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映
益氣活血通痹湯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觀察
劉夢映
目的 探討益氣活血通痹湯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方法 72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6例。對照組給予甲鈷胺治療,觀察組給予益氣活血通痹湯治療,治療4周后比較兩組用藥效果。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4.44%,高于對照組的77.7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采取益氣活血通痹湯治療的效果較好,可明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益氣活血通痹湯;臨床療效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常見并發癥之一,易導致周圍神經損傷,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該病病情復雜,且反復遷延,常見癥狀有出汗、四肢麻木、疼痛等,目前尚無特效藥治療本病,而中醫在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方面有良好療效[1-3]。故本院對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36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采取益氣活血通痹湯治療,效果滿意,現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72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4]:西醫診斷參照WHO關于糖尿病診斷標準;有四肢麻木、出汗、自發性疼痛癥狀;肌電圖檢查顯示感覺神經或運動神經傳導速度減慢;中醫診斷參照《現代中醫神經病學》,屬氣虛血瘀證:臨床表現:乏力、肢體麻木、氣短懶語、苔黃、舌質淡、脈沉細;入選患者均同意參與本次研究,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5]:合并其他神經系統疾病者;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凝血功能障礙者;治療依從性較差者。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6例。對照組男19例,女17例,年齡45~78歲,平均年齡(53.2±9.3)歲。觀察組男20例,女16例,年齡46~78歲,平均年齡(53.6±9.4)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降血糖藥物、控制飲食、運動指導等常規治療,對照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服用甲鈷胺片(石藥集團歐意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168)0.5 mg/次,3次/d。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用益氣活血通痹湯治療,組方:黃芪30 g、雞血藤12 g、丹參15 g、桑枝15 g、白芍12 g、地龍10 g、川芎10 g、僵蠶9 g、木瓜9 g,1劑/d,加水煎煮取汁400 ml,分2次服用,早晚各服用1次,兩組均治療4周,比較兩組用藥效果。
1.3 療效判定標準[6]顯效:四肢麻木、自發性疼痛癥狀消失,肌電圖檢查運動神經、感覺神經傳導速度增加≥3 m/s;有效:上述癥狀明顯改善,肌電圖檢查運動神經、感覺神經傳導速度增加<3 m/s;無效:上述癥狀及肌電圖檢查無變化;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4.4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7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常見并發癥之一,早期無典型癥狀,一旦進入晚期階段,大部分患者疼痛難以忍受,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不良影響。現代醫學認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多與自身免疫、血管內皮細胞損傷、氧自由基、炎癥反應、神經營養因子等有關[7]。西醫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多采用血管擴張劑、鈣拮抗劑、B族維生素、神經營養因子等對癥治療,但單純西藥治療效果并不十分理想[8]。
糖尿病在中醫屬“消渴”范疇,消渴日久病衰,氣血津液虧損,氣血不足,氣滯血瘀,不通則痛;同時氣血不足,難以運行至四肢末梢,則筋脈失去濡養,肌肉麻木不仁[9]。因此,中醫認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多由氣虛血瘀所致,治療本病的關鍵在于舒筋通絡、益氣活血、通痹止痛[10]。本研究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采取益氣活血通痹湯治療,方中以黃芪、丹參、川芎為君藥,具有益氣活血、通痹止痛的作用;以白芍為輔藥,具有良好的養血作用;以桑枝、雞血藤、木瓜、地龍、僵蠶為臣藥,具有舒經活絡、行血補血的作用,諸藥合用,共奏舒筋通絡、益氣活血、通痹止痛之功效[11-13]。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黃芪通過改善血液的淤滯狀態,調節脂質代謝,改善周圍末梢神經的缺血、缺氧狀態,提高神經傳導速度,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丹參通過擴張冠狀動脈,增加血流量、減輕心肌損傷,可改善微循環障礙;而白芍具有擴張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流量的作用[14-17]。本研究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4.44%,高于對照組的77.7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章穎[18]研究報道,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經益氣活血通痹湯治療1個月后,其總有效率高達92.59%。上述研究結果表明,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采取益氣活血通痹湯治療較西藥治療更有優勢。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采取益氣活血通痹湯治療的效果較好,可明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促進患者恢復。
[1]盧曉豐,劉圣慶.血栓通注射液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效果.北方藥學,2015,12(10):58-59.
[2]曾露萌,郭進,林敏,等.益氣活血通痹湯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觀察.當代醫學,2010,16(22):158-159.
[3]胡建國.益氣活血通痹湯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療效觀察.基層醫學論壇,2014,11(26):3563-3564.
[4]秦松林,張曉娜,魏敏惠,等.益氣活血通痹湯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觀察.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16): 3286-3287.
[5]吳燕,張潔婷,秦鳳宜.自擬益氣活血湯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30例.中外醫療,2011,30(18):127.
[6]鄧興學.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采用益氣活血通痹湯治療的臨床觀察.糖尿病新世界,2015,18(6):13.
[7]姜玉娟.自擬益氣活血通絡湯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30例.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07,21(7):39.
[8]張帆,王齊有,賀紅梅.益氣活血通痹湯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效果分析.今日健康,2015(8):85.
[9]蔣巖,劉暢,谷欣.益氣活血通痹湯用于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治療效果研究.科技創新導報,2014(36):194.
[10]秦小國.益氣活血通痹湯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效果評價.醫藥,2015(5):156.
[11]譚寶江.自擬消渴通痹湯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40例臨床療效觀察.中外健康文摘,2010,7(6):154.
[12]李雙俠,陳亞強.運用益氣活血通痹法治療36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分析.糖尿病新世界,2015,18(7):36.
[13]韓佳妮.益氣活血通絡湯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氣虛血瘀證臨床療效觀察.南京中醫藥大學,2012.
[14]周新宇.中醫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分析.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3):82-83.
[15]錢力維,陳曉雯,楊春青.益氣活血通痹法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40例.安徽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30(2):22-24.
[16]張琳鈞,馮學禎.益氣活血湯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60例.陜西中醫,2008,29(4):424.
[17]李樹霞.益氣活血湯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42例.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6,8(3):67-68.
[18]章穎.益氣活血通痹湯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糖尿病新世界,2015,18(2):6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6.089
2017-02-08]
514100 廣東省蕉嶺縣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