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松
摘 要:石油資源作為“工業的血液”,在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中,是必不可少的資源支撐,因此,石油也是地質勘探的主要對象。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工業化生產的不斷進步,人們對石油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需要對傳統的石油勘探技術進行改革,來緩解石油的需求量壓力。
關鍵詞:石油地質;勘探;創新
石油資源已經成為支撐人類發展的重要資源,隨著社會的發展,石油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而石油資源分布又極其不均勻,這就給石油的開采帶來了很大難度。石油勘探技術落后,對石油的開采沒有合理的規劃,會導致整個油氣藏油、氣、水的關系復雜化,使開采率大大降低。在石油勘探過程中,結合先進技術對傳統開采方式進行創新,才能促進石油勘探行業的不斷發展。
一、我國石油勘探的現存問題
(一)過于依賴國際市場。我國正逐步從農業化向工業化轉型,在現代工業的發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的汽車擁有量也占據世界首位,因此,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對能源的消耗量也逐年增加,石油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可見其在工業發展中的重要性,雖然我國的石油資源比較豐富,但是技術相對落后,開采率比較低,人均占有量很少,因此,為了滿足對石油的需求量,只能依靠國際市場,這也使中國在世界石油市場中顯得很被動。
(二)技術較為薄弱。目前的勘探開發水平還不夠完善,在實際的探索過程中存在許多缺陷。需要進一步發展的老油田,地質環境的新發現是比較差的,這需要更高的勘探技術,由于我國目前的勘探技術還是有所欠缺,單純依靠進口石油,會很大程度限制我國石油行業的發展;我國的石油地質條件相對復雜,一種勘探技術只能獲得一個石油的信息,因此需要利用多種不同的勘測技術對地下石油資源的狀態和地形進行探索。
二、石油地質勘探技術簡述
(一)物探技術。物探技術是比較傳統的石油勘探技術,而且應用也比較廣泛,這項技術是根據地質巖石的不同性質,利用人工制造的地震波對其彈性、放射性等進行測試,對采集的數據進行分析記錄,進而找出合適的開采點。三維地震監測技術作為石油開采的一項高新技術,大大提高了探測數據的準確性,也提高了石油的開采率。
圖1為三維地震監測技術的流程圖,這項技術是集物理、數學、計算機為一體的綜合性技術,利用單片機對數據進行接收、存儲、發送,將數據進行疊加、偏移操作,使輸出信息轉化為圖像,進而對地下信息作出準確分析并制定合理的開采方案。
(二)測井技術。早期的測井技術相對落后,測量儀器以數控儀器為主,由于勘測地形復雜,設備儀器測量值出現偏差,很容易造成勘測誤差。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測井技術逐漸演變成為成像的測井儀器,成像測井技術也可認為是升級的測井技術,該種技術也可實現在一次多種安裝方式,在安裝后可大大增加經驗的覆蓋。測井技術包括核磁共振技術、隨鉆測井技術、快速平臺技術等,很大程度提高了探測的準確性,降低了事故發生率。
三、石油地質勘探技術的創新與進展
(一)膨脹管和連續管技術的運用。石油都是埋藏在地下,而且位置也比較深,因此,在開采過程中,容易對地質層造成破壞,水層或是破碎帶出現問題,會對開采過程造成嚴重影響,針對不同地質層,靈活運用膨脹管和連續管技術,將會大大提高石油的開采量。膨脹管技術是通過液壓或機械的方式驅動椎體使膨脹管直徑增大,管材具有高強度、高延伸率、低回彈性能,實現更深層次的鉆井,大大提升了鉆井的穩定性;連續管技術則更加適用于小井眼的石油井中,運用連續管技術對小井眼的石油井進行勘探時,不僅可以提升勘探效率和質量,同時還可以降低鉆井過程中設備對井帶來的的傷害。
(二)計算機仿真技術的運用。石油勘探技術的不斷創新,極大的提高了勘測的準確性,將石油探測技術與計算機仿真技術結合,無疑是技術領域的一大突破。計算機仿真技術是利用計算機科學和技術的成果建立被仿真的系統的模型,并對模型進行動態試驗的一門綜合性技術,仿真是對現實系統的某一層次抽象屬性的模仿,從中獲取的信息可以方便對問題作出決策,在石油探測過程中,勘測人員利用仿真技術,對復雜的地形進行虛擬還原,準確找出石油勘測點,并制定合理的開采方案,這不僅提高了石油開采率,也為勘測技術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四、結語
在開采過程中,如何根據地形做最大程度的開采,提高石油儲備量,仍是我們不斷研究的重點,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有效結合現代科技手段,對技術進行創新和完善,才能不斷推進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黃芬芬.石油地質勘探技術的創新研究[J].化工管理,2016,08:140.
[2]王勇,張磊,劉鳳軍.關于創新性石油地質勘探技術發展探究[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6,08:75-76.
[3]王雪晨.石油地質勘探技術的創新研究[J].中國石油和化工,2016,S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