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代漢語中,“學長”和“師兄”是一組同義詞,都可用作對高年級或年長同學的尊稱。本文通過對二者基本詞義的比較,從社會學、語言學、心理學等層面進行了文化分析,并指出稱謂變化和語言變化是外因和內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關鍵詞:學長 師兄 稱謂
稱呼年長或高年級的同學,目前主要有“學長”和“師兄”兩個詞群。“學長”詞群以“學長”為核心,由“學姐”“學弟”“學妹”及“學哥”“學兄”等變體組成;“師兄”詞群以“師兄”為核心,由“師姐”“師弟”“師妹”及“師哥”等變體組成。兩個詞群在現代漢語稱謂系統中并存,豐富了我們的語言生活,但有時候也給人們帶來困惑,比如剛進入大學校園的新生們總喜歡追問,要如何稱呼高年級的同學呢?
一、基本詞義辨析
通過查閱《現代漢語詞典》并進行網絡搜索,“學長”一詞主要有以下幾個義項:①主持學校事務的人。宋·江千里《句容縣五瑞圖題記》:“是歲五月既望,免解進士充縣學學長江千里謹書。”②主持學習的人。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記事二》:“乃命張耆為學長?!雹叟f時大學分科及預科之主任稱學長,擔任一科內之事務,并襄助校長計劃全校校務。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學的經歷》:“是年,政府任嚴幼陵君為北京大學校長……改任何錫侯君,不久又辭,乃以工科學長胡次珊君代理。”④對比自己年長或比自己年級高的同學的稱呼;也用于尊稱一般同學。吳玉章《從甲午戰爭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憶》:“在‘尊經書院的時候,學長們還不斷地給我講述前輩同學們的斗爭故事。”“學長”未必是校友,學業上先于自己甚至早已畢業進入工作的前輩都可以叫做“學長”?!皩W長”原先并不分男女,不特指男性;“學姐”“學弟”“學妹”是由此而后所造之詞。
“師兄”一詞主要有以下幾個義項:①稱同從一師而拜師時間比自己早的人(多指男子)?!段饔斡洝さ谑呕亍罚骸啊藏i八戒〕又與行者拜了,以先進者為兄,遂稱行者為師兄?!雹谏酥g的相互敬稱?!端疂G傳·第五回》:“那和尚便道:‘師兄請坐,聽小僧說。”亦為俗人對僧人的敬稱?!端疂G傳·第七回》:“林教頭便問道:‘師兄何處人氏?法諱喚做甚么?”不僅男性可以被稱為師兄,女性也可以。還珠樓主(李壽民)《蜀山劍俠傳·第二十八回》:“你可拿這封信去投奔漢陽白龍庵你同門師姊、我師兄神尼優曇的徒弟素因那里居住?!雹哿x和團成員之間的互稱。④稱師父的兒子或父親生徒中比自己年長者(多指男子)。⑤大學里的學長。
通過對比分析,我們發現“學長”和“師兄”都能指稱年長或高年級的同學,是對同學的敬稱,在現代漢語中是一組同義詞。從結構上看,兩者都是以名詞性語素為中心的偏正式合成詞,中心語素分別是“長”“兄”。“長”“兄”本來是指年齡較大的,年長為尊,父兄為大,語素本身就帶有尊敬義,所以,即便是年齡小于自己卻先入師門的也可稱為“師兄”。從基本詞義上來分析,稱呼高年級的同學為“學長”或“師兄”似乎沒什么不妥。
二、語言文化辨析
近年來,“學長”這個稱呼在大學校園里盛行,在社會上也呈蔓延之勢。通過百度新聞搜索,找到標題含“學長”的相關新聞約9,480,000篇,標題含“師兄”的相關新聞約25,500篇。二者存在巨大的差別,下文將分析導致“學長”的使用率遠遠超過“師兄”的原因。
(一)社會學層面
就使用范圍來看,使用“學長”稱呼的人,主要以本科、??圃谛4髮W生為主,近年來有向中小學蔓延的趨勢;同時也有不少學者使用,比如郝維民的《學長益友為人師表——賀特布信教授80壽辰》、楊友仁的《追懷老學長趙家璧》。使用“師兄”稱呼的人群除了佛教徒外,主要以碩、博研究生等高學歷人士為主,原因在于研究生同學之間師從同門,關系特殊。由于考上研究生的先后時間不同,在高校也存在師弟變師兄、師兄變師弟的趣象,但是,學長卻不能因為后考上研究生而變成學弟。其實,稱謂的選擇首先是社會關系的反映。師兄強調的是“師”,體現了以老師為核心的特殊人際關系,老師才是維系師兄弟關系的同一指向,使用“師兄”這一詞群表明說話者著重指明自己與被稱謂人的特別關系,反映出使用者對同一老師、同一學校的高度認同感,使用者之間是文化學緣共同體。從某種意義上講,師兄弟關系是古代“天地君親師”倫理道德觀念和“尊師重道”傳統理念的體現,跟古代私塾教育教學方式有關?!皩W長”強調的是“學”,體現以知識追求為核心的人際關系,不管是否師出一門,是否同屬一校,只要先于己而學,都可以稱為“學長”,反映的是對知識的高度尊重,“學長”還暗含了“學有所長(cháng)”的意思。隨著教育、教學方式的改變,古代“天地君親師”的倫理道德觀念已經發生根本轉變,“師兄”的含義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發展變化的需要,而“學長”由傳統意義上強調“師”轉向強調“學”,體現了學生之間更加平等的學習關系,因此,這一稱謂更容易受到青年一代的喜歡。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比賽中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現象,嘉賓酈波老師與康震老師以師兄弟相稱,而選手李宜幸則稱呼陳更為學姐,個中意味值得尋味。
(二)語言學層面
在語音方面,由于主要元音開口度大、上聲聲調結尾,“學長”比“師兄”發音更響亮,在言語交際中更易于呼叫。在詞義方面,“學長”在現代漢語中詞義逐漸縮小,指向性更明確;而“師兄”一詞的詞義有擴大和泛化的現象,甚至語體色彩都逐漸發生了變化。除了指稱同學外,“師兄”還廣泛應用在佛教領域、武俠作品以及香港影視作品里,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影視、網絡傳播,俗文化泛濫,受改編的《西游記》這一無厘頭影視作品影響,“師兄”跟“豬八戒”和“豬”發生了聯系,甚至連豬也有了“二師兄”的別稱。據統計,百度新聞標題中含“二師兄”的約7,220篇,占標題含“師兄”的新聞近1/3。一提到“師兄”,就讓人聯想到豬,這多少會讓人覺得尷尬。大學校園還有“防火防盜防師兄”的口頭禪,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師兄”一詞褪色不少。另外,網絡小說和網絡段子也在不斷侵蝕“師兄”的尊嚴,網絡用語中“師兄”還常被用來形容沒有胸部或胸部不大,甚至還有“濕胸”等不雅變體。因此,“師兄”往往給人一種比較俗氣的感覺,不益交際。相較于“師兄”一詞,“學長”顯得較為雅致,且受語境的影響較小,能減少歧義,確保意義的精準度和交際的順暢。endprint
(三)心理學層面
求新求異是人們的普遍心理,特別是在當今這個高度信息化和開放化的時代,新詞、新語不斷產生,舊詞逐漸消亡?!皩W長”一詞雖然在宋代就出現了,在近、現代也曾一度流行,但是作為對高年級或年長同學的稱呼,主要還是受港臺影視作品的影響。在青春偶像劇里,“學長”成了“高富帥”的代名詞,出于對時髦、潮流和青春偶像的追捧,“學長”一詞借助影視和網絡傳播迅速走紅,成為人們追求美好事物和新穎、別致的心理反映,并逐漸演變為一種追求自由、平等的文化心理?!皫熜帧币辉~在中國古代就用于指稱先入學的同學。由于受封建倫理道德影響,文革期間,“師兄”被涂抹上封建階級色彩,幾乎沒人敢用這樣的稱謂,形勢安定后才又復蘇活躍起來。后來,“師兄”受俗文化玷污帶有不良色彩,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心理排斥,其遭遇跟“小姐”這一稱呼相似。當然,“師兄”詞群在維系特殊的師門關系從而拉近心理距離方面占有較大的優勢,這也能反映出當下使用者微妙的心理。
此外,稱謂的選擇跟語言習慣、具體語境和人文環境密切相關,特別是人文環境的影響。有一篇題為《人大學生為什么稱“師兄”“師姐”而不是“學長”“學姐”?》的網帖,從歷史原因、校園文化交流、傳統習慣等方面分析了中國人民大學的學生稱呼“師兄”“師姐”比稱呼“學長”“學姐”多的原因??梢?,文化環境具有強大的同化作用,對稱謂的選擇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比如南方人與北方人在稱謂選擇方面就存在較大的差異。
三、結語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學新生們總能找到對高年級同學合適的稱呼,但是“學長”和“師兄”顯然不僅僅是稱謂語這么簡單,其背后既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又反映出語言復雜的變化規律。
盡管索緒爾區分了“語言”和“言語”,并且提出語言學只能“就語言而研究語言”,但是,語言是一個開放的大系統。作為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為了滿足社會變化和人類交際的需要,語言需要不斷地演變。語言變異觀認為,語言不是一個靜止的、自給自足的、同質的、觀念的符號系統,而是一個受社會因素影響而不斷產生變異形式的特殊符號系統,是一個異質有序的符號系統。人們大都注意到舊詞消亡、新詞產生、詞義變化跟社會發展變化密切相關,然而,作為外部因素的社會變化“并不是直接地強加到語言頭上的,它只能通過語言的內部的運動來進行自己的工作”。這種內部的運動以語言重新組合等形式達到相對的動態平衡。比如,以“學長”為核心,由“學姐”“學弟”“學妹”等相對應的變體構成詞群,使得這一稱謂本身達到一種相對平衡狀態。總之,語言的變化發展有社會因素、語言使用者因素等外部的原因,也有語言變化的內因,即語言自身因素,二者互為因果,共同促進語言的變化發展,最終實現“相對動態平衡”。
參考文獻:
[1]周殿龍.說“師兄”“師弟”[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
版),1993,(2).
[2]劉憲閣.學長乎,師兄乎?[J].青年記者,2013,(10).
[3]周敏莉.說“師兄”的變體“師哥”[J].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
學報,2008,(6).
[4]王希杰.漢語的規范化問題和語言的自我調節功能[J].語言文字
應用,1995,(3).
(彭敏 廣西南寧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黨委組織部 530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