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米雅娜
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小草灣果業合作社打造“四級鮮果”農業科技示范園
本刊記者 米雅娜

花團錦簇的大通農場。

大通農場內部的主題區域。
合作社簡介
2007年,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農民胡友娣從四川引種“紅陽”獼猴桃優質種苗,基地從最初的50畝獼猴桃擴大到現在的1000余畝,并創辦了小草灣果業專業合作社,帶領108戶農戶共同種植、共同致富。從2011年開始,隨著小草灣獼猴桃聲名鵲起,胡友娣嘗試走“農旅結合”的路子,每年接待上海、杭州等地的旅游團隊排滿了采摘季的日程。2016年10月,小草灣果業合作社與上虞區供銷合作社聯手開創大通農場,探索田園綜合體,在農旅融合發展道路上穩步前行。
滿園鮮果,四季芬芳。行走在寬敞的觀光游步道上,同時體會著城市的干凈整潔與田園的愜意舒適。在這個休閑農莊里,采摘游玩之余還可以美餐一頓,這就是位于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的大通農場?,F代化的設施農業、優質健康的農產品及花木林立、寬敞古樸的餐廳,現代田園綜合體在這里初具雛形。
由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供銷合作社電商公司聯合當地小草灣果業合作社共同打造的大通農場位于上虞區丁宅鄉丁宅村,規劃土地面積800畝,分兩期實施。其中一期200畝設施大棚農業項目已建成,并于2016年9月23日正式開園。
數米高的陽光大棚連成一體,大棚里種植著獼猴桃、水蜜桃、葡萄、火龍果、藍莓、草莓等,并設有“四季仙果”種苗繁殖區30畝、農事體驗區15畝、綜合配套及休閑區20畝等,配備氣調保鮮冷庫、停車場、基地堆肥場等設施設備,擁有各具特色的6個主題區域。這里是“四季仙果之旅”的綜合平臺,一年四季隨時都有鮮果可以采摘。本季草莓可以采摘到5月;5月開始,盛產藍莓、水蜜桃和盤桃,接下去是火龍果和葡萄;8月份,藍莓和水蜜桃結束,大面積的獼猴桃上市,一直可以銷到年底。這里的設施農業可讓農產品免受大自然的侵襲,具備抗臺風、水澇、暴曬和寒冬的能力。在農耕文化區的“二十四節氣”墻,通過與耕作相關的浮雕,彰顯農場遵從自然的農耕文化特色;展示展銷區為本地農業龍頭企業、著名商標、老字號、地理標志、有機綠色認證等產品搭建起宣傳展示的窗口。
按照建設的初衷,大通農場不僅是一個百果園,還是一個科技園。日前,農場已與浙江大學合作,共同建設科研教育實習基地,包含個人試驗田、新品種培育區、新技術研究等項目?;亻_展農業科技信息服務,培育適合虞南山區推廣種植的新品種,如引進澳洲血橙、美國大櫻桃等,使農場成為新技術、新品種的研發地,促進高校的優秀科研成果向現實農業轉化。農場全部建成后,將集采摘、觀光、休閑為一體,發展良種推廣基地、科普教育基地、休閑養生基地、電商發展基地等,帶動旅游、文化產業的聯動發展。農場還計劃入股當地的食品公司,推廣深加工技術新成果,提高果品的附加值,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進一步延長產業鏈,使一二三產業實現有效融合發展,促進二次增收。
在發展實體農場的基礎上,農場還利用信息化平臺及網絡模式,依托大通電商平臺,形成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的新模式,做好區域農產品品牌的策劃推廣。如發展訂單農業,推動“聚果園”項目。通過在網上售賣果樹的形式,打造“線上線下”綜合發展的創新現代農業樣本,帶動和引領更多農戶嘗試、創新“互聯網+”發展模式;結合“物聯網”項目,通過終端設備采集、互聯網數據傳輸、專業軟件分析控制等形式,實現對農業產品生產、加工及銷售的實時監控,打造云端農業典范。

大通農場規劃展覽板。
打造農家健康餐飲是大通農場的又一特色,寬敞明亮的接待大廳一到假日期間便賓客盈盈。接待大廳門口,擺放著當地土特產和包裝禮盒,除了時令的新鮮草莓,還有土雞蛋、筍煮干菜等系列農產品。對很多游客來說采摘只是一個由頭,觀賞農場景觀才是終極目的,而這行為直接帶動了餐飲和特色農產品的銷售。游客在大廳等餐之際,一般會選定喜愛的水果或土特產,餐后讓工作人員現場裝盒帶走。大通農場餐飲板塊當初定位是附帶配套,只經營一個月時間。然而,這一個月時間的餐飲服務,卻走出了一條財富新路。一個月時間,餐飲收入只有3萬元,但就餐者帶走的水果禮盒達到6萬元。選擇就餐的游客,往往是水果和土特產購買的忠實客戶。每逢旅游旺日,大通農場水果一時供應不上,也會向周邊農戶征集。農場接待大廳外,經常有一些當地果農在轉悠,他們向游客介紹自己種在周邊的草莓基地,順便拉走一些游客。據介紹,大通農場的健康運營將帶動周邊1600余畝水果種植面積,幫助周邊農民戶均年增收5000元,帶動農民就業增收150萬元,在助力當地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引領帶動優勢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等方面有著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