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譽峰
摘 要:環境監測站實驗室長期監測采集來的污染物,在此過程中,需要使用一些化學試劑,難免會產生一些廢水、廢氣、固體廢物等污染,如果處理不當,環境監測站自身將成為環境污染源之一,其造成的環境問題不容小覷。本文分析了環境監測站實驗室污染的原因,并提出環境監測站實驗室污染物的防治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環境監測站實驗室;污染物;防治
中圖分類號:X830 文獻標識碼:A
1.環境監測站實驗室中污染物的種類、來源以及危害
1.1 化學污染
環境監測站在實驗室中對污染物進行監測的時候使用的化學試劑造成的化學污染分為有機物污染和無機物污染,一般情況下,大部分有機化學試劑不會直接參與到反應中,更多以溶劑的作用存在,這樣容易造成實驗室中使用的有機化學試劑會直接排放到環境中,比如苯胺、硝、基苯、農藥等有害且毒性很強的有機物。化學污染造成的危害是極大的,這些危害表現在造成環境荷爾蒙類的損害、致癌、致畸、基因突變、污染事故頻發等一系列環境問題,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
1.2 生物污染
環境監測站實驗室造成的生物污染主要包括有害微生物、細菌毒素以及生物廢棄物等污染,實驗室在對生物進行監測分析時,產生大量的細菌培養基以及培養液,另外還有一些在實驗過程中造成對器材的污染,如果這些污染物處理不當或者未經殺毒殺菌等操作而直接排放到環境中,將造成嚴重的生物污染。生物污染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視的,它會影響到地球生物的多樣性、危害人類的生命健康、影響生產和經濟的發展。
1.3 廢氣
環境監測站實驗室中所產生的廢氣主要包括各種各樣的樣品實驗以及試劑的揮發物等,還有是反應過程中的中間物或是泄漏的廢氣。由于監測站實驗的特點,在進行揮發性氣體的實驗時,必須在通風廚中進行,以保證監測人員的安全,防止有害氣體的泄漏。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由于各種各樣的因素,也會存在廢氣體的污染,比如甲醛、煙霧、苯系物、光氣以及有揮發性的試劑等等,如果未經處理或者處理不當,排放到實驗室外的環境中,將直接影響室外的大氣環境,給人類的健康、動植物的生長等產生危害,造成嚴重的大氣污染。
1.4 廢水
環境監測站在實驗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水,它們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實驗結束后剩余的實驗液體以及樣品殘夜等,二是含有鉛、汞、砷等元素的標準物質以及質控樣品等,三是在實驗過程中需要用到的有毒試劑,四是在實驗過程中所產生的大量洗滌液等。這些廢水的成分非常復雜,含有各種各樣的重金屬離子、微生物等,如果未經處理通過實驗室下水道排到自然環境中,將成為污染生態環境、影響人們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1.5 固體廢物
環境監測站實驗室常見的固體廢物主要包括殘留下來的試驗樣品、實驗用品(如實驗器皿、紗布、手套等)、分析產物(如培養基)、廢棄或失效的化學試劑、實驗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等,這些固體廢物的組成成分比較復雜,如果混進生活垃圾中隨意丟棄,其中的有害成分通過水等溶液摻入到土壤中,將會導致嚴重的環境污染事故發生。
2.環境監測站實驗室污染的原因
2.1 實驗室環境污染重視程度低
由于環境監測站的實驗室存在的污染物數量比較少,監測人員并沒有意識到實驗產生的污染物對環境有著潛在的威脅,也間接導致相關部門沒有足夠的重視。雖然對于實驗室污染物的處理都有相關的技術規范要求,但是在此過程中,處理人員操作失誤或者處理不當,或者無視操作要求,隨意處理等,將污染物直接排放到自然環境中,最終造成不同程度的環境污染問題。
2.2 缺乏專業的監管制度
為了更好地開展標準化建設和計量認證考核,環境監測站往往更加注重分析能力和質量管理等方面,加上相關部門沒有足夠重視對實驗室污染物的處理,目前還沒有專業的實驗室污染控制方面的相關政策條例,沒有嚴謹的規范要求,缺乏必要的監督體系,導致環境監測站實驗室的環境管理方面比較薄弱,很多工作不能有效展開,環境污染物得不到有效的治理。
2.3 有限的管理經費
環境監測站實驗室經費的投入更多是在實驗室器材、設備、試劑、裝修等方面,加上相關部門不夠重視,缺乏專業的監管制度,在對實驗室污染控制方面經費的投入就比較少了,沒有足夠的經費,在污染物處理的過程中將會造成很大的難度,產生管理漏洞,不能有效地完成污染物處理工作。
3.環境監測站實驗室污染物的防治措施
3.1 加強環境監測站實驗室污染物的重視程度
要加強環境監測站對實驗室污染物的重視程度,首先監測人員要深刻了解實驗室污染物對環境存在的潛在威脅,對于污染物可能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報告上級管理部門,并由管理部門組織相關力量,對各種類型的污染物進行有效的分析,明確產生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影響,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管理和控制,提高監測人員的環保意識,從根源上遏制實驗室污染物對環境的影響。
3.2 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體系
無規矩不成方圓,要想更好地防治實驗室污染物對環境的影響,就必須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體系,由于環境監測站實驗室污染物的多樣性、特殊性,建立體系時,需要結合各種污染物的特征,在通常對污染物的管理制度基礎上,進行優化和完善,并且保證有效性、合理性、可操作性。通過監督管理體系,在實驗過程中進行規范化管理,提高監測實驗效果。
3.3 嚴格遵守各種操作技術及處理方式
監測人員在對實驗室污染物進行處理時,必須嚴格遵守各種操作技術及處理方式,防止錯誤操作,避免出現未經處理或處理不當直接把污染物排放到環境中。對于各類污染物必須進行分類,收集后按照相關處理方式進行處理,比如經常用到的稀釋法、化學處理法、焚燒法、回收法等。
3.4 積極建設綠色實驗室
為了更好地防治實驗室污染物對環境的污染,可以在實驗室的原有基礎上建設綠色實驗室,采用清潔生產模式,利用低毒害、無毒害、低污染或無污染的化學試劑進行監測分析,減少強毒性試劑的使用。另外,積極更新實驗室監測設備,比如離子色譜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等,不僅可以降低化學試劑的使用,同時提高了監測速率和準確率。
3.5 提高對實驗室污染物處理的經費投入
為了更好地處理實驗室污染物,在實驗室建設的使用經費預算中,必須增加污染治理方面資金的投入,有了資金投入,才會有更好的治理方案,同時防止了監測人員在處理污染物的過程中因擔心資金的不足而隨意處理污染物,同時也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環境污染物對環境的污染。
3.6 縣環境監測站必須達到國家三級站標準化建設
環境監測站三級站標準是為各地級市(自治州)所轄區、縣(自治縣)設置的環境監測站標準。所以三級環境監測站是直接面向廣大人民群眾,是環境監測最前沿的陣地,它進行大量原始性的工作,是人們判斷環境監測工作利害最直接的窗口。在對實驗室污染物的處理中,縣環境監測起著關鍵性的基礎作用,所以各縣環境監測站必須嚴格按照標準化建設,加快投入、加大建設,在實驗室環境、儀器設備的配置、人才的培養和安排、現代化辦公等方面必須有較快發展,使之達到國家三級站標準化建設,推動環境監測工作的發展,同時進一步減少實驗室污染物對環境帶來的威脅。
結語
總而言之,為了避免環境監測站實驗室成為新的污染源,環境監測站必須重視自身的環境問題,積極從實際工作中出發,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盡最大努力避免或者減少實驗室的污染。另外,政府相關部門應給予政策和資金等方面的支持,讓環境監測站為解決環境問題而更好地服務。
參考文獻
[1]金海偉,葉建鋒.對環境監測站實驗室污染物處理的探討[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3(2):66-67.
[2]何佳,李祥和.環境監測實驗室的污染及防治對策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4(6):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