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清宇 (海南大學藝術學院 570100)
莫迪里亞尼
——從壓抑到解脫
許清宇 (海南大學藝術學院 570100)
從二十世紀初到一戰結束,這段時間是歐洲社會思潮活躍的階段,尤其于文學藝術上。各種流派,各種主義,爭相奪艷,前仆后繼。莫迪里亞尼即是這個時期表現主義的代表畫家之一。從他的畫里我們能感受到一種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大多藝術家的一種從壓抑和到解脫的狀態。
莫迪利亞尼;憂傷;壓抑;迷茫
西方美術的發展經過文藝復興時期對于古希臘和古羅馬文藝作品的探索,并展現出對人文的關懷,使得歐洲(西方)的美術發展具有了一個明確清晰的方向。 在文藝復興時期里,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共同構建了西方美術史上的最高標準——對于古典、寫實的藝術的審美。從而形成了西方美術史上三座難以逾越的高峰。后世的畫家基本上都是在這三個被譽為文藝復興時期“藝術三杰”的大師所開辟的方向之下探索藝術作品中的美。可以說西方的美術自達芬奇開始就已經規定了統一的方向,經過近四百年的發展,到了19世紀80年代,傳統的繪畫技巧已經幾乎達到無可超越的地步。
歷史總是不斷地向前推進,無論它是進步或是落后的。歐洲在19世紀,因為工業革命的興起,過往數千年之變猶不如現在瞬息之間所發生的變化,真可謂翻天覆地。人們的生活受到極大的影響,傳統的觀念亦在逐漸的動搖和改變著。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產生了印象派這樣一個徹底反對傳統繪畫章法的流派。起因即是因為這個流派里的成員對學院傳統教學的不滿,他們不約而同的聚在一起,以自己開辦畫展的方式來向代表著官方審美標準的沙龍說No。
莫迪里亞尼(1884-1920年)出生的時間正是印象派在法國興起之后并風靡整個歐洲的時期。在西方的藝術界以及上層社會交際圈子里已經普遍接受并追求印象主義這種風格。并且受到印象主義的影響,許多藝術家開創了更多的藝術風格,其中較有影響力的是馬蒂斯的野獸主義、畢加索的立體主義、蒙克的表現主義等。莫迪里亞尼這個意大利籍的猶太人正是于1906年來到當時的西方藝術中心巴黎,居住在蒙馬特街。這里匯聚了歐洲各國不同階層和不同風格的畫家??芍^三教九流之地。莫迪里亞尼正是在這樣一種氛圍的熏陶之下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觀念。
然而,莫迪里亞尼正如歐洲社會在工業革命后所表現出來的焦躁、迷茫、混亂與墮落,每日以酒精麻痹自己,流連往返于酒吧,咖啡廳以及妓女之間,并吸食大麻來緩和自己過于繃緊的精神。莫迪里亞尼這種生活狀態即是當時聚集在巴黎的大多藝術家的寫照。而他卻是最為典型的一個。
我們從莫迪里亞尼的畫作里可以看出他對于當時社會狀況的不滿。
莫迪利亞尼的畫總是能讓人一眼就能認出來的。因為他所畫的與傳統的形象有很大的差別,尤其女人。他筆下的女人都是長長的脖子,并且歪于一邊,有點像中世紀時哥特式畫家所描繪的圣母形象。但因為他對線條的運用堪比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薩畫派的大師波提切利,看起來沒有一點呆板,非常優美,很好的表現了女性柔美的一面。他畫的女人還有一個很顯著的特點,就是眼神都很憂傷,這種憂傷并非是對于局部的細膩刻畫,相反是極其簡單的線條勾勒而成??鋸埣氶L的眼睛,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讓人看著會不自覺涌起一股淡淡的憂傷之情。不知不覺間勾起內心的一種情愫!這既如中國清初時惲南田所云“筆墨本無情,不可使運筆墨者無情,作畫在攝情,不可使鑒賞者不生情。”1
莫迪里亞尼的畫受到非洲藝術的影響很大,尤其非洲的雕塑藝術。他對于非洲雕塑里的簡單,粗獷的風格非常的喜歡,將這些因素汲取到自己的畫面里。所以莫迪里亞尼的畫面顏色總是大塊和明快的,線條簡潔大方,流暢優美。這些特征在他畫的許多幅《珍妮》里非常的明顯。珍妮原是小莫迪里亞尼十九歲的一個女大學生,她為莫迪里亞尼的才華所傾倒,不顧家庭的反對,甘愿放棄所有,選擇嫁給他。默默地站在他身后支持他并能理解和包容他泥醉街頭,躁動不安的行為??梢哉f,珍妮是莫迪里亞尼在藝術創作上最好的催化劑,這能將他從酒精與大嘛里所揮發的激情一下子轉化成柔和,平靜的畫面,只是有著些傷感……。我們無法完全,深刻的體會莫迪里亞尼的內心。為什么他筆下的女人總是那樣的優美卻又那樣的感傷。畢竟我們不是莫迪里亞尼本人,我們也不是珍妮。也許,只有在酒精和大麻,在珍妮的柔情和對藝術執著的熱情里,所有的這一切融合在一起,發酵后留在畫布上的即是那淡淡的憂傷。
至于現在,莫迪里亞尼的那張《側臥的女裸體》拍下了十億之多的天價,我倒覺得沒有必要太過于描述。這并非說這不重要。但別忘了,在莫迪里亞尼生前就對于他的畫作賣給一些不懂藝術的資本家而不屑。他甚至于常常拒絕這樣的交易,以至于生活才那么的潦倒。若不是,他大可像畢加索一樣,名滿天下,身價不菲。我們并不是說花高價買畫的富商不懂藝術或庸俗。只是莫迪里亞尼的性格決定了他的生活,但更重要的是他希望這樣,他甘愿于這種生活。如果不泥醉街頭,不抽著大麻來麻痹神經;不灑脫地跳在酒吧的桌子上唱著意大利民歌;不夜不歸宿,但又對珍妮用情專一。沒有這一切,就不是莫迪里亞尼了。所以單純的金錢并不能決定莫迪里亞尼畫的地位。
莫迪里亞尼的畫是一種符號,是一種精神的象征。我們能從他的畫里看到在那個時期之下,歐洲的社會生活和藝術家的潛在意識——壓抑,困惑,迷茫,但又執著向上。外表沉淪而內心向上,身體墮落而精神超脫。這是對莫迪利亞尼的總結,亦是從二十世紀初到一戰結束的那個時期大部分歐洲藝術家的縮影。
附圖:

注釋:
1.清,惲壽平著.南田畫跋[M].浙江: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25頁.
[1]美.薩拉?柯耐爾著,歐陽英、樊小明譯.西方美術風格演變史[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8.
[2]英.休?昂納,約翰?弗萊明著,毛君炎,李維琨,李建群,羅世平譯,吳達志校.世界美術史[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1989.
[3]美.菲利普?李?拉爾夫,羅伯特?E勒納,斯坦迪什?米查姆,愛德華?伯恩斯著,趙豐等譯.世界文明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4]傅雷.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社,2010.
[5]約翰?雷華德著,平野譯.印象畫派史[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3.
[6]德.蘇珊娜?帕弛著,劉麗榮譯,黃鳳祝校.二十世紀西方藝術史[M]上卷.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7]德.烏爾里希?萊瑟爾,諾伯特?沃爾夫著,楊勁譯.二十世紀西方藝術史[M]下卷.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8]清,惲壽平著.南田畫跋[M].浙江: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
許清宇,海南大學藝術學院15級美術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