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杰
摘要:2012-2016年是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的黃金時間,期間軌道交通增加了13個城市的運營,共63條線路,1867公里的運營里程。統計近五年來軌道交通的發展狀況,對比分析各運營參數的變化,如城市個數、線路條數、里程以及各軌道交通制式比重、年累計客流量等變化;并分析未來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趨勢。
Abstract: 2012-2016 is the golden time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rail transit in China, there are 13 cities which added the operations of rail transit, a total of 63 lines, 1867 kilometers of the operating range.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rail transit in the past five years, it compares and analyzes changes of the operating parameters, such as city number, line number, mileage and proportion of the type of rail transit system, accumulative changes in year traffic flow. At las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ity rail traffic in future.
關鍵詞: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統計分析;趨勢
Key words: urban rail transit;operation;statistical analysis;development tendency
中圖分類號:U23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20-0009-03
0 引言
自我國第一條地鐵于1969年在北京建成通車之后,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大概可以分為四個過程:①1969~2000年,處于相對停滯階段,三十年間共計4個城市、累計擁有7條運營線路,總運營里程146公里,年均增長僅4公里;②“十五”(2001年-2005年)期間,建設投運城市軌道交通399公里,平均每年新增80公里,2005年底累計運營里程545公里;③“十一五”(2006年-2010年)期間,建設投運城市軌道交通885公里,平均每年新增177公里,2010年底累計運營里程1430公里;④“十二五”(2011-2015年)期間,建設投運城市軌道交通1905公里,平均每年新增381公里,2015年底累計運營里程3618公里。進入“十二五”之后,城市軌道交通迎來了高速發展時期[1]。
本文主要是對比分析近五年來的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狀況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1 2011-2016年軌道交通運營線路統計
1.1 統計概括
截止2016年12月31日,中國內地的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州、深圳、武漢、南京、沈陽、長春、大連、成都、西安、哈爾濱、蘇州、鄭州、昆明、杭州、佛山、長沙、寧波、無錫、南昌、蘭州、青島、淮安、福州、東莞、南寧以及合肥等30個城市擁有共133條運營線路,共4153km的運營線路長度,年累計客流量達161億人次。具體各年的指標見表1[2]。
從表1中可以看出,從2012-2016年,實現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的城市越來越多,開通的線路條數也越來越多,相應的運營線路長度也越來越長,乘坐軌道交通人數越來越多。五年間,城市軌道交通上述指標基本都完成了翻倍。具體分析如下。
1.2 2012-2016年各城市運營線路增長及排序
如圖1所示,從2012年至2016年,新開通城市軌道交通的城市有13個,運營線路條數共增加63條;其中,北京在2016年以20條運營線路名列第1,以下依次為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
1.3 2012-2016年各城市運營里程增長及排序
如圖2所示,2012-2016年間,上海和北京的線路增長最大;到2016年底為止,上海的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到683km,排名第一,以下依次為北京、深圳、廣州等城市。運營里程排列結果與線路條數排序順序相似,部分城市稍有不同,主要是因為不同城市的平均線路長度不同。
1.4 2012-2016年客流增長
如圖3所示,近幾年以來,城市軌道交通的客流一直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速度。一方面的原因是運營軌道交通的城市越來越多,運營里程越來越長;另一方面的原因是選擇乘坐軌道交通的乘客越來越多,隨著軌道交通網絡的形成,乘客就可以更方便、更省時的到達目的地。
1.5 不同軌道交通制式分析
中可以看出,不同年份中不同軌道交通制式的占比相差不大,故下面從不同軌道交通制式占比的平均值進行分析。從圖4中可以看出,不同軌道交通制式的占比大小分別是地鐵、市域鐵路、輕軌、現代有軌電車、單軌和磁浮交通,地鐵一直是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的核心。
2 運營線路統計結果分析
2.1 發展規模與經濟規模緊密相關
運營線路條數和里程均排在前五名的城市為北京、上海、深圳、廣州以及南京,均屬于國內較發達城市,其規模遠高于其他城市,反映了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與城市經濟實力的匹配關系。
2.2 各城市軌道交通發展不均衡
從圖1和圖2中可以看出,不同城市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這4個城市集中了一半左右的運營線路條數(41%)和里程(53%)。當然,隨著城市軌道交通發展,這種差異性會逐年減小。
2.3 運營地區分布不均衡
如圖5和圖6所示,2012年,我國運營軌道交通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我國東部發到地區,西部和中部地區較少;至2016年為止,雖東部地區度軌道交通的發展仍處于高速發展階段,但中部地區城市也有相應的成就。但西部地區發展還較為緩慢,地區分布上仍存在著較大的不均衡性。
3 未來發展趨勢預計
3.1 結構網絡化
“十三五”期間,隨著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建成規模更大、結構更合理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天津、重慶、成都、南京等城市軌道交通基本成網;其他城市也都制定了各自的網絡發展規劃[3-4]。
3.2 系統制式多元化
“十三五”期間,大型城市將加大向郊區、衛星城乃至周邊城市延伸的力度,市域鐵路將迎來發展機遇;我國將進入地鐵、市域鐵路、有軌電車為主,其他制式相輔相成的多制式協調發展新格局[5]。
4 結語
2016年全國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總規模達到4153km,新增運營線路534km,均創歷史新高,為保證乘客安全、快捷、舒適出行,實現行業良性發展,應提高運營管理水平。面對網絡化發展的趨勢,應積極適應網絡發展。
參考文獻:
[1]魯放,韓寶明.2011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統計與分析[J].都市快軌交通,2012,25(1):1-4.
[2]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2017-3-30).http://www.camet.org.cn/.
[3]歐陽潔,鐘振遠,羅競哲.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現狀與趨勢[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8(18):32.
[4]陳俊,趙獅.城市軌道交通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24).
[5]前瞻產業研究院.(2017-3-30).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50127-eb3dfc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