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土”與不同名詞結合表示不同意義,是有規律可循的。黏合式定中結構要求定語所表示的屬性必須是中心語概念的分類根據,這一結構語義條件和不同詞性的“土”與中心語的語義關系,制約了“土”與不同意義名詞組合時的具體表義。
關鍵詞:粘合式定中結構 定語 “土” 語義關系 結構語義限制
一、引言
“土”常常作定語,與其他名詞構成黏合式定中結構,如“土坡”“土坑”“土樓”“土雞”“土布”“土專家”“土醫生”“土方”“土政策”“土老帽兒”“土妞兒”等等,這些作定語的“土”所表示的意義,是本文要討論的問題之一。此外,我們發現,“土”作定語表示的意義有規律可循,“土”作定語的語義制約因素也是本文要討論的問題。
在分析“土”的表義情況之前,要先判定作粘合式定語的“土”的詞性。形名定中結構與主謂結構之間有變換關系,而名名定中結構與主謂結構之間沒有變換關系,因此可以利用是否有變換關系來分辨作定語的“土”的詞性,凡是“土+名詞”能變換成“名詞+土”,則“土”是形容詞,否則“土”是名詞。例如:
a.*土坑→坑土 *土丘→丘土 *土房→房土 *土筐→筐土 *土黃→黃土
b.土腔調→腔調土 土專家→專家土 土大姐→大姐土 土招兒→招兒土
第一組中的“土”為名詞,第二組中“土”為形容詞。
二、名詞性“土”作定語的語義及表義制約因素
名詞性“土”作定語時,“土”與“中心語”之間的語義關系是多樣的,本文按這些語義關系對名詞性的“土”作定語形成的詞語進行分類,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1.成分+自然物 土坷垃 土堆 土包 土坡 土山 土丘 土坎兒 土埂 土崗子
2.材料+產品 土偶 土罐 土坯 土炕 土房 土墻 土樓 土堡 土堰
3.受事+產品 土坑 土洞 土窖 土窯
4.用途+工具 土簸箕 土筐
5.自然物+顏色 土色 土黃色 土棕色 土棕褐色
6.附著物+食品 土胡蘿卜 土饅頭 土豆包 土面條
袁毓林(1995)曾指出“‘NP1+的+NP2結構中NP1和NP2之間有某種述謂關系”,而表示這種及物關系的謂詞卻沒有出現,其實,“N1+N2”結構中的N1和N2之間也隱含著一個謂詞,以上六類詞語中“土”和中心語之間都可補出一個謂詞,第一類中可補出謂詞“形成”,“土”與N2的語義關系是“土——形成——自然物”;第二類中可補出謂詞“制作”,“土”與N2的語義關系是“(用)土——制作——產品”;第三類中可補出謂詞“挖”,“土”與N2的語義關系是“(挖——土)——產品”,“土”是“挖”的對象,N2是“挖土”的結果;第四類中可補出謂詞“盛放”,“土”與N2的語義關系是“工具——盛放——土”;第五類中可補出謂詞“像”,“土”與N2的語義關系是“顏色——像——土”;第六類中可補出謂詞“帶有”,“土”與N2的語義關系是“食品——帶有——土”。
很顯然,這些詞語中“土”的意義都是“土”的本義——“泥土”。
張敏(2008)把黏合式定中結構簡稱為DN構造,他認為“DN構造具有這樣一個語義上的傾向,即D在概念上作為N概念的分類根據”。正是“土”與“N”的語義關系,決定了它只有表示“泥土”之義才能作“N”的分類根據。在語義關系“成分+自然物”中,“土”可以與同屬自然物成分的“沙子”“石頭”等對立,如“土丘——沙丘”“土山——石山”等,此時,“土”只能當“泥土”理解。在語義關系“材料+產品”中,“土”可以與同屬材料的“木頭”“磚頭”“竹子”等對立,如“土偶——木偶”“土房——磚房”“土樓——竹樓”等,此時,“土”只能當“泥土”理解。在語義關系“對象+產品”中,“土”可以與同屬動作“挖”的對象的“沙子”“石頭”等對立,如“土坑——沙坑”“土窯——石窯”等,此時,“土”只能當“泥土”理解。在語義關系“用途+工具”中,盛“土”可以與盛其他物品對立,如“土筐——石子筐”等,此時,“土”只能當“泥土”理解。在語義關系“自然物+顏色”中,“土”可以與同色系的其他自然物“姜”“橘”等對立,如“土黃——姜黃”“土黃——橘黃”等,此時,“土”只能當“泥土”理解。第六類語義關系“附著物+食品”中,“土”的對立項比較特殊,與前五種情況不同,是帶土與不帶土的對立,不帶土是食品的常態,是食品的缺省屬性,與食品的關聯是無標記的關聯,因而,沒有“不帶土胡蘿卜”“不帶土豆包”的說法。超市中的胡蘿卜一般是清理干凈的,“饅頭”“豆包”更是干凈,只有不小心掉到地上,才會沾上土,帶土與食品的關聯是有標記的關聯,所以有“土胡蘿卜”“土饅頭”“土豆包”的說法,此處的“土”也只能當“泥土”講。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得知,“N1+N2”結構的結構意義——N1在概念上作為N2概念的分類根據和“土”與N2的語義關系共同制約了“土”作定語的意義。
三、形容詞性“土”作定語的意義及表義制約因素
形容詞性“土”作定語時,“土”與中心語的語義關系比較單一,就是“屬性——事物”。不同“事物”具有不同“屬性”,為把“土”的意義理清,有必要對“事物”進行具體分類,分類的依據不僅是“事物”的理性意義還有“事物”的聯想意義。本文按語義關系對名詞性的“土”作定語形成的詞語進行分類,有以下幾種情況:
(1)屬性+高學歷身份 土醫生 土專家 土博士 土教授
(2)屬性+寵物 土貓 土狗
(3)屬性+語言 土話 土語 土言 土音 土腔調
(4)屬性+法則 土政策 土規矩
(5)屬性+方法 土法 土方 土招 土辦法
(6)屬性+用具 土暖氣 土鍋爐 土設備 土裝備 土熨斗 土風車 土冰箱
(7)屬性+禽畜 土雞 土豬endprint
(8)屬性+生活用品 土布 土胰子 土草紙
(9)屬性+衣物 土棉襖 土棉褲 土秋褲 土大褂
(10)屬性+友鄰 土妞兒 土丫頭 土小子 土大姐 土老太 土老頭兒
例(1)、(2)中“土”的意思是“本地的”,例(3)、(4)中“土”的意思是“地方性的”,例(5)、(6)中“土”的意思是“民間的、不正規的”,例(7)中“土”的意思是“農家散養的”,例(8)中“土”的意思是“手工制造的”,例(9)、(10)中“土”的意思是“土氣的、不時髦的”。這些意義都是“土”的引申義,是由“土壤、泥土”的語義引申而來,引申途徑是轉喻。
“民間的、不正規的”“農家散養的”“手工制造的”這三個意思是同一個義位的義位變體,該義位可以概括為“不正規的、非現代化的”。“本地的”“地方性的”“不正規的、非現代化的”以及“土氣的、不時髦的”這些義位都是“土”的引申義,是由“土壤、泥土”的意義引申而來,引申途徑是轉喻。在“土”的認知框架中有“土地、泥土、故土(本地的)、鄉村(地方性的、土氣的、原始的、非現代化的)”等等諸多因素,在這個認知框架內,“泥土”是具體的事物,而“本地的、地方性的、民間的、非現代化的、土氣的”都是抽象的性質,具體的事物比抽象的性質更加顯著,由“泥土”轉喻其余意義符合轉喻的規律。
形容詞性的“土”表示的語義受“土”本義的影響,不能超出“土”的認知框架,在具體作定語時,“土”表示的意義又受其中心語語義的影響,也受DN構造的語義和限制條件的制約。
張敏(2008)曾討論過單音節形容詞與“N”構成DN構造時的限制條件,單音節形容詞所表示的屬性還必須“可充當N概念的分類標準”,且能“分出穩定的、規約的類別”。“土+N”結構中“土”所表示的屬性必須是“N”的相對穩固的品質,且該屬性必須能把“N”分出穩定的、規約的類別。按照張敏(2008)對DN組合的認知理據的分析,只有當“土”所表示的屬性是特定“理想化認知模型”(ICM)里與互動行為相關的顯著屬性時,“土”才能把“N”分出穩定的、規約的類別。我們結合上文對“土”與中心語的語義關系的分類來進行分析:
(1)屬性+高學歷身份
人們在與醫生、專家、博士、教授等高學歷人才打交道時,總是衡量其專業素質、專業能力的高低,求學地是衡量專業素質的重要依據,因此,可以依據求學地對醫生、專家、博士等進行規約分類,“土醫生”“土博士”“土專家”中的“土”就是根據求學地對高學歷人才進行規約分類,“土”表示“本地的”,與“外國的”“大城市的”等對立,如“土博士”與“洋博士”對立。只有當“土”表示“本地的”,“土”才是高學歷人才的固有屬性、規約分類屬性。
(2)屬性+寵物
人們在評價、購買寵物時,要首先考慮寵物的品種,可以依據品種對寵物進行規約分類,“土貓”“土狗”中的“土”就是根據品種對寵物進行規約分類,表示“本地的”,與“暹羅(貓)”“波斯(貓)”“德國(牧羊犬)”“西伯利亞(雪橇犬)”等對立。只有當“土”表示“本地的”,“土”才是寵物的固有屬性、規約分類屬性。
(3)屬性+語言
在使用語言時,說話人必須確保能與聽話人順利交流,因此必須首先考慮語言通用的地域,可以依據地域對語言進行規約分類。“土話”“土語”“土音”“土腔調”中的“土”就是根據地域對語言的規約分類,表示“地方性的”,與“通用的”對立,如“土話”與“普通話”對立。只有當“土”表示“地方性的”,“土”才是“語言”“語音”的固有屬性、規約分類屬性。
(4)屬性+法則
人們可以依據執行范圍對法則進行規約分類。“土政策”“土規矩”中的“土”就是根據法則的執行范圍對“政策”“規矩”的規約分類,“土”表示“地方性的”與“全國的”對立。就法則的執行范圍而言,“全國的”是無標記的,是人們默認的,“地方性的”是有標記的,因而只有“土政策”“土規矩”的說法,沒有相對的說法。只有當“土”表示“地方性的”,“土”才是“政策”“規矩”的固有屬性、規約分類屬性。
(5)屬性+方法
人們可以依據是否具有權威性、是否正規對方法進行規約分類,“土方”“土招”“土辦法”中的“土”表示“民間的、非正規的”,是對方法的規約分類。就方法而言,“正規的”是無標記的,是人們默認的,“非正規的”是有標記的,因而只有“土法”“土招兒”的說法,沒有相對的說法。只有當“土”表示“民間的、非正規的”,“土”才是“方子”“招兒”“辦法”的固有屬性、規約分類屬性。
(6)屬性+用具
人在與設備、設施互動時,特別關心設備、設施的設計、制造、安裝正規與否,因此,可以根據用具的設計、制造、安裝是否正規對用具進行規約化的分類。“土暖氣”“土燃煤設備”“土冰箱”中的“土”就是對這些用具正規與否的分類,表示“不正規的”。用具的“正規的”屬性是無標記的,“不正規”的屬性是有標記的,所以只有“土暖氣”“土冰箱”,而沒有相對的說法。只有當“土”表示“不正規的”,“土”才是用具的固有屬性、規約分類屬性。
(7)屬性+禽畜
禽畜的飼養方式是當代人最關心的問題,因此,可以根據飼養方式對禽畜進行規約化的分類。“土雞”“土豬”中的“土”就是對禽畜飼養方式的規約分類,表示“農家散養的”。現在,一般用現代化的飼養方式飼養禽畜,也就是廠房飼料喂養,因此,禽畜的“飼料喂養的”屬性是無標記的,“農家散養的”屬性是有標記的,所以只有“土雞”“土豬”的說法,而沒有相對的說法。只有當“土”表示“農家散養”時,“土”才是雞、豬的規約分類屬性。
(8)屬性+生活用品
生活用品的制造方式決定了生活用品的特點和品質,人在選用生活用品時,要首先考慮其制造方式,因此,可以根據制造方式對生活用品進行規約化的分類。“土布”“土胰子”中的“土”就是根據制造方式對生活用品進行規約化的分類,表示“手工制作的”,與“機器制作的”對立,“土布”與“洋布”對立,“土胰子”與“洋胰子”對立,在當代社會,“機器制造”已經成為“布”和“香皂”的無標記屬性,因而詞語“洋布”“洋胰子”不再被使用。只有當“土”表示“手工制造”時,“土”才是“布”等生活用品的規約分類屬性。
(9)屬性+衣物
現代社會,在衣物與人的互動關系中,裝飾功能與保暖功能一樣重要,因此可以根據外觀對衣物進行規約化的分類。“土棉襖”“土大褂”中的“土”表示“不時髦”,與“時髦”對立,是衣物規約化的屬性。只有當“土”表示“土氣、不時髦”時,“土”才是衣物的固有屬性、規約分類屬性。
(10)屬性+友鄰
人對他人進行評價時,氣質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可以作為對人進行規約化分類的依據。“土妞兒、土小子、土老頭”中的“土”就是根據氣質對人進行規約化的分類,表示“土氣、不時髦”。“妞兒、小子、大姐、老頭、老太”是北方農村對友鄰經常使用的稱謂語,在人們的知識背景中,“土氣”“不時髦”也是鄉親的固有屬性。只有當“土”表示“土氣、不時髦”時,“土”才是友鄰的固有屬性、規約分類屬性。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A+N2”結構的結構意義和“土”與N2的語義關系共同制約了“土”作定語的意義。
四、結語
本文分別討論了名詞性“土”和形容詞性“土”作定語所表示的意義,并分析了“土”作定語的語義制約因素。借此說明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詞所表示的意義不僅要受詞所在結構的語法意義的影響,還要受與之搭配的詞的詞義影響。
參考文獻:
[1]袁毓林.謂詞隱含及其句法后果——“的”字結構的稱代規則和
“的”的語法、語義功能[J].中國語文,1995,(4).
[2]張敏.認知語言學與漢語名詞短語[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社,2008:237+272-297.
[3]譚景春.名名偏正結構的語義關系及其在詞典釋義中的作用[J].
中國語文,2010,(4).
[4]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第6
版)[Z].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5]朱彥.漢語復合詞語義構詞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
(馬超 天津 南開大學文學院 3000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