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Tracy
阿蘭·楊是喜劇《無為大師》的聯合編劇,本世紀初曾用筆名為一家棒球網站撰稿,他知道怎樣利用社交媒體制造娛樂效果。他說:“每條消息都應當以感嘆號結束,表達一個人對于生活的熱情和好奇心。我在電視臺工作,電視劇以角色作為基礎。觀眾關心角色,支持或者反對他們。”
NBA中鋒保羅·加索爾似乎也掌握了玩轉社交媒體的竅門。前不久,加索爾在推特上發布了一張自己赤裸上身在水邊讀書的照片,并寫道:“終于找到了讀書的美妙場所!”
近些年來,美國橄欖球大聯盟NFL賽事轉播收視率停滯不前,球迷數量也在減少。有觀點認為主要是因為千禧一代更喜歡數字媒體,注意力太容易被分散。BTIG研究公司的媒體分析師理查德·格林菲爾德說:“如果某個節目無趣,無論它是黃金時段的電視劇,還是一場NFL或者NBA比賽都不能吸引太多受眾,人們可以選擇做的事情比過去任何時候都多。”
但NBA在吸引粉絲方面做得相當成功。本賽季總決賽是自喬丹在1998年參加最后一屆總決賽后收視率最高的一次,匯聚了多名在全球范圍內最受歡迎的球星。NBA的新電視轉播合同為期9年,總金額達到240億美元。據南加利福尼亞大學體育商業學院主任大衛·卡特說,NBA球隊的市場價值增速遠遠超過了NFL或美國職棒大聯盟MLB。
當下,許多體育聯盟都難以吸引年輕人,NBA似乎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通過推特等社交媒體,NBA讓球迷們不只關心比賽的勝負,還能夠持續關注球隊和具有影響力的球員。
借助社交媒體、場外新聞、廣告甚至爭議,NBA不但為球迷奉獻了精彩比賽,還帶來了真人演出的肥皂劇,引發球迷們的各種猜想。
格林菲爾德認為,NBA總裁亞當·蕭華在吸引年輕球迷方面富有遠見。舉例來說,當其他體育聯盟固執地保護版權內容的時候,NBA已經允許球迷在視頻分享網站YouTube上傳比賽視頻。

NBA比賽的參賽球員數量相對較少,并且不用戴遮擋臉部的頭盔或球帽,比賽也更容易宣傳球員。前ESPN節目制作人科特尼·考克斯說:“由于比賽場地較小,從球場到板凳席,在比賽中能夠看到太多不同的鏡頭。”
過去,從拉里·伯德到“魔術師”約翰遜、邁克爾·喬丹,籃球迷有自己心中的偶像。不過,當代球員的個性更加鮮明,在球場內外的經歷更富有話題性。詹姆斯回歸克利夫蘭騎士,被一些人批評是自私之舉,但也有人認為這表明了他的無私。同樣,詹姆斯在球場上的表現引發了球迷兩極分化的評論。
在世紀之交,球迷對球星的評價開始變得多樣化。
在21世紀初期,整個NBA沒有人能夠替代已經離開球場的喬丹。美國國家隊未能在2004年奧運會上奪得金牌,組織后衛阿倫·艾弗森開始引發兩極分化的評價。傳統球迷對于艾弗森優先考慮投籃得分的比賽風格和紋身感到憂慮,年輕一代卻喜歡他的嘻哈風格。人們不斷挖掘艾弗森的故事,各執己見地辯論不休。
數字媒體技術讓球迷們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因此催生了大量不同于傳統媒體視角的體育作品。在這種趨勢下,許多球迷開始撰寫充滿個人風格和見解的籃球故事。
“雖然球迷對體育運動的個人化評價由來已久,但互聯網極大地放大了他們的想法,并讓這些想法變得更有活力。”華盛頓大學圣路易斯分校美國文化研究講師卡漢認為,新媒體記者比爾·西蒙斯等人發明了一種粉絲視角的寫作風格,并極大地影響了體育寫作。
另一方面,某些傳統娛樂行業也開始與NBA球星跨界合作。2015年,詹姆斯就曾在喜劇《火車出軌》中扮演了一個小角色,展示了他的獨特個性。當電視喜劇《大城小妞》制片組知道洛杉磯快船隊球星格里芬在追這部劇時,也邀請格里芬在某一集中客串出鏡。
《大城小妞》編劇兼顧問制片人延·斯塔特斯基也是快船隊球迷。她說她相信制片組之所以邀請一名NBA球員,而非其他聯盟的球員拍片,絕不是偶然。“與其他項目的運動員相比,他們的個性更鮮明,與粉絲之間的聯系更緊密。比方說,‘詹姆斯是否會卷土重來,在下賽季擊敗金州勇士就很吸引眼球,已經自成劇情。”
確實,這幾乎就是一部懸疑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