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橋
摘 要:受互聯網經濟沖擊,傳統線下實體店的經營發展舉步維艱,快閃店作為一種新型的實體經營模式,對于煥發線下實體的活力有重要作用,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發展迅速,但在其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本文運用SWOT法對快閃店進行分析,以期利用優勢,彌補劣勢,為未來快閃店的發展提供指導和參考意見。
關鍵詞:快閃店;消費者;實體店;體驗營銷
一、快閃店的概念
快閃店是一種以滿足消費者精神需求為核心訴求,以提供場景體驗為出發點,以博取消費者眼球為手段且經營時間短、經營方式靈活的線下實體形式。快閃店與傳統實體店的顯著區別在于傳統實體店以銷售產品為根本目的,店鋪經營管理以產品為中心,以滿足消費者物質需求為手段獲取利潤,快閃店作為一種新型的線下實體營銷模式,其經營目的并不僅為銷售產品,通過賦予產品的特色體驗服務吸引消費者,滿足消費者的精神需求,其核心價值是為消費者提供體驗場景,包括產品體驗和品牌體驗場景。
二、快閃店的優勢
(一)靈活便捷的經營方式。快閃店的經營相對簡單靈活,其經營時間較短,企業不必要做長期的規劃和預算,店鋪選址、設計裝修可選擇性大,短期經營省去了大量時間和勞動力成本。注重消費者體驗而非銷售產品,對于資金周轉、銷售業績無特定要求,快閃店的體驗和互動設施可以重復使用,裝卸方便且易于管理。
(二)場景體驗性強。快閃店的場景體驗性主要有三種功能:1、產品品質的體驗,消費者在快閃店可以直接試用產品,近距離接觸產品,全面了解產品的屬性,包括材質、制作工藝等;2、熱情服務的體驗,服務水平高低對消費者購買產品、促成交易有很大影響,服務也會影響消費者對品牌的形象,快閃店為了吸引消費者,提供業務范疇之外的服務,如免費提供甜點,充電寶,娛樂設備等;3、特色環境的體驗,創意設計的搭配、酷炫的道具滿足消費者視覺和觸覺的需要。
(三)自帶社交傳播屬性。外觀酷炫的快閃店滿足了年輕消費者喜歡炫耀,追求新異的心理特點,喜歡與眾不同且有新鮮感的事物的年輕人,參與快閃活動,是一種新的社交生活方式的體驗,愛分享的消費者拍照并發朋友圈,在網絡上進行社交傳播,易形成強烈的話題聚集效應。快閃店的外觀和設計區別于周邊的商鋪,其酷炫辣眼、奪人眼球的創意和設計,亦像一個藝術展覽館,可以吸引不少年輕消費者的圍觀。
三、快閃店劣勢
(一)經營成本高。主要花費在店鋪裝飾和人工成本兩大板塊。快閃店裝飾采用創意的布置,運用時下流行的跨界元素,主題不同,裝飾風格迥異。人工成本是其主要的開支,為吸引人流,邀請代言明星或其他藝人來店;快閃店員工主要目的是提供服務、傳遞品牌理念,使消費者感受和體驗產品和品牌,因此員工需要了解品牌內涵,有品牌和營銷意識,高要求增加了人力資源的成本。
(二)效益難以量化和評估。就品牌推廣型和引流型快閃店而言,企業很難量化快閃店的效益,快閃店目的重在滿足消費者的體驗需求,而非售賣產品,當消費者體驗過產品和服務后未必會立刻去購買產品,消費者體驗過程中對于產品和品牌的態度也沒有對應的衡量工具,品牌只能根據短期內消費者的反饋和流量來評估效益,未來消費者是否會因快閃店的體驗而購買本品牌產品不得而知,而且體驗反映出差異化的心理感受,受不同個體因素影響大。
四、快閃店的發展對策研究
(一)制定和完善線下實體經濟的政策。實體經濟要想重新煥發活力離不開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導,在互聯網經濟的沖擊下,實體經濟的發展速度逐漸放緩,一些企業對實體經濟喪失信心,并盲目增加對線上的投入,縮小線下的業務,在筆者看來,這種做法是并不理智,未必使企業保持長久、良性地發展,反而會損害企業的穩定,造成資源浪費,現代企業的發展應該是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融合,而不是對立。政府作為我們國家宏觀經濟的調控主體,需要用前瞻性的眼光把握經濟發展命脈,為我們國家經濟發展指明方向,制定出臺相關政策和規章制度,權衡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利弊,保障實體經濟利益,讓企業看到實體經濟未來發展的趨勢。
(二)樹立新型的營銷觀念和營銷思維。快閃店是從傳統線下實體經濟衍生而來,其本質仍未脫離傳統實體經濟的基本框架和實質,但其所采用的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營銷思維、營銷觀念、營銷方式都遠遠區別于傳統實體營銷,對于多數企業而言,以產品為中心的傳統營銷思維根深蒂固。快速變化的經濟形勢加之互聯網經濟的沖擊,企業面臨經營危機,必須接受前沿的營銷觀念和思維,及時調整發展方向,才能順應時代發展趨勢,獲得長遠發展。
(三)聯合線上電商和線下實體實現全渠道發展。未來經濟發展趨勢是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完美融合,二者由競爭變為聯合,由對立變統一,線上引流消費者到線下實體商店,減少消費者對線下商品服務信息的局限性,充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同時商家提升自身服務或產品的利用率,打通線上和線下全產業鏈、全渠道,消費者可以通過多種渠道了解并選擇購買產品。
(四)品牌要洞察消費者需求并進行有效溝通。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使得品牌必須走進消費者內心,了解消費者真正喜歡和感興趣的事物,并洞察出其內心的真實需求。當今時代,品牌不單是一個符號,更是消費者與產品的情感聯結點,品牌需要人格化,人格化的品牌要洞察消費者的社交、娛樂等精神需求,時刻與消費者保持一致思想,培養共同點,并與之實現精神共鳴。
參考文獻:
[1]周雪松.快閃店緣何在中國快速增長[N].中國經濟時報,2017.
[2]鮑亮亮.零售業轉型釋放消費潛力[N].安徽日報,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