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湘西保靖縣紅網-百姓呼聲欄目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張 欣 李洪雄 (吉首大學 416000)
新媒體與和諧民族關系建設研究
——以湘西保靖縣紅網-百姓呼聲欄目為例
張 欣 李洪雄 (吉首大學 416000)
當前,新媒體以其靈活性、高時效性、廣覆蓋面、強互動性等優勢成為了人們獲得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但是,在公民政治參與中,很多地方政府卻并沒有重視新媒體所發揮的作用,對于群眾利用新媒體提出的訴求采取沉默的態度,長此以往,不利于政府的輿論將會出現聚集傾向,甚至引發群眾暴動。本文利用統計分析法對湘西保靖縣紅網-百姓呼聲欄進行了分析,找出政府和民眾在政治參與中存在的問題,逐條分析提出具體對策,希望能在促進和諧民族關系中發揮一定作用。
新媒體;和諧民族關系建設
保靖縣,隸屬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口29.24萬,其中少數民族人口23.56萬人,少數民族以土家族、苗族為主。湘西保靖縣紅網-百姓呼聲欄目屬于新媒體數字網站,每日更新,具有時效性、互動性、廣泛性。采用百姓發聲——媒體傳聲——政府回聲的輿論監督模式。湘西保靖縣紅網-百姓呼聲欄目是專門為保靖縣老百姓提供發聲渠道、建言獻策的一個平臺,設有投訴舉報、咨詢求助、建言獻策、呼聲回音、律師點評等欄目,平均點擊量3000以上。在此網站中,百姓的百態生活躍然紙上,同時,從“百姓呼聲”中,我們可以非常直接、全面地了解到當地和諧社會建設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提出對策。
(一)新媒體
新媒體(NewMedia)是相對于傳統媒體的概念,新媒體并不單純指向傳播技術和媒介形式本身,而是同時指向“用來交流或傳達信息的制品或設備1。總的來說,新媒體是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移動技術、通過互聯網、移動通信網、有線網絡等多種渠道,以及電子計算機、手機、數字電視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的互動式數字化復合媒體2。湘西保靖縣紅網-百姓呼聲欄目屬于新媒體范疇,是深受廣大基層老百姓歡迎的新媒體欄目。
(二)和諧民族關系
和諧民族關系是各民族的民族權利分配公平合理,民族享有公允、同等發展機遇、發展條件3的民族關系狀態。和諧的民族關系應當建立在充分尊重各民族人民民主權利的基礎上,以實現各民族、民族內部、百姓與政府之間相互信任、相互依存、相互幫助為標志。通過統計和分析湘西保靖縣紅網-百姓呼聲欄目發帖情況可以從一個側面了解保靖縣和諧民族關系建設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以此為研究對象提出相應對策,有利于進一步推進和諧民族關系建設的步伐。
課題小組對保靖縣2015年10月到2016年9月湘西保靖縣紅網-百姓呼聲欄目的發帖量、點擊量、跟帖量、回復量及點擊量超過三萬的帖子進行了數據統計,制做了5個表格并對每個表格進行了分析。

% 5.5 6.7 3.1 1.2 13.516.06.717.86.7 3.1 1.8 9.2 2.5 1.2 1.8 1.8 1.2 100 ?
(一)負面帖子多,正面帖子少
由上表可看出,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湘西保靖縣紅網-百姓呼聲欄目共發帖163條,涉及消費維權、環保環境、勞動保障、醫療醫患、土地房產、政府作為、基礎設施、違法亂紀、道路交通、綜治司法、農林牧漁、扶貧服務、組織人事、建言獻策、教育考試、表揚、通報17個方面,正面的帖子僅有3條,占1.8%,負面的有160條,占98.2%,民意反映中,負面帖子多,正面帖子少;違法亂紀、土地房產以及政府作為問題成為市民投訴焦點。

表2:網民點擊量分類匯總表
(二)違法亂紀、土地房產、政府作為問題是網民關注的重點
由上表可以看出,2015年10月到2016年9月,湘西保靖縣紅網-百姓呼聲欄目163條帖子的總點擊量為950807,排在前三名的依次是違法亂紀,土地房產以及政府作為問題,點擊量分別為182675、131820、126306,分別占總點擊量的19.2%、13.9%、13.3%。可見,違法亂紀、土地房產、政府作為問題是網民關注的重點,政府作為問題主要是貪污腐敗問題,濫用職權問題。保靖縣市民希望通過湘西保靖紅網-百姓呼聲這個新媒體平臺為自己發聲,維護自己的權益以及進行政民互動。

表3:網民跟帖分類匯總表
(三)民生問題具有普遍性
從網民跟帖看,政府作為、違法亂紀、醫療醫患這類跟生活密切相關的帖子占前三位,跟帖量數量分別是129條、93條、69條,分別占全年發帖量比例的22.4%、16.2%、12.0%;其次是扶貧服務、土地房產、勞動保障,發帖數量也超過了30條,分別占全年發帖量比例的10.8%、7.5%、5.6%;再次就是道路交通、組織人事,發帖數量都是25條,占比為4.3%;其他各類發帖量大部分都10余條,最少的為通告、建言獻策,帖子數量通告為0條,建言獻策為3條。由此可以看出,政府作為、違法亂紀、醫療醫患這類問題百姓跟帖頻繁,民生問題存在具有普遍性,影響到了百姓的正常生活。

表4:網民回函分類匯總表
(四)政府職能部門主動作為意識不強
從表4數據看,在163個帖子中,涉及政府作為問題需要回函的有26條,得到政府部門回復的僅有5條,僅占19%;涉及相關部門的發帖有137個,正式回函的只有36個,占26%。帖子中有很多言辭激烈、跟帖量大,涉及醫患、土地多重矛盾,這些矛盾互相關聯,形成了不利的輿論,但相關部門仍在沉默,置百姓聲音于不顧,這說明政府職能部門主動作為意識不強,關注民生問題意識不夠。

表5:網民點擊量3萬以上匯總表
(五)相關部門不重視利用和引導輿論
從表5的數據看,點擊量3萬以上的帖子有六條,涉及建言獻策、土地房產、基礎設施、道路交通、綜治司法、違法亂紀六個方面,且多是負面的,如此高的點擊量政府回復卻只有兩條。這種現象充分反映出政府沒有重視新媒體在反映百姓訴求中的作用,不懂得利用和引導輿論。且從表中可以看出點擊量大的帖子多是負面的,如果政府不能及時引導勢必會形成對政府不利的輿論,影響到政府的形象,不利于和諧民族關系建設。
新媒體與公民政治參與是一個不可分離的話題。在新媒體不斷發展的今天,新媒體以其在傳播方面特有的活力證明了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的發展離不開新媒體因素。網民利用數字網站這個新媒體發帖反映訴求、愿望和期盼。這些發帖不排除其中摻雜著部分人的不合理要求,但總的來說它反映了民意的訴求。從和諧社會建設角度來看,應當引起政府各部門的高度重視,如果政府各部門忽視民眾的呼聲就會激發矛盾,最終影響和諧社會建設目標的實現。通過對“湘西保靖縣紅網-百姓呼聲”欄目一年來發帖情況的統計和分析,就民族地區如何利用好新媒體構建和諧民族關系,調研組提出以下建議。
(一)要高度重視新媒體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截止2016年6月,我國網民數量規模達7.10億,互聯網普及率達51.7%,手機網民規模達6.56億。新媒體,以其傳播速度快、影響范圍廣、群眾喜愛的特點,影響越來越大。手機和數字網絡代表的新媒體已經成為人們關注信息的主要渠道,成為了社會信息的集散地和社會輿論的放大器。新媒體是一柄“雙刃劍”,具有傳統媒體所不具備的影響力和滲透力。如何做到“為我所用”,主動占領新媒體這塊新陣地,不讓負面輿情發酵,這是各級黨政部門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從“湘西保靖縣紅網-百姓呼聲”發帖情況看,保靖縣對新媒體中的“百姓呼聲”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如果這種現象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改變,和諧社會的構建永遠只是一句空話。
(二)地方黨政部門要著力提高運用新媒體的能力
新媒體已經成為當下人們日常生活的一種重要交流工具,無論我們認可與否。在這種背景下,地方黨政部門及工作人員應當積極主動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主動學習微信、微博、QQ、數字網站等媒體的運營和管理;發揮新媒體的優勢,引導民眾,為民眾答疑解惑;在與民眾的溝通中,建立和完善新聞發言人制度和新聞發布會制度,掌握輿情話語權4,避免信息的誤傳誤導;并利用網絡或者其他新媒體平臺及時發布政務信息,保障民眾知情權。
(三)地方黨政部門要著力加強新媒體的輿情監控
網絡輿情管理部門要加強對老百姓發帖的跟蹤,及時將相關輿情反饋給相關職能部門,并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做好輿情應對工作。
老百姓利用百姓呼聲這個平臺發帖,就是希望所反映問題能得到相關部門的關注乃至解決,即使不能解決也希望能有正面回復,如果政府部門一味沉默,置百姓聲音于不顧,百姓的怨氣就會越積越多,引起百姓和政府部門的矛盾,進而引起社會矛盾,影響和諧民族關系建設。
所以政府要和老百姓進行正面的交流溝通,做到網絡輿情件件有回聲,通過正面回復,化解矛盾,解決問題。
(四)地方黨政部門要著力關注解決民生問題
民生問題無小事,網絡輿情同樣無小事,而在新媒體時代,兩者又經常緊密結合在一起,老百姓常常利用新媒體反映民生問題。地方黨政部門要主動作為,時時關注百姓呼聲,關注百姓的發帖,及時給予正面回答,關注民生問題,解決民之所難。應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強化行政監督和問責制度,利用新媒體平臺做到政務公開,保證公平公正。注重保障各民族合法權益,推動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引導進入城市的少數民族群眾自覺遵守國家法律和城市管理規定5。
(五)地方黨政部門要著力利用新媒體引導百姓輿論
和諧社會以及和諧民族關系的構建,需要廣大民眾的積極參與。新媒體是地方黨政部門發布政策,宣講措施,提出要求的快捷且十分重要的平臺。面對普通百姓,地方黨政部門要著力轉變觀念和工作方式,主動利用新媒體,及時收集輿情資訊,把握輿情動態,尤其是那些短時間內點擊量大的發帖要給予特別重視,避免形成危害民族團結、影響和諧社會建設的負面輿情無限發酵,不能讓負面輿情占領這塊陣地。要調動廣大百姓自覺地、理性地利用新媒體,共同構建和諧社會,構建新型的和諧民族關系。
(六)百姓要提高利用新媒體能力,不做虛假有害言論的傳播者
新媒體時代,百姓首先要具備一定的法律知識,懂法守法用法,善于利用新媒體渠道維護自身權益;但是要注意自身言論的真實性與準確性,不誹謗他人,不傳播虛假言論;提高對信息的識別力,不盲目跟風制造輿論;同時要注意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不傳播有損民族團結的言論;若發現有人故意制造有害輿論,應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應。
注釋:
1.韋路,丁方舟.論新媒體時代的傳播研究轉型[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43(4):95-103.
2.陶華, 朱強, 宋敏紅,等.科技期刊新媒體傳播現狀及發展戰略[J].編輯學報,2014,26(6):589-592
3.金炳鎬.和諧民族關系與和諧社會的構建[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7(193):1-5
4.莫順斌.永州市網絡輿情調查與思考——基于湖南紅網2011 年《百姓呼聲》欄目永州板塊的統計分析[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4,35(10):113-116.
5.王平,嚴學勤.論民族互嵌與和諧民族關系的構建——以新疆塔城市的實證研究為例[J]. 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6(5):57-62.
2016年吉首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新媒體與和諧民族關系建設研究;項目編號:16SKX001)
張欣(1995- ),女,內蒙古赤峰市人,吉首大學2014級本科在讀學生,漢語言文學專業,大學期間主要從事新媒體研究。
李洪雄(1976- ),男,湖南新化人,吉首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武陵山區高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和馬克思主義學院副研究員,主要從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