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琛
摘 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環境影響評價是一種預防為主的環境保護制度,對于項目建成后產生的環境問題具有預防的作用,是被國際社會廣泛證實的積極有效的方法。環境影響評價在我國的推廣,對于預防環境污染、促進環境保護工作的進行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本文簡單分析了環境影響評價存在的問題,并探討了相關對策。
關鍵詞:環境影響評價;問題;對策
環境影響評價是針對各類建設項目是否會對環境造成影響作出評價,并分析可能形成影響的程度,其工作在現階段社會重視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背景下具備較高的應用價值。但由于環評工作開展時間較短,各方面經驗仍較為缺乏,因此,在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開展當中還要求相關人員應明確了解工作存在問題,并積極探究針對其問題的良好解決對策。
一、環境影響評價存在的問題
(一)導則體系不完善。我國現行的導則體系欠缺完整性,過分關注環境的個體區域、短期影響,缺乏整體長期客觀分析,在政治政策、工程施工、運營報廢等宏觀方面缺乏明細導則。我國現行的環評導則內容和形式無法實現多元化,可操作性弱,執行力度差,評定指標過于抽象、籠統,無法細化的評判標準,指標解釋欠缺準確性的描述,尤其是大型的環境影響工程缺乏舉例說明解釋,環保治理執行人員無法具體實施對策,相關企業鉆了制度的漏洞導致環評結果失去存在意義。
(二)部分法律責任不夠明確。環境影響評價法律責任是指違反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和規定而應當承擔的法律后果。環境影響評價的審批主要涉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建設單位和環評單位,這三方中若任何一方違反法律規定,則應當承擔法律后果。但是,目前現行的法律、法規對法律責任的規定不夠明確。比如,我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第二十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為建設單位指定對其建設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機構”,但是并沒有對違反此條規定所承擔的法律責任進行規定。
(三)工作人員專業性較低。在我國現階段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對相關工作人員的要求并未提出必須持證上崗的職業硬性要求,這就致使環評工作可能因在崗人員多是無證上崗人員而缺乏規范性、專業性,甚至有可能對相關環評工作埋下一定的隱患,并可能對其工作質量形成了不良影響。而一些持證上崗人員,也可能因此工作制度的缺乏而不重視自我提高,由此對此工作的長期發展也會形成負面影響作用。
(四)公眾參與力度不夠。我國環境保護公眾參與力度不夠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公眾參與環保途徑不完善,公眾無法獲得項目工程的具體信息,因此無法有效參與環境保護;大多數民眾對于環境法律了解不深,不能針對項目工程提出合理見解,因此公眾本身素質也限制了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有效性;在環境影響評價和項目審批中政府擁有絕對領導權,公眾沒有參與的熱情和條件;中國的民間環保組織過于稀少,無法參與環保博弈。
二、環境影響評價對策
(一)完善環境影響評價導則體系。為進一步規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推動環境影響評價的發展,國家相關部門應進一步補充和完善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體系。首先要完善環評導體體系,善于借鑒國外環評制度經驗,完善導則體系,細化指標,加強對指標解釋,必要時利用舉例說明方式對導體的內容進行補充;其次,尤其是完善導體中對于戰略環評、大型工程、生態工程等宏觀影響,強化長期性的影響評價;再次,在技術層面強化環境要素的導則,例如廢棄物、土壤振動等,加強條款的執行力度,變抽象條款為操作性條例。
(二)明確環境影響評價的法律責任。對于環境影響評價中的建設單位、評價單位和負責審批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法律責任,相關法律法規應進行進一步明確。法律法規應對三者不履行相應義務或違法法律規定行為的法律責任進行明確。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為建設單位指定環境影響評價機構的行為,如何進行處理進行明確,如由上一級對行政主管部門進行行政處罰等。對決策者違法批準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行為的法律后果進行規定,如何處理,由哪一級行政部門給予何種行政處罰進行明確,可規定由上一級或上級行政主管部門進行處罰。
(三)建設專業環境影響評價隊伍。國家通過設立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核制度極大推動了環境評價人才隊伍的建設,還應進一步提高政府部門從事環境保護評價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切實保障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準確高效。在加強環境影響評價隊伍內部人員的專業素質過程中,需建立完善的工作人員聘任制度,規定需持環境影響評價相關資格證人員才可加入環評隊伍,以保障環評隊伍整體的專業性。
(四)健全公眾對環評的參與制度。有關部門還需重視完善公眾對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參與制度,確保能提升公眾的參與積極性。首先,拓寬公眾參與環評的渠道,網上平臺、手機平臺都成為增加公眾參與度的有效渠道;其次,提高環境影響評價在公眾的影響力,使公眾從內心認識到環境影響評價的重要性,從而積極主動的加入到環評工作;再次,完善公眾意見反饋機制,公眾的意見代表著最為廣泛階層的人民利益,善于聽取公眾的意見,并根據意見建議類型劃分層次,分階段、分層次、分類型的解決并采納公眾反饋的意見建議。
三、結語
總而言之,環境影響評價構成了我國環境治理的重要部分,為切實從源頭上杜絕環境污染,避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壞、后恢復”,有必要對環境影響評價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并提出改進策略,這對于中國的環境保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劉運鵬.我國環境影響評價問題及對策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2.
[2]覃定浩.我國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2,0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