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春林
摘 要:經濟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對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在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環境下,林業工作的重要性眾所周知,國家對其發展也給予了高度的關注,不僅增加了資金與政治的支持,同時也為林業發展創造了更加優越的環境。在這樣的基礎上,營林工作不容忽視,必須采取措施提高管理水平。
關鍵詞:現代林業;營林工作;問題;措施
中圖分類號:S757.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7)19-0137-02
前言
我國林業發展一直存在一個客觀的實施,措施在加強,但林業土地卻在逐年遞減,從其原因來看,除了城市擴張,環境污染外,就是營林工作自身的管理問題導致的這一結果,對此,作為現代營林的工作人員,有必要從自身出發,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營林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林業環境,為生態平衡做出貢獻。
1 現代林業營林工作的重要性
1.1 監督營林工作的具體情況
造林工作對樹苗的生長發育有重要影響,成為林業工作中對造林工作質量檢驗的重要方法。營林工作可以更好的掌握造林工作的狀況,對樹林的情況有更加全面的把我,因此,營林工作是驗收造林質量的重要方法,以客觀的角度分析問題,推動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1.2 加強對造林工作的后期跟蹤
一根樹木從小樹苗長成木材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必須要確保在生長過程中不會受到自然災害影響,避免人為破壞,樹木成才后會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營林工作在整個林業發展過程中發揮記錄員的角色作用,對樹苗生長狀況時刻關注。
1.3 為造林工作做準備
造林工程涉及面較廣,必須要與當地的環境相結合,執行相應的造林施工方案,根據樹木種類、土壤情況、氣候等因素確定要如何造林,按照計劃執行,真正保證造林的質量,從根本上推動我國林業事業的發展,維持生態平衡。
1.4 水土保持、防風固沙
植樹造林對水土平衡與防風固沙具有重要作用,如果一個地區的植被覆蓋率不足或者遭遇雨季就會導致泥沙流入河中,破壞生態平衡,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大面積的防護林可以削弱風速,減少風害對環境的破壞。
1.5 改善人類的生活質量
林區人員通過開展營林工作可以增加收入,除了熟林外,還包括藥材、林區副產品等,通過對這些產物的處置來增加收入。同時樹林具有吸收灰塵、一氧化碳的能力,部分樹木還具有殺毒、治病的功效。總之,營林工作不僅可以美化環境,保持生態平衡,同時也可以為人類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
2 當前我國營林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的營林工作尚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出現問題在所難免,解決問題是前進道路上的必然過程,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2.1 建設的類型較為單一
我國營林的種子園仍是多年前的品種,更新速度不夠及時,受到多種因素制約,我國的林木良種基地建設較為落后,培育工作難度較大,所培育的數量遠遠達不到森林發展的需求,質量也無法滿足要求。
2.2 與市場發展不一致
目前,我國營林工作發展腳步較為緩慢,不論是育苗、苗圃管理工作都與市場經濟發展不適應,差距仍然十分明顯,無法滿足市場發展的需求。
2.3 造林數量與質量都存在嚴重問題
在造林更新工作中,苗木的整體投入量較多,與最初的設計相距甚遠,影響我國林業事業的發展。
2.4 管理工作不到位
這是嚴重影響我國營林工作發展最主要的問題之一,管理工作目光短淺,鼠目寸光,過于注重眼前的經濟效益,缺乏長遠的目光,無法實現森林的可持續發展。
2.5 營林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無法滿足工作需求
營林人員的綜合素質是直接影響營林工作最關鍵的因素,從目前我國營林工作人員的構成情況來看,很多人員都不是專業院校畢業,對營林知識一知半解,根本無法滿足營林管理工作的要求,導致森林中樹木質量較低,根本無法滿足森林的可持續發展。
3 做好現代林業營林工作的重要措施
從上文的分析中我們看到,當前我國營林工作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制約我國林業事業的發展,阻礙營林事業的進步,對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諸多負面影響,對此,國家相關單位、營林管理部門、營林管理人員必須要對其高度重視,采取相應的措施,加強管理,提高營林工作質量,推進我國林業事業的發展,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3.1 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注重與效益相結合
營林工作是林業發展的根本,在生態發展與環境建設中都是不可替代的。在國家有利的支持下,很多地方單位與地方政府都加大了對營林工作的重視,但很多地方單位自行做主,把握的不夠準確,盡管對森林的生態性與公益性有了一定的認識,但卻對其經濟效益認識不足。從其原因來看,主要是由于退耕還林過度,很多林農的經濟效益不明顯,甚至不是即使就可以收到效益的,根本無法滿足種植人員的經濟及需求。受到這一因素的影響,導致林農營林觀念不足,對營林工作十分抵觸。作為現代營林工作人員必須要因地制宜,遵循當地環境的特點,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靈活掌握營林工作的力度,同時允許林農使用一部分退耕還林的土地,減少經濟作物的種植數量,滿足自身的生活需求。同時也可以允許林農在森林中進行草地的養殖,通過其他的種植方式可以促進營林人員的經濟效益增加。部分林業地區為了加快林業發展的速度,種植樹木的種類十分的單一,一旦林區發生病蟲害,非常容易導致整個林區小時。面對這一環境,必須要對具體的情況有清楚的了解,靈活改變營林工作的方式,根據地區的差異性選擇不同的物種,增加物種的多樣性,滿足營林工作的需求,同時也減少風沙等自然災害對環境的影響,更好的發揮營林工作的作用。
3.2 增強宣傳,提高營林工作人員的管理意識
營林工作是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的,除了政府或者營林單位自身,還包括民眾與營林工作人員。營林工作人員是直接接觸營林的人,其保護意識對森林的管理至關重要,是不可替代的。從目前我國營林工作的具體情況來看,很多營林工作人員對森林保護意識認識不足,尤其是邊遠地區的民眾與工作人員,為了追求經濟效益,對森林大肆砍伐,保護意識嚴重不足,森林更新速度不及時,種植難度較大,供求關系不平衡,無法實現森林的可持續發展。面對這樣的形勢,政府、林業管理單位、營林工作人員必須要加大宣傳的力度,通過培訓、講座、宣傳單發放、廣播等方式讓民眾了解到森林保護的重要性,同時要著重強調破壞森林的負面影響,讓民眾認識到保護森林的重要性。通過合理的宣傳在社會上營造出良好的保護森林氛圍,增強群眾對保護森林的意識,唯有如此,才能在社會上形成主動保護森林的氛圍,實現我國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推進我國林業事業的發展。
3.3 加大種苗基地建設的力度
3.3.1 種苗是保證森林資源充足的基礎
在種苗基地的建設工作中必須要盡量選用優良的樹種,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良種培育水平遠遠落后,差距較大,從長遠的發展來看,必須要增強對種子園建設的重視,不僅要擴大規模,更要重視其質量的建設。
3.3.2 改善當前母樹林的結構
目前,我國的母樹林結構合理性較差,為了提高質量,可以適當的增加母樹林的比重,同時結合環境與市場的具體情況,改善現有結構,加強撫育,使其作用得到合理的利用。
3.4 建立并完善現有的生態補償機制
政府是林業工作開展的保障,營林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政府的管理機制,生態補償機制應運而生,是以政府為主體,各個單位共同參與,在政府的調控下多方支持的機制。該機制的建立可以使工作得以更加順利的進行,同時完善了生態建設融資機制,實現了生態與環保發展的雙重目標。
3.5 提高管理的現代化水平,減少成本
我國在植樹造林過程中會保存樹木,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保存的樹木越來越多,科技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信息技術水平的提高,大大提升了營林生產的工作水平,造林的成活率與保存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在條件允許的范圍內可以適當的減少保存的樹木,減少浪費,同時也減少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同時也減少成本的投入,節約造林成本,進而促進效益的提高。在管理過程中運用現代化的方式提升管理水平,轉變管理理念,實現多種樹木共同生長的目標。
3.6 堅持遵循市場主導的原則
市場是樹木消費的主要方向,因此,不論是育種還是種植都需要以市場需求為主導,尤其是集約及經營生產工作,必須要提前考察市場,然后根據市場需求選擇合適的樹種,增加樹種的成活率與利用率,更好地滿足市場的需求,也促進我國營林工作水平的提高。
3.7 提高營林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營林工作人員是營林工作的核心,人的素質直接決定工作質量,對此,不論是政府部門還是工作人員自身都必須要注重提高素質,滿足不斷更新換代的要求,滿足市場發展的需求,更好的為林業的發展做貢獻。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看到,我國的營林工作當前尚處于發展探索階段,難免會存在問題,政府、營林部門及營林人員都必須要引起重視,采取有效措施,因地制宜,從多個角度進行探索,不斷地改善營林工作水平,加強宣傳,提高營林工作人員的環保意識,更好的發揮林木在環保工作與生態平衡中的作用,促進我國營林工作水平的提高,推進我國林業現代化的發展,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淑波.建設現代林業的重要性及措施[J].吉林農業,2014(17).
[2]孫成龍.論現代林業的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10).
[3]楊愛風,趙桂茹.淺談阜新市現代林業發展之路[J].防護林科技,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