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
如何退場?是進入體制成為一名公務員,還是被推向市場,成為時代大潮中的一滴水?退役后,他們的境遇卻大不相同,甚至可以說是“冰火兩重天”,有些人嫁入豪門當闊太、有些人成功轉型經商開創事業、有些人卻仍然在為溫飽奔波,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群星閃耀的過去和現在
奧運冠軍鄧亞萍在退役之后曾輾轉于海外名校留學生、體育官員、媒體人等各種身份。目前,她的身份是鄧亞萍體育產業投資基金創始人。
鄧亞萍曾是體育圈成功的典范、也曾一度被當做搏擊互聯網的典型失敗者;曾在乒壇創造過無數輝煌,也曾深陷謠言中傷而遠離大眾視線。運動員時期,鄧亞萍在賽場上的拼搏精神,感動過無數國人、也曾深得前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的賞識;作為退役后轉型的搏浪者,她的拼搏,卻充滿爭議和質疑。
去年6月9日,當時擔任人民搜索網絡股份公司(即刻搜索)董事、總經理的鄧亞萍宣布辭職,隨后她聯手洪泰創新空間,共同打造國內第一家體育產業創新創業平臺,新東方俞敏洪是合伙人之一。
鄧亞萍的這次辭職,圍繞她“敗光20億”的謠言并沒有完全消失。即刻搜索這個項目的失敗,有人稱鄧亞萍敗光了20億,這讓她成為很多網友眼中的廢物。不過鄧亞萍很有底氣,她說“公道自在人心”,她不認為即刻搜索的失敗是她造成的。
除了鄧亞萍,經商者大有人在,比如李寧,成立于1990年的李寧公司,已逐步成為代表中國的、國際領先的運動品牌公司。最新的新聞是,6月28日,李寧公司與NBA休斯頓火箭隊舉辦簽約儀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成為火箭隊官方合作伙伴。
還有第一位為中國在奧運拿到游泳獎牌的莊泳,21歲退役后定居香港,從1998年開始,莊泳成為上海郁金香廣告有限公司的老板,公司做的廣告遍布虹橋機場、浦東機場、徐家匯等上海最著名的地段,身家過億。
退役后,奧運冠軍、乒乓球大魔王王楠曾經轉行當公務員,一度擔任團中央宣傳部文體處處長,隨后卻辭去公職幾乎消失在公眾視野當中。后來,王楠復出“再就業”,成立“國球舍”,重新開啟乒乓球事業,教授兒童打乒乓球。
從政的前冠軍中,蔡振華是一個響當當的名字。從1978年到1985年,蔡振華作為國家乒乓球隊運動員之時獲獎無數。2014年1月21日,蔡振華正式出任足協主席;2017年4月,中國奧委會正式組建專家委員會,中國奧委會副主席蔡振華入選為中國奧委會專家委員主任。他還是中共第十七屆、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
當然,這個群體中還有眾多名字:姚明、劉翔、郭晶晶、伏明霞、張怡寧,這些曾經耀眼的名字,依舊閃耀在鎂光燈下。我們既期待姚主席將中國籃球帶向一個新高度,又在娛樂新聞中查看嫁入豪門的跳水女皇的新故事。
知本補償的缺位與繁星計劃
不時能看到這樣的新聞:運動員退役后,生活落魄,有街頭賣藝的,有當了鍋爐工的,有在家待業的,還有偷盜判刑的。
比如艾冬梅,這位國際馬拉松冠軍,退役后,一家人月收入僅有300多元,一度擺起地攤。在社會各界的援助下,她開辦了一家服裝店。由于生意不好,艾冬梅已返回老家,上級單位為她在當地鐵路部門安排了一份工作——鍋爐工。
還有才力,一生共獲得全國冠軍40多個,亞洲冠軍20多個,是名副其實的亞洲第一力士。2003年5月31日,過于肥胖的才力因患“呼吸睡眠暫停綜合征致肺內感染呼吸衰竭”病逝,享年33歲。生前最后4年,他的工作是遼寧省體院門衛,在他死去的當天,家里只有300元錢。
前幾年曾有媒體報道,中國大陸注冊的專業運動員約5萬人。每年至少大約有3000名以上的運動員退役,其中40%左右退役即待業,得到“妥善安置”的只有區區千人左右,其他的都只能獲得“一次性補償”。
報道中稱,正是因為知本補償機制的嚴重缺位,大部分退役運動員才變得窮困。而所謂知本補償,是指運動員在現役中或退役后,急需國家投入專門資金,讓其重新學習生存技能。
繁星計劃,是近年來國家體育總局推出的一項針對運動員再就業的項目。我們可以從一個具體的案例,來解讀運動員再就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今年32歲的李珍珠,曾三次打破女子3000米障礙的亞洲紀錄,2014年仁川亞運會拿到該項目銀牌,2015年6月,她在田徑亞錦賽上摘得銀牌并獲得北京世錦賽的門票。
亞錦賽剛結束,在短道速滑奧運冠軍楊揚發起的冠軍基金的資助下,李珍珠可以去韓國留學一年。在李珍珠看來,平日里訓練的時候環境很封閉,嚴格的時候甚至不讓用手機,當然這也是專業訓練必不可少的,但結果就是運動員跟社會接觸減少,退役后進入社會就容易大腦一片空白。
李珍珠不想成為這樣的一張白紙,她決定放棄世錦賽,去韓國讀書。在韓國的學習為期一年,李珍珠先是在釜山的東亞大學進行一些適應性課程的學習,爾后轉至仁川的喬治梅森大學開始針對運動員的文化課學習。2015年底,李珍珠正式退役。
學成歸國后,恰逢國家體育總局針對退役運動員的實習就業服務項目“繁星計劃”啟動,她馬上申請加入,到福建宜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實習一個月,在該公司旗下的宜跑團進行一些運動指導。
李珍珠身邊的人退役后大多當了教練,沒有放棄練習多年的專項。但李珍珠想看看另一片天,換個環境,學更多的東西。未來李珍珠想從事關于體育教育的工作,比如當一名老師。在閑暇之余想要學習運動醫學并組建一支有共同興趣愛好的跑團,帶領大家健康跑步、快樂跑步,并提供專業的訓練指導和傷病治療。
另一位在“繁星計劃”中獲得成功的是馮銳——航模世界冠軍,也是航海模型F1-V15項目的世界紀錄保持者,如今是杭州一家模型公司的董事長。今年5月,在上海舉行的體博會“繁星計劃”主論壇上,馮銳講述了自己的創業歷程。
運動員退役,在通往第二人生的道路上充滿了荊棘和挫折。體制培養了他們,也限制了他們,一扇大門突然關閉,另一扇大門驟然開啟,需要外界的幫助,更需要他們自己找準目標,突破自我,創造平凡又不屈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