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旭
《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有關要求,認真抓好雙創示范基地建設工作,加強領導,完善組織體系,出臺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 ……
繼去年5月確定首批共28個雙創示范基地之后,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建設第二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公布了第二批雙創示范基地名單。
《民生周刊》記者注意到,此次《意見》明確了第二批共92個雙創示范基地,包括北京市順義區、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等45個區域示范基地,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等26個高校和科研院所示范基地,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國家電網公司等21個企業示范基地。
《意見》要求,第二批雙創示范基地要盡快制定工作方案,加快推進建設并取得階段性成果。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有關要求,認真抓好雙創示范基地建設工作,加強領導,完善組織體系,出臺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建立地方政府、部門政策協調聯動機制,為高校、科研院所、各類企業等提供政策支持、科技支撐、人才引進、公共服務等保障條件,形成強大合力,推動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縱深發展的新局面。
45個區域示范基地分布均勻
《民生周刊》記者梳理發現,較之首批區域示范基地,第二批區域示范基地不僅增量明顯,且分布更為均勻。在首批確定的28個雙創示范基地中,區域示范基地為17個。而根據此次《意見》,在第二批92個雙創示范基地中,區域示范基地為45個。
首批區域示范基地共涉及北京、天津、上海、遼寧、河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湖北、湖南、貴州、重慶、四川、陜西。其中廣東區域示范基地數量為2個。
新增的第二批區域示范基地除了分布于上述省份外,還分布于黑龍江、吉林、河北、山西、內蒙古、山東、江西、廣西、云南、西藏、青海、甘肅、新疆、寧夏、海南。達到了除港、澳、臺地區的全覆蓋。
從各省份擁有的區域示范基地數量來看,在第二批區域示范基地名單中,浙江、廣東、湖北、山東各占三席,分別為:浙江省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浙江省嘉興南湖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廣東省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廣東省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湖北省荊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山東省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山東省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
遼寧、河南、福建、貴州、新疆、四川各占兩席,分別為:遼寧省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遼寧省鞍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河南省許昌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河南省鹿邑縣;福建省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貴州省貴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新疆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石河子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四川省天府新區、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
北京等其他省份各占一席,分別為北京順義區、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上海徐匯區、安徽蕪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江蘇南京市雨花臺區、湖南湘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重慶市永川區、陜西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黑龍江哈爾濱新區、吉林長春新區、河北保定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學府產業園區、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江西贛江新區、廣西南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云南省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西藏拉薩市柳梧新區、青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海南省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校企支持范圍“擴容”
此次《意見》指出,首批雙創示范基地啟動建設以來,已經成為促進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重要抓手。為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持續打造發展新引擎。
《意見》決定在部分創新創業基礎較好、特色明顯、具備示范帶動能力的區域、高校和科研院所、企業等,再支持建設一批雙創示范基地,進一步強化支撐能力,放大標桿效應,提升社會影響,形成新的創新創業經驗并在全社會復制推廣,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拓展就業空間,為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促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提供重要支撐。
《民生周刊》記者梳理發現,在首批確定的28個雙創示范基地中,區域示范高校和科研院所示范基地為4個、企業示范基地7個。而根據此次《意見》,在第二批92個雙創示范基地中,高校和科研院所示范基地為26個、企業示范基地21個。
其中,新增的高校示范基地分別為:北京大學、河北農業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上海科技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浙江大學、山東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新增的科研院所示范基地分別為: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新增的企業示范基地分別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公司、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長春國信現代農業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萬向集團公司、合肥榮事達電子電器集團有限公司、浪潮集團有限公司、迪尚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重慶豬八戒網絡有限公司、四川長虹電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
編輯:崔靖芳 美編:楊東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