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盧旺達土地問題及土地改革初探

2017-07-07 13:47:15馮理達

馮理達

(華東師范大學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歷史系,上海 200241)

盧旺達土地問題及土地改革初探

馮理達

(華東師范大學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歷史系,上海 200241)

盧旺達土地問題的主要矛盾在于地少人多。天然形成的多樣地形、歷史造成的復雜國情,塑造了盧旺達傳統土地制度、耕作模式及民族關系,這一問題難以一朝一夕解決。1994年盧旺達大屠殺事件是土地矛盾激化的表現。以此為分界線,先前歷屆政府都有解決問題的措施,但效果不佳。之后新政府將解決土地問題視為推動盧旺達經濟社會發展的當務之急:從難民問題著手,解決土地問題的潛在隱患;從法律方面入手,對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進行保護;從農業管理入手,規范土地使用。這些措施雖取得了較大的成就,但盧旺達作為一個從戰爭廢墟中走出的國家,仍存在難以解決的頑疾,改革之路任重道遠。

盧旺達;人口;土地改革;環境;難民

盧旺達(Rwanda)位于非洲中東部,是以丘陵地形為主的內陸國,素有“千丘之國”之稱。這個面積2600多平方公里的小國,如今卻成為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密度第二大、人口超過1000萬的國家。[1]“人多地少”的矛盾成為盧旺達發展的最大問題,給農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環境保護造成嚴重阻礙。土地矛盾是引發民族矛盾的關鍵因素,也是導致1994年盧旺達大屠殺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盧旺達土地問題溯源

盧旺達土地問題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在19世紀80年代成為德屬東非殖民地的一部分之前,盧旺達長期處于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社會形態。氣候和地形的差異,反映在生產方式上便是畜牧和農耕并存,畜牧業者和農耕者會根據氣候和地形的變化調整自己的生產方式,因此,在人地關系上盧旺達保持一種較為靜態且穩定的平衡關系。[2]盧旺達主要有三個民族,分別是特佤族、胡圖族和圖西族,它們分別占總人口的1%、85%和14%。約公元10世紀,圖西族從東北非遷入,征服并統一了該地區,建立了君主制,自此盧旺達形成了以胡圖族和圖西族為主體的社會,并建立起共有的文化。[3]

從公元11世紀到殖民前(19世紀80年代),盧旺達土地制度是以部落(Clan)為單位的土地集體所有制,在此基礎上,傳統的土地制度主要表現為以下四種:一是烏布貢德(Ubukonde)制度,即酋長(Chief)為土地集體所有制的權利人,由酋長分配土地;二是伊吉金吉(Igikingi)制度,即由國王和各級酋長分配牧場給氏族和個人使用;三是伊庫古(Inkungu)制度,即酋長將被放棄和被沒收的土地劃分為保留地(land reserve),在必要時分配給有需要的人;四是古科巴(Gukeba)制度,即各級酋長將家庭安置在牧場或休耕地上。在這一系列制度下,農業和畜牧業互為補充,酋長代表集體,用其權威依據實際情況分配土地,并且土地在家庭內一代代傳遞,酋長有責任保護家庭的土地使用權。因此,土地能夠得到合理的分配,傳統社會的低出生率也使得土地和人口之間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態。

在1884年的柏林會議上,盧旺達王國作為德屬東非的一部分被并入德國,來自德國的傳教士從酋長手中購買土地,成為地主,部分土地成為教會資產,自此盧旺達的土地所有制開始發生變化。1916年之后,隨著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比利時人取代德國“托管”了盧旺達,并在1926年實行土地改革,將土地進行集中管理,廢除了先前的土地集體所有制,由殖民地公署(Colonial Public Office)管轄土地所有權,且開放了土地買賣。土地私有化、商品化的結果便是破壞了原先的平衡,由酋長負責分配的保留地和牧場被農耕迅速擠占,人口也隨農耕的發展而增加,土地則逐漸成為稀有資源。為了解決人口和土地的矛盾,比利時殖民者繼續將原本的畜牧用地和林地開發成耕地,這就造成了原本從事畜牧業的民族大量遷徙到烏干達、布隆迪和剛果,這也是日后難民問題的原因之一。[4]6-7

盧旺達于1962年獲得獨立,由于獨立前比利時政府將政治權力交給了原本屬于從屬地位的胡圖族人,因此,當盧旺達獨立并且擁有了以總統卡伊班達為核心的胡圖族人政府之后,政府開始以復仇的心態迫害圖西族人,將部分圖西族人遷徙到鄰國,并搶占圖西族人的土地。隨著人口的增長,土地更加無法滿足人類活動的需求,從1962年盧旺達獨立到1973年第一共和國結束,盧旺達人口從3102970人增加到4102340人,[5]十年增長了約24%。更多人口被迫向東部半干旱地區遷移以尋找空置土地。隨著掌權的胡圖族精英團體的出現,土地買賣也開始增加,貧困的農民迫于生計出售土地,土地兼并日趨嚴重。1973年哈比亞利馬納發動軍事政變,建立了以他為核心的盧旺達第二共和國。這一時期,為防止土地投機與失地農民增加,盧旺達政府嚴格限制土地交易,開始限制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的買賣,如只有購買者證明自己在購買前所擁有的土地不超過兩公頃、出售者的土地在出售后仍不少于兩公頃的前提下才被允許交易。[5]這些措施并沒有解決日漸嚴重的土地問題,到了20世紀80年代,人口爆發式增長,盧旺達土地問題主要表現為人口密度的增加與可耕作土地量的減少之間的矛盾。

二、土地與農業、難民和生態環境

土地承載了生命活動和環境變遷。在盧旺達,土地問題主要同三個要素密切相連,分別是農業、難民和生態環境。

農業是國家的根基,關系糧食安全和國計民生問題。依賴農業生存的最廣大的農民作為國民的基礎部分,其穩定、富裕程度決定了國家的發展狀態。盧旺達作為一個農業國,農業人口占全國總人口80%以上,超過一千萬人依賴農業生存,[6]在這種國情下,土地同農業和農民三者之間關系尤其緊密。

從農業角度來探討盧旺達土地問題,首先凸顯出來的便是可耕作土地匱乏與土地需求量大之間的矛盾。盧旺達作為傳統的農業國,糧食充足與否是判斷一個家庭富裕與否的標志。[7]傳統的家族內部代際傳遞土地的方式使得土地變得小而分散,難以實施機械化和農田水利工程,同時人口的增長使得有限的土地所要承載的人口越來越多。1986年,盧旺達每公頃已開發的土地需要養活8人,[1]按照這一比例,土地所承載的壓力非常大。此外,盧旺達農民因貧困而無力購買高價化肥,也就無法用施加化肥的方法增加單產。傳統的休耕制度因土地需求量增加而被迫縮短休耕時間,最終不得不被農業從業者拋棄,因此引起土地肥力快速減退且短期內難以恢復,致使主要農作物產量(大蕉、豆類、甘薯、木薯、土豆、高粱)不僅沒有隨著人口的增長而增產,反而下降。[5]

20世紀90年代后,由于政局動蕩,以及“咖啡經濟”的衰退,農業用地的增長更為緩慢,甚至出現下降趨勢,即使是在20世紀80年代的增長期,農業用地的增長也遠遠低于人口的增長。如圖1[5]所示,對比1980年到1995年的人口、農業用地面積的增長率可以發現,從1980年到1995年,人口增長率普遍處于高位(1990年后由于內戰造成的人口死亡、外逃而出現的人口負增長為特例),相對應的是農業用地面積增長率卻處于下降及停滯的態勢(1990年后由于內戰引發人口死亡、外逃,農業用地被大量撂荒,出現劇烈的負增長為特例),因此,在政府的鼓勵和農民的自發下,邊緣土地開始被開墾,生態環境日趨緊張。

圖1 1980年至1995年人口、農業用地增長率示圖(單位:百分比)

數據來源:參見參考文獻[5]。

所謂邊緣土地(marginal land),是指如沼澤、濕地、林地、山坡等難以開發利用的土地。這些土地雖然為盧旺達的農業用地提供了可開發空間,但由于盧旺達屬于熱帶草原和熱帶高原氣候,此氣候類型下的紅棕色土壤,結構松散、土層薄、保水保肥抗侵蝕能力差,容易受到風蝕和流水侵蝕。[8]而沼澤、濕地、森林作為該種土壤、氣候類型下的重要生態系統,具有涵養水源、調節氣候、保持生態等多重作用。邊緣土地的開發必然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隨著人口的增長,人們開始尋求更多的土地用來居住和耕作,這也導致環境惡化,[9]造成水土流失、山體滑坡、土壤肥力下降等后果,直接影響農業生產。

由盧旺達大屠殺事件引發的難民問題也格外嚴峻。據統計,1994年有626200個盧旺達難民涌入坦桑尼亞,130000個難民在剛果(金)尋求避難,在布隆迪、烏干達和肯尼亞的難民人數也分別高達278100人、97000人和2100人。[10]48龐大的難民潮給周邊國家帶來了諸多麻煩。就盧旺達而言,國內局勢平穩后,難民陸續回潮誕生了大量的無地者——他們先前所擁有的土地此時已經被他人占有,這一飽受貧困與饑餓的群體,成了社會動蕩的潛在因素。人地矛盾不解決,失去土地者便無法得到安置,解決難民問題也就無從談起。

三、解決的嘗試

(一)哈比亞利馬納政府的措施

針對土地問題,盧旺達當局在不同時期試圖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在哈比亞利馬納執政之前,比利時殖民者和第一共和國的卡伊班達政府采取的措施不但沒有達到效果,反而帶來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如官方組織移民:政府將大量圖西族人組織起來移送至其他國家,如扎伊爾、烏干達和坦桑尼亞,但有相當一批人在被移送至其他國家后又秘密返回。起初,如坦桑尼亞這類地廣人稀的鄰國還是愿意接受移民的,因為在他們看來,人口是潛在的勞動力,可以幫助其開發土地,[10]85-86但隨著周邊國家移民政策的收緊,組織移民變得舉步維艱,而從某種意義上講,官方組織移民可以稱得上是制造難民的國家行為——強制移民造成的難民問題加劇了盧旺達國內矛盾,造成了同鄰國關系的緊張。移民并非解決耕地問題的有效途徑。

到了第二共和國時期,哈比亞利馬納政府希望通過農業拓殖和農業集約化來解決問題。農業拓殖雖然從邊緣土地獲取了一定數量的耕地,但導致生態環境惡化;農業集約化強調了單產數量增加,有利于緩解糧食供給不足。與此配套的是限制人口的政策。1981年,盧旺達成立了國家人口辦公室(National Office of Population),希望通過提高節育率抑制人口增長,但由于資金及傳統觀念等原因,政策效果并不明顯。人口的不斷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沖抵了農業拓殖和農業集約化的積極作用,草地遭到了過度開墾,休耕土地也持續減少,而用作木材銷售的公共林地和耕地則持續增加,草地、休耕土地從1970年到1986年,分別減少了59%和39%,公共林地和耕地則分別增加了266%和57%,如表1所示。因此,哈比亞利馬納執政時期采取的措施沒能解決人地矛盾,[1]盧旺達的糧食安全反倒因為哈比亞利馬納政府的腐敗而受到了重創。

表1 草地、公共林地、休耕地和耕地規模變化(單位:公頃)

數據來源:參見參考文獻[1]。

以哈比亞利馬納家族為首的胡圖族精英為了控制全國的出口外匯,將咖啡作為單一的出口作物,16%的富人控制了43%的土地,而全國范圍內卻有26%的農民成為無地者。富人們及越來越多擁有土地的農民被鼓勵種植咖啡,到了1986年,盧旺達出口商品中,咖啡出口超過4.2萬噸,占全國出口總額的80%,咖啡蔓延到了盧旺達的每一寸農田,由此導致盧旺達農業經濟成為嚴重依賴外部市場的“咖啡經濟”,大大破壞了盧旺達的糧食自給。哈比亞利馬納在闡述自己對糧食安全的看法時,甚至提出可以用國內各區域間的貿易及國外的糧食援助來保證糧食安全,并以此為理由禁止了所有的對外進口糧食的貿易活動。[11]571-592事實證明,依賴外部是不可能保障糧食安全的。上層胡圖族政治精英結成了以阿卡祖(Akazu)團體為代表的利益集團,控制了盧旺達的外貿、外援、礦產、稅收,[12]365-385單一的經濟發展模式更便于利益集團的操控——這或許能夠解釋為什么哈比亞利馬納政府難以有效解決土地問題,反而將盧旺達的局勢推向了不可逆轉的邊緣。

(二)《阿魯沙和平協定》的解決嘗試

盧旺達政府對權力的壟斷、高層政治集團的利益尋租行為,以及20世紀80年代末世界銀行(World Bank)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針對盧旺達出臺的“結構調整計劃(Structural Adjustment Program)”,使盧旺達經濟問題和難民問題日益惡化,最終引發了1990年由流亡烏干達的圖西族人組成的盧旺達愛國陣線(Front Patriotique Rwandais)與胡圖族政府軍之間的內戰,內戰的爆發使政府不惜代價大肆購買軍火。[10]48在內戰中,土地撂荒、人口大幅減少,國家瀕臨崩潰。在國際社會的斡旋下,1992年盧旺達愛國陣線和盧旺達政府在坦桑尼亞阿魯沙開展和平談判,簽署了《阿魯沙和平協定》,該協定中包含了很多解決土地問題的設想。

盧旺達內戰首先要解決的問題除了政權問題外,便是難民問題。因此,在《阿魯沙和平協定》第一章,雙方就難民的地位問題達成共識,稱“盧旺達的國家統一離不開難民問題的解決”,并同意國外的難民回國。[13]之后,難民問題主要圍繞難民遣返問題、難民回國后的安置問題、難民回國后的財產問題、難民的教育問題展開討論。

在難民遣返問題上,雙方認為要在聯合國難民署的幫助下“對難民進行自愿遣返”,但緊接著的問題便是難民回國之后的安置和財產問題。對此,《阿魯沙和平協定》提出了戰后難民重新安置計劃(Post-War Rehabilitation Programme)。根據該計劃,返回盧旺達的難民,將會在政府的幫助下獲得安置。具體來說,只要不影響他人權利,難民可以選擇在該國任何一處地方定居,同時,只要確定土地沒有被私人占有,政府就應該向難民提供土地居住。另外,政府還會對已經得到土地的難民進行土地調查,并在其居住地建立基本的基礎設施,如醫院、教育中心等。在難民的教育問題上,《阿魯沙和平協定》還提出,難民可以在難民收容國接受完成初等和高中教育后自愿回國。[13]

以上這些協議,筆者看來只能算得上是當時政府軍同盧旺達愛國陣線之間為了獲得喘息機會而達成的暫時妥協方案。雖然雙方都認識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但是,安置難民所需土地從何而來?政府為難民提供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從哪里出?此時的盧旺達根本沒有足夠的土地再分給那么多難民,政府也沒有足夠的資金和力量去幫助難民重返家園。雖然在《阿魯沙和平協定》中提到了利用國際組織和援助國的資金和力量來實施方案,但是具體實施方法十分模糊,且涉及第三方,也需要與第三方達成共識后才能夠實行。總之,《阿魯沙和平協定》提供的解決方案只不過是空中樓閣,過于理想化和理論化,是說給國際社會聽的。《阿魯沙協定》簽訂后不久,盧旺達便爆發了大屠殺并再次陷入內戰,這充分證明了該協議的蒼白無力。

(三)卡加梅政府的發展愿景

1994年,盧旺達愛國陣線贏得內戰,獲得政權,逐步形成了以保羅·卡加梅為核心的新政府,但是新生政權仍然面臨著諸多問題,難民和土地兩大焦點成為高懸于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必須優先處理。

1.難民回國問題

難民回國問題歷來是盧旺達種族矛盾的焦點,當圖西族人控制國家之后,先前流亡海外的圖西族難民開始陸續回國,人數高達70萬人。而盧旺達愛國陣線奪權后在民族問題上所表現出的和解姿態,也使部分胡圖族人看到了和平的希望——1994年年底先后又有16萬胡圖族難民回國,占到了當時胡圖族難民的20%,但截至1995年年底,仍有150萬盧旺達難民——主要是胡圖族難民孤懸海外,大致分布在坦桑尼亞、扎伊爾和布隆迪等國家。[14]

雖然盧旺達新政府希望種族和解,但一部分胡圖族難民因被盧旺達前胡圖族流亡政客、軍隊和民兵組織所裹挾而無法回國。同時,在扎伊爾蒙博托政權的支持下,他們被組織起來并以扎伊爾東部地區為基地,伺機對根基不穩的新政權進行反攻。因此,在對待胡圖族難民問題時,盧旺達新政府希望難民收容國能夠予以配合,并在國際組織的幫助下對難民進行遣返。這樣一方面可以促進盧旺達的戰后重建與民族和解,另一方面也可以根除海外的以難民為掩護的前政府勢力。對盧旺達新政府滿懷敵意的扎伊爾政府而言這一愿望卻無法實現,雖然盧旺達新政府和聯合國難民署多方催促扎伊爾胡圖族難民的遣返工作,但舉步維艱,扎伊爾的盧旺達難民回國進程最終停滯不前。[15]24盧旺達新政府同扎伊爾蒙博托政權的關系也由于這一問題的存在而劍拔弩張,觸發了兩次剛果戰爭。國際社會也了解了盧旺達新政府在難民問題上的立場,到了2002年第二次剛果戰爭即將結束時,盧旺達已經同中非、坦桑尼亞等國簽署了有聯合國難民署參與的關于難民遣返問題的三方協議,有計劃地將散落在他國的盧旺達難民組織遣返。難民問題同土地問題緊密相連,難民回國后的安置問題成為盧旺達土地問題的重點之一。

2.加強土地管理

卡加梅政府通過法律明確了土地屬于全體盧旺達人民,政府基于土地可持續發展且造福全體盧旺達人民的目的,擁有對全國土地的管理權。[16]2政府對土地的管理體現在要求建立完善的土地登記制度方面。首先,政府訂立了“土地清冊計劃(Cadastral Plan)”,通過對土地獲取方式、位置、規模等基本信息的圖錄入冊,使政府對全國土地情況獲得全方位的了解。[4]23-24其次,政府還在全國范圍內大規模引入地籍制度,要求所有土地占有者必須以地籍來證明其對土地享有的合法權益。

需要指出的是,盧旺達的土地占有方式較為復雜,包括按照傳統或習慣法進行土地占有和按照成文法進行土地占有。按照傳統或習慣法進行土地占有,包括先到先占原則、家族內繼承、土地流轉和贈予等。按照成文法進行土地占有則必須有地契來證明對土地的占有權或使用權。盧旺達政府對傳統土地占有的態度如下:一方面認為“盧旺達現存的傳統土地占有制度已經過時,不能夠給占有者及國家帶來任何經濟上的好處”[4]23;另一方面則表現了用溫和的方式改變傳統制度的愿望——如針對那些通過傳統方式獲取土地的人,政府用“將土地長期租賃*長期租賃所規定的租期為99年,獲得99年租期的土地占有者能夠獲得地契。給占有者”的方式使占有合法化。[4]23

由于難民問題造成的土地產權模糊,以至于人們對于土地所有權的安全性變得異常敏感,擔心突如其來的戰爭或難民潮奪走自己的土地,所以政府就特別強調土地安全的重要性,強化了政府的土地管理職能,糾正了哈比亞利馬納政府末期遵從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出的“結構調整計劃”而弱化政府職能的錯誤路線。[12]365-385與此同時配套建立了土地稅收、抵押、流轉等一系列制度,并在政府內部成立了負責各項土地事務的部門,如土地、資源、環境、水資源和礦產部、農業和動物資源部等,[17]使盧旺達的土地制度初步走向正軌。

政府對土地管理還體現在對建設用地的規范上。所謂建設用地(construction area),是指用作人類居住、貿易、工業的土地,以及服務于娛樂和其他基本的公開活動的土地。[16]2針對此類用地,政府仍是按照土地租賃的方式給予地契,在此基礎上,以避免土地浪費為原則租賃土地,并將開發土地認定為那些獲得土地使用權的公民的義務。為了保證建設的目的是開發使用,盧旺達政府規定,只有在土地部門確認該塊土地確實被開發使用而非閑置的前提下,才會將地契正式授予土地使用人。[4]23-24

此外,出于環境保護的目的,盧旺達政府還加強了對保護區的管理。在盧旺達,保護區包括火山國家公園(Volcano National Park)、努韋(Nyugwe)森林、阿卡基拉國家公園(Akagera National Park)和狩獵保護區(Game Reserve),這些保護區分別在1925年—1934年被劃為自然保護區。盡管如此,保護區還會受到諸多影響。由于人口定居點的增加而導致空間減少,在阿卡基拉國家公園和狩獵保護區,分別有2/3甚至更多的土地讓位給了人口。在基什瓦迪(Gishwati)幾乎百分之百的雨林被農業和畜牧業活動所摧毀。努韋森林也充斥著各種各樣的非法活動,如濫砍濫伐、非法開采礦產、毒品種植等,在2000年,努韋森林被劃為國家公園。火山國家公園及阿卡基拉國家公園由國家旅游局(ORTPN)管理,剛果—尼羅河(Congo-Nile)流域雨林由農業和動物資源部(MINAGRI)管理。基于這些地方在生態、環境、文化和社會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盧旺達政府希望通過對這些區域的保護,實現其在教育、旅游、科研和生態等方面的巨大價值。[4]45-46

3.土地與農業改革

農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對土地制度的改革最為敏感。盧旺達政府在2000年公布的《展望2020》(RwandaVision2020)中,將農業轉型視為經濟發展戰略的根本,提出經濟的發展是基于“溫飽型的農業經濟向知識型經濟”的轉變,而農業轉型則是以“高產量、高質量、市場導向及同其他經濟部門密切聯系”為目標,并逐步減少農業對外部市場的依賴性。[18]6-8同時,鑒于農業部門同土地問題的密切關系,政府將可使用土地的分配問題作為當前盧旺達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

在《展望2020》中,盧旺達政府提出了應對土地不足且分散問題的解決方案,即“將土地重新整合并集中起來,創造出充足的空間以適應現代且高效的農業”[18]18。調整農業用地布局就需要對村莊格局進行調整。在歷史上,盧旺達的村莊分散,為了使土地能夠被充分利用,盧旺達政府采取了集中定居的方式,將原本分散的村莊重新組合成緊湊的村落,[4]41這種緊湊型的村落被稱為伊米杜古杜(imidugudu),[17]并在此基礎上對耕作土地進行整合和劃界。對此,政府規定要將擁有不足一公頃的家庭土地合并到更大的地塊中。對于整合的土地,在所有權不變更的情況下,再承包給個人使用。一些官員認為,這樣做有利于“土地恢復地力”,讓人們“更好地去從事農業生產”[19]81-108。

除對土地結構進行調整之外,盧旺達政府還重新向歸國難民及弱勢群體分配了農業用地。1994年的大屠殺導致盧旺達喪失了大量勞動人口,而流落在國外的難民作為潛在的勞動力,需要讓他們回國并且耕作土地來促進國家的穩定和經濟恢復。這也是盧旺達政府強烈要求難民回國的原因之一。另外,為充分解放婦女生產力,盧旺達還賦予女性同男性相同的獲得土地的權利,并且認定農村的寡婦、失去孩子的婦女同樣擁有土地權。為了防止農村地區勞動力拋棄土地流入城市,成為無業游民,政府嚴格制定了人口流動政策,除非在城市擁有工作或者擁有正式住房,否則不允許農民進入城市。

盧旺達政府還著手進行大規模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從1994年至今,尤其是2000年之后,盧旺達從世界銀行得到的涉及農業建設方面的項目援助高達13項,涉及水利灌溉、土地管理、糧食安全、農產品商品化等多項內容。*數據為作者對世界銀行1995年至2017年在盧旺達農村服務與基礎設施、其他農村發展、水資源管理、農村市場四大類項目投資數量的統計。詳見:World Bank Data: Rwanda, Projects & Operation[EB/OL].[2017-06-12].http://projects.worldbank.org/search?lang=en&searchTerm=&countrycode_exact=RW.經過努力,盧旺達可耕作土地占土地總面積從1980年的44.31%提升到2011年的63.54%,農田水利設施覆蓋率從1980年的23%上升到2011年的50%。[5]

4.人口控制

盧旺達政府對土地管理和改革所面臨的問題依舊嚴峻。首先是人口增長的勢頭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如圖2所示,盧旺達人口在經歷了1990年到1995年的負增長后,重新步入高增長。[17]如果不加強對人口的控制,隨著生育率的提高和死亡率的降低,盧旺達的人口增長率還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居高不下,這對于盧旺達的經濟發展而言是一個隱患。

圖2 1980年至2016年人口增長圖(單位:千人)

數據來源:參見參考文獻[17]。

為此盧旺達政府制定了相應的人口控制政策,分別為2003年出臺的《國家可持續發展的人口政策》(NationalPopulationPolicy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和2012年制定的《家庭計劃政策》(FamilyPlanningPolicy),通過宣傳計劃生育方法、倡導晚婚晚育、提高衛生醫療水平等方法,推動人口生育率下降。從2005年到2010年,15歲至49歲的婦女生育率已經有了初步減少,從2005年的6.1減至2010年的4.6。[20]

雖然減少農業人口是盧旺達的改革目標,但一般情況下,失去土地的農民既沒有一技之長,又不被允許進入城市,這造成農村社會兩極分化,真正的受益者只有土地承包者。對此盧旺達政府逐漸有了清醒的認識,開始對無地可種的農民進行技能培訓,鼓勵他們通過從事服務業脫貧。[17]

四、結束語

盧旺達的土地問題復雜,殖民主義、種族矛盾及后來的人口膨脹,使這個原本就狹小的內陸國的人地矛盾異常尖銳。土地問題同農業問題、環境問題、人口問題相互交織,使盧旺達的經濟發展長期滯后。1994年大屠殺事件是問題的集中爆發,也使該問題被真正認識并開始被著手解決。新政府上臺后,進行土地改革,包括調整土地規模,建立健全土地注冊制度,規范土地使用,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農業改革等,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對于解決盧旺達的土地問題大有裨益。當前,盧旺達經濟發展平穩,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不斷加強,土地經過整合后,可耕作土地面積有了顯著提升。但長遠來看,盧旺達社會仍舊面臨許多困難,這需要盧旺達及國際社會一道著力解決,只有土地問題妥善解決,長期積壓的種族矛盾才會真正消弭,從經濟基礎上杜絕1994年大屠殺悲劇的重演。

[1]MAY J F.Policies on population,land use,and environment in Rwanda[J].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1995(4):321-334.

[2]KJEKSHUS H.Ecology contro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east African history[M].London: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Press.1996:48.

[3]于紅,吳增田.列國志:盧旺達、布隆迪[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12-13.

[4]Ministry of Lands,Environment,Forest,Water and Mines,Republic of Rwanda.National land policy[R].Kigali: Rwanda Environment Management Authority, 2004.

[5]Rwanda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Resource: Country STAT[EB/OL].[2016-12-17].http://rwanda.countrystat.org/.

[6]KATHIRESAN A.Farm land use consideration in Rwanda.Republic of Rwanda[R].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Resource,2012:5.

[7]HOYWEGHEN S V.The urgency of land and agrarian reform in Rwanda [J].African Affairs,1999(98):353-372.

[8]姜忠盡.現代非洲人文地理(上冊)[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44.

[9]DESTA A.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M].Santa Barbara:Praeger,1999:84.

[10]VENEY C R.Forced migration in East Africa,democratization,structural adjustment,and refugees[M].London:Palgrave Macmillan,2007:48.

[11]KAMOLA I A.The global coffee economy and the production of genocide in Rwanda [J].Third World Quarterly,2007(3):571-592.

[12]STOREY A.Structural adjustment,state power & genocide:The World Bank & Rwanda [J].Review of African Political Economy,2001(89):365-385.

[13]Peace agreement between the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Rwanda and the Rwandese Patriotic Front [EB/OL].[2017-01-10].http://peacemaker.un.org/sites/peacemaker.un.org/files/RW_930804_PeaceAgreementRwanda-RwandesePatrioticFront.pdf.

[14]United States Committee for Refugees and Immigrants.U.S.Committee for refugees World Refugee Survey 1997-Rwanda,1 January 1997[EB/OL].[2017-01-15].http://www.refworld.org/docid/3ae6a8b90.html.

[15]United National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The state of world′s refugee 1997:A humanitarian agenda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16]Organic land law [Z].Rwanda Environment Management Authority,2005.

[17]ANSOMS A.Re-engineering rural society:The visions and ambitions of the Rwandan elite [J].African Affairs,2009(43):289-309.

[18]Republic of Rwanda,Ministr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 Planning.Rwanda Vision 2020[R].Kigali:Ministr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2000.

[19]HINTJENS H.Land reform,social justice,and reconstruction.Challenges for post-genocide Rwanda[M]//VENEY C R, SIMPSON D.African democracy and development:challenges for post-conflict African nations.Lanham: Lexington Books,2013:81-108.

[20]Republic of Rwanda,Ministry of Health.Family planning policy[R].Government of Rwanda Ministry of Health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Kigali:Ministry of Health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2012:10.

2017-06-20

馮理達(1992-),男,河南開封人,華東師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歷史系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世界史。

F342.711

A

1674-3318(2017)03-0036-0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性激烈欧美三级在线播放| 久久中文字幕av不卡一区二区| 91福利免费|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伊| 无码aaa视频| 久久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再看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成在人线av品善网好看| 亚洲一区第一页| 国产剧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高清色本在线www| 午夜啪啪福利| 99久久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床戏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影院| 久爱午夜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午夜| 欧美三级视频网站| 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欧美视频二区| 国产国产人免费视频成18|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国产在线小视频| 超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下载|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激情| 女人18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欧美三级日韩三级| 老司机久久精品视频|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尤物jk自慰制服喷水|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 亚洲国产清纯| 国内精自线i品一区202| 亚洲日韩AV无码精品| 亚洲国产第一区二区香蕉|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动漫|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播放2019| 亚洲精品欧美日本中文字幕|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成人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不卡视频| 成人在线视频一区|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久久久久青草线综合超碰| 91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欧美一级高清片久久99| 香蕉色综合|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发布| 欧美日韩va| 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 不卡视频国产|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 国内视频精品| 欧美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址| 欧美色综合久久| 国产视频欧美|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97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app| 亚洲无线视频| 日韩精品毛片人妻AV不卡|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精品久久精品| 精品人妻无码中字系列| 亚洲成人www|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免费看一级毛片波多结衣| 久视频免费精品6| 香蕉eeww99国产精选播放| 国产一级妓女av网站|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午夜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人成人让影院| 婷婷午夜天| 全部毛片免费看| 国产门事件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