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程敏,牛海勇,蘇 琴
重力壩中泄水洞過流能力的計算分析
畢程敏1,牛海勇1,蘇 琴2
(1.河北省水利水電第二勘測設計研究院,河北石家莊050021;2.南京市水利規劃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南京210022)
泄水洞在重力壩中最為常見,水力計算較為重要。本次分析以泄水洞有壓流為前提,通過計算最終得出泄流量與閘門開度及上游水位的關系,并采用數值方法進行擬合,通過成果比較得出結論,在一定程度上為水庫現場管理提供方便,并為類似工程提供一定參考和借鑒。
泄水洞;水頭;流量;數值方法;擬合
重力壩在現在水利工程中較為多見,基本形狀呈梯形,上游面前直或稍向上游傾斜,壩底與基巖固結,建成后依靠自身重量來維持穩定。重力壩按泄水條件,可分為溢流壩段、非溢流壩段(也稱為擋水壩段)、底孔壩段和電站引水壩段。泄水洞就是底孔壩段的一個組成部分,屬于重力壩壩身孔洞的一種,主要用以泄洪、排沙、放空水庫等以保證水工建筑物的安全。
泄水洞一般均位于水下,不僅能配合溢流壩泄洪、預泄庫水、增大水庫調洪能力,并且可以排泄泥沙、減少水庫淤積,以延長水庫壽命和保證其他建筑物正常運行。泄水洞按孔內水流流態可分為有壓洞和無壓洞,按其所處的高程可分為中孔洞和底孔洞,按布置層數可分為單層泄水洞和多層泄水洞。在實際工程中,發電洞多為有壓洞,其他用途的泄水洞可做成有壓的或無壓的,但應避免有壓和無壓交替出現。
泄水洞是水庫向下游宣泄洪水的主要通道之一,其所處的工作環境一般較為復雜,孔洞泄水時,水流流速高,容易產生負壓、空蝕和振動。因此,泄水洞過流能力計算較為重要,在庫水位調整及小洪水下泄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某工程的泄水洞為例,分析其不同情況下的過流能力。該工程是一座以供水為主,兼顧防洪、發電、旅游等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利樞紐工程。樞紐工程由大壩、泄水洞、輸水洞、發電洞和電站等建筑物組成。考慮水庫實際情況,泄水洞按有壓洞考慮,并采用數值分析方法對泄水洞過流能力計算成果進行擬合,通過成果對比得出結論,在一定程度上為工程管理提供方便,并為類似工程提供一定參考和借鑒。
泄水洞水力計算主要依據文獻[1,2]中相關公式。根據文獻[1]附錄A.3.2孔口泄流公式計算泄水洞過流能力,局部損失和沿程損失系數采用文獻[2]中的相關損失系數,流量系數采用隧洞有壓流計算公式。
1.1 孔口泄流能力
計算公式為:

式中,Q—泄水洞流量,m3/s;A—泄水洞出口面積,m2;Hw—水頭,m,自由出流時為洞口中心線處的作用水頭;μ—孔口流量系數。
1.2 流量系數μ
計算公式為:

式中,ξi—第i部位局部損失系數;Ai—流速所在斷面面積,m2;Lj—泄水洞的長度,m;Aj—斷面面積,m2;Rj—水力半徑,m;Cj—謝才系數。
泄水洞縱剖面如圖1所示。
本工程中泄水洞進口圓弧翼墻段長2.5m,總寬6.0m,進口閘室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長4.5m,凈寬2.0m,閘室下游側設有頂板及胸墻,厚均為0.5m,孔口尺寸2.0m×2.5m(寬×高),閘底板高程25.95m。胸墻后矩形壓力洞為2.0m×2.0m(寬×高),其后進口漸變段為方變圓混凝土結構,長2.4m,洞身采用內徑DN1800mm的鋼管,鋼管末端距出口閘室1.8m為出口漸變段,鋼筋混凝土圓變方結構,斷面為1.8m×1.8m。出口結合下游貼坡加固重建工作閘,整體式鋼筋混凝土結構,順水流方向長7.5m,凈寬1.8m,閘底板高程26.0m,弧形閘門開啟控制泄流量,最大開啟高度1.5m。

圖1 泄水洞縱斷面
2.1 參數選取
泄水洞局部損失:進口ζ為0.5,斷面積2m× 3m;門槽ζ為0.2,斷面積2.76m×2.5m;胸墻ζ為0.15,斷面積2m×2m;進口漸變段ζ為0.05,出口漸變段ζ為0.1,壓坡段ζ為0.5,斷面積π/4 ×1.82m2。
泄水洞沿程損失:洞長34.5m,直徑1.8m,糙率n為0.011,斷面積π/4×1.82m2。
2.2 水位資料
水庫最大水位為校核洪水位:59.70m,泄水洞下游無水,為自由出流。計算中假定水位每次降幅3m,閘門開度每次提升0.1m。為保證泄水洞內保持有壓流流態,上游水頭H應大于1.5倍洞高,即水頭H>3.0m。
2.3 計算結果
根據式(1)和式(2)計算得知:水庫在校核洪水位59.70m時,泄水洞在不同開度下的流量見表1。
經計算可知,對于泄水洞而言,在同一水位下隨著開度的增大,過流面積增大,局部和沿程損失隨之增大,流量系數逐漸減小,因過流面積增大幅度大于流量系數減小幅度,故過流量逐漸增加。

表1 泄水洞在校核水位下不同開度時的泄流量成果
在庫水位從校核洪水位59.7m按3m梯級落差降至32.7m過程中,對不同水位下泄水洞過流能力分別計算,計算過程與表1基本相同。泄水洞在不同水位不同開度時泄流量計算成果見表2,泄水洞流量與開度、水位關系如圖2所示。

表2 泄水洞在不同水位不同開度時泄流量成果

圖2 泄水洞流量與開度、水位關系
2.4 最終成果
根據圖2中的流量(Q)與開度(e)、水頭(H)的關系曲線,采用數值分析方法對成果進行擬合,得到:

式中,Q—泄水洞流量,m3/s;e—閘門開度,即閘門開啟高度與最大開啟高度的比值;H—水頭,m。
式(3)的相關系數達到99.9%,擬合后泄水洞泄流量按公式(3)計算成果見表3。
在給定開度(e)和水頭(H)的條件下,可以根據擬合公式直接計算得到泄水洞過流量,減少了繁瑣的計算,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為水庫管理帶來方便。
針對實際工程重力壩設計中泄水洞過流計算的復雜性,對有壓泄水洞進行了水力計算,并且對計算結果按照數值分析方案進行了擬合簡化,為管理人員在水庫運行控制方面提供了方便,可為類似工程提供一定參考和借鑒。當然,計算結果有其局限性,其適用范圍為:泄水洞內水流流態為有壓流;水庫水頭H大于3.0m;泄水洞下有無水,為自由出流。

表3 泄水洞按擬合公式計算泄流量成果
[1]SL319-2005.混凝土重力壩設計規范[S].
[2]李煒.水力計算手冊[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6.
[3]吳持恭.水力學(上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馬文英,劉建中,李顯軍.水工建筑物[M].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03.
[5]潘家錚.重力壩[M].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83.
[6]汪德爟.計算水力學理論與應用[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1989.
[7]李慶揚,王能超,易大義.數值分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
[8]張志涌.精通MATLAB6.5版教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3.
[9]張長寬.水動力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TV131.4
A
1672-2469(2017)03-0051-03
DO I:10.3969/j.issn.1672-2469.2017.03.020
2017-01-17
畢程敏(1983年—),男,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