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桂
隨著籃球比賽節奏的不斷加快,運動員的速度已成為推動籃球運動發展必不可少的因素,只有具備較快的速度,才能在不停地移動中創造最佳的進攻時機和最有效的防守狀態。因此,在平時的教學和訓練中,筆者結合籃球對學生進行速度方面的練習,取得較好的效果。
一、人球競速
游戲目的:發展學生直道加速奔跑的能力。
游戲方法:學生2人1組,每組一個球,無球學生站在起跑線后,持球學生在其側后方1.5m處。聽到教師口令后,持球學生將手中籃球向地面拋滾出,同時,無球學生也迅速跑出,與籃球競速(見圖1),在15m內,先過終點線者為勝。競速者獲勝則與持球人角色互換,反之則繼續充當競速者;若拋滾出的球干擾了競速者,則判持球者失敗,兩人角色互換。
游戲規則:1.不允許搶跑或提前拋滾球;2.拋出的球必須沿地面滾動,否則視為犯規;3.組與組之間保持有2m左右的間隔。
游戲建議:1.組內兩人的間隔和競速距離,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增大或減少;2.為了進一步增加練習的趣味性和競爭性,可1人拋球,多人同時競速。
游戲變化:學生2人一組,每組一個球,持球學生站在起跑線后,無球學生在其側后方1.5m處。聽到教師口令后,持球學生采用正面雙手頭上擲實心球的方法,將籃球向前上方擲出,同時,無球學生迅速跑出,以最快的速度將球撿回。
二、圓形競速
游戲目的:發展學生彎道加速跑的能力。
游戲方法:學生20~25人面向圓心圍成一個圈,左右間隔1m,每人1球進行原地運球,另安排一名無球學生充當“主導者”站在圈外。游戲開始后,“主導者”沿圈外慢跑,他可以拍任何一名圍圈學生的后背或肩部,然后迅速沿圈外順(逆)時針方向跑動,被拍者立即放下球去追趕(見圖2),在“主導者”到達被拍者位置之前,追上“主導者”則獲勝,反之判為失敗,角色互換。
游戲規則:1.被拍者的球必須向圈內放;2.圍圈者不得干擾競速者;3.跑動范圍應在圈外2m范圍內。
練習建議:1.在學生對游戲較熟悉的情況下,可以增加“主導者”人數,但競速方向必須保持一致;2.在運球基礎較好的班級,可規定“主導者”和被拍者進行運球競速。
三、斗轉星移
游戲目的:發展學生速度素質,提高身體的靈活性。
游戲準備:在平整的場地上畫兩個半徑為2m和10m的同心圓,內圓的圓周線上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分別放上一個籃球。
游戲方法:學生分成6~8人為一組站在內圓中。聽到教師口令后,每組第一名學生快速將內圓上的籃球移至外圓上的相應位置(見圖3),當移完內圓上所有籃球后與第二名學生擊掌,第二名學生出發,再將外圓上的籃球移至內圓上,第三人重復第一名學生的練習。依次循環,直至所有人練習一次,用時少的組獲勝。
游戲規則:1.不允許提前跑;2.放球過程中,球如果滾出規定區域,則必須返回放好球后才能繼續練習。
游戲建議:1.增加放球的個數,加長跑動距離;2.加大外圓的半徑;3.可錯位放球,改變跑動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