乳白色,孵化前變褐。幼蟲老熟時體長16-20毫米。頭黃褐色。體彎曲,污白色,全體有黃褐色剛毛。胸足3對,后足最長。腹毛區后緣有12-26根長而稍扁的刺毛,排出弧形。蛹長6-9mm,黃褐色至黑褐色,腹末有臀棘1對。
②防治措施。冬季對土壤進行消毒,殺死越冬成蟲。6月中旬幼蟲孵化時,在根部噴澆國光土殺1000倍液或撒施國光地殺顆粒劑(5%丁硫克百威)4-6千克/畝,殺死幼蟲。成蟲危害期,可用 50% 殺冥松乳油2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油800倍液噴灑榛樹和樹葉,效果良好。黑絨金龜子成蟲有趨光性,可以利用黑光燈大量誘殺成蟲。
(3)銅綠金龜子
①形態特征。成蟲體長19-21毫米,觸角黃褐色,鰓葉狀。卵光滑,呈橢圓形,乳白色。3齡幼蟲體長30-33mm,頭部黃褐色,前頂剛毛每側6-8根,排一縱列。臟腹片后部腹毛區正中有2列黃褐色長的刺毛,每列15-18根,2列刺毛尖端大部分相遇和交叉。在刺毛列外邊有深黃色鉤狀剛毛。蛹長橢圓形,土黃色,體長22-25毫米。體稍彎曲,雄蛹臀節腹面有4裂的統狀突起。
②防治措施。成蟲期樹冠噴布50%殺螟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50%對硫磷乳油1500倍液。在樹盤內或園邊雜草內施75%辛硫磷乳劑1000倍液,可毒殺大量潛伏在土中的成蟲。利用成蟲的假死習性,早晚振落捕殺成蟲。利用成蟲的趨光性,于黃昏后在果園邊緣點火誘殺。有條件的果園可利用黑光燈大量誘殺成蟲。春季翻樹盤也可消滅土中的幼蟲。
三、結語
病蟲害防治工作是發展種植業的重中之重。危害平歐雜種榛子的病蟲害種類很多,本文針對其危害嚴重的病蟲害提出防治措施,建議種植戶與有關單位種植前要合理布局,采取科學規范的管理模式,提高樹木的自身營養水平,發現病蟲害及時除治,促進該產業健康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堯等.平榛白粉病藥劑防治試驗[J].中 國 林 副 特 產,2012(6):38-39.
[2]喬 雪 靜等.棒 子 病 蟲 害 的 防治 措 施[J].北京農業,2016(1):45.
[3]舒紅.沈陽平歐雜交榛子主要病蟲害種類及危害情況調查[J].土肥植保,2016(4):125.
[4]馬瑞峰.榛樹主要病蟲害發生規律及其防治[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6(4):53-56.
[5]喬志文等.黑絨金龜子研究進展[J].農學學報 2014,4(12):48-51.
作者簡介:張鐵利(1980-1-),男 ,漢族,河北省承德市承德縣人,本科,工程師;從事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