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來到海濱了,又親吻著海的蔚藍色。
這是北方的海岸,煙臺山迷人的夏天。我坐在花間的巖石上,貪婪地讀著滄海——展示在天與地之間的書籍,遠古與今天的啟示錄,我心中不朽的大自然的經典。
帶著千里奔波的饑渴,帶著漫長歲月久久的思慕的饑渴,我讀著浪花,讀著波光,讀者迷蒙的煙濤,讀著從天外滾滾而來的文字,發出雷一樣響聲的白色的標點。我敞開胸襟,呼吸著海香很濃的風,開始領略書本里洶涌的內容,澎湃的情思,偉大而深邃的哲理。
打開海藍色的封面,我進入了書中的境界。隱約地,我聽到太陽清脆的鈴聲,海底朦朧的音樂。樂聲中,我眼前出現了神奇的海景,我看到了安徒生童話里天鵝潔白的舞姿;看到羅馬大將安東尼和埃及女王克莉奧特佩拉在海戰中愛與恨交融的戲劇;看到靈魂復蘇的精衛鳥化作大群的銀鷗在尋找當年投入海中的樹枝;看到徐悲鴻的馬群在這藍色的大草原上仰天長嘯;看到舒伯特的琴鍵像星星在浪尖上跳動……
就在此時此刻,我感到一種神奇的變動在我身上發生,一種無法言說的謎在我胸中躍動﹕一種曾經背叛過我自己但是非常美好的東西復歸了,而另一種我曾想擺脫而無法擺脫的東西消失了。我感到身上好像少了很多,又增加了很多,只是減少了些什么和增加了些什么,我說不出來。我只感到自己的世界在擴大,胸脯在奇異地延伸,一直延伸到無窮的遠方,延伸到海天的相接處,我覺得自己的心,同天,同海,同躲藏的星月連成一片。也就在這個時候,喜悅像涌上海面的潛流,突然滾過我的胸脯。生活多么美好啊!這大海涌載著的土地,這土地涌載著的生活,多么值得我愛戀啊!
(選自劉再復《讀滄海》,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靈犀一點
大海,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它豐富而博大,充滿生機和希望。多少人謳歌、贊美大海。然而《讀滄海》,卻獨辟蹊徑,巧妙地把大海比作一本書,通篇圍繞著一個“讀”字展開,層層向前推進,賦予了海博大的胸懷。清新、雋永的文字,構成了本文特有的意境和氣氛,閱后給人一種立體畫面之感,使人產生一種美好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