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霞++于梅信
2016年:(湖南郴州卷)“美在身邊”、(福建福州卷)“和諧之美,美在 ”(“誠信”“友善”“互助”三個詞語中選擇一個)。
2015年:(貴州畢節卷)“最美的 ”、(遼寧葫蘆島卷)“藏在角落里的美”。
2014年:(貴州安順卷)“分享是美麗的”為話題、(湖北江漢油田卷)“美麗的綻放”。
分析近三年的各地中考作文試題,不難發現,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來發現“美”、感受“美”、書寫“美”,進而形成對生活的感悟這一宗旨卻是相同的,這也正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中對作文的要求:初中生要“多角度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有自己的感受和認識,表達力求有創意”。欣賞美其實很簡單,如果你對內在世界的美麗漠不關心,那你無論如何也看不見外在世界的美麗。擯棄掉偏見和固執,一種前所未有的美就呈現在你眼前了。找到心中的美,生活中處處都能找到美。
在成長的過程中,許許多多美好的事物和許許多多美麗的瞬間,定會給我們留下深刻而又豐富的印象,引發我們美麗而又溫馨的聯想——大自然的美,令我們陶醉;感受至深的人性美,往往成為我們的動力,是我們成長的奠基石,砥礪著我們前行。
一、解題角度可以從對“美”的不同層次的理解入手。“美”的內涵——“美”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寫作時宜將其具體化,拓寬“美”的內涵,將自然美、人文美、社會美等落實到具體的景、人、事、理上,需要注意的是,寫“美”的事物,不宜只停留在景物的秀美上,這樣理解未免膚淺,應該升華到有美好心靈的人、富有哲理的事、給人啟發的理上,這樣才能顯出思考的深刻,體現中考作文對理性思辨的追求。有人說充滿勃勃生機的小草美麗,也有人說翩翩起舞的落葉美麗;有人說成就一番偉業是美麗的,也有人說平凡樸素也美麗無比;還有人說順風順水、一帆風順是美麗的景致,也有人說戰勝挫折與苦難后的英姿最美麗……因此作文主題雖然有所界定,但實際卻是“界而未界,定而未定”,提供給考生的自由發揮空間還是十分寬泛的。
如文題“美麗的綻放”,就寫作內容而言,可從以下幾方面著筆:(1)可以寫大自然綻放的美麗,感悟到大自然中所蘊含的美麗。如春天的希望、夏天的熱情、秋天的包容、冬天的孕育等。(2)可以寫品質上所綻放的美麗,如堅強、樂觀、寬容、善良、拼搏等。如霍金是美麗的,他的美麗綻放于不懈的追求與對生命的抗爭;叢飛是美麗的,他的美麗綻放于博大寬容的愛心。可先敘述后議論。(3)可以寫親情、寫友情、寫愛情,寫人性,表現這些美好的情愫綻放出的美麗。(4)可以寫奧運賽場上的運動健兒,寫他們的堅忍、拼搏、執著、頑強所綻放的美麗;寫那些形體并不美麗的殘疾人運動員靠不屈的性格綻放的美麗。
二、寫作切入點要小。具體來說,是提倡親自體驗。作文要有真情實感,必須結合自身經歷去抒發對“美”的真切感受。如“美在身邊”,就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人和事,體驗身邊的美;又如文題“藏在角落里的美”也有同樣的命題思考。作文就是以我手寫我心,心的感悟來源是生活,而親身經歷,則更會抒發真實情感。
福建語文學會名譽會長、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全國中語會常務理事王立根表示,文題“和諧之美,美在
”體現社會主義價值觀,“三選一是要求,不能選兩個,更不能選三個,目的是讓寫作的切入點小一些。”行文則要注意以大化小,以小見大。考生如果選擇寫記敘文,比如“和諧之美,美在互助”,可以審視自我體驗,回顧成長經歷,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亮點。考生需通過擇取一兩件自我和他人或身邊人之間真誠互助的事件細致描述,帶著真摯情感,突出“和諧之美,美在互助”這個中心,以小見大,彰顯主題。
三、關注生活,關注社會。在成長的過程中,許許多多美好的事件和許許多多美麗的瞬間,令我們深思,使我們警醒,這些人性美,也是成長路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人世間,一個小小的舉動、一個本能的善舉,有時有卻可以給人帶來一輩子的影響。
如文題“美在身邊”寫記敘文,可讓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有事可敘;寫議論文,則讓學生思考生活、思考人生。究竟美在哪里?要求考生思考、選擇、聯想,并根據生活體驗或閱讀體驗來展開。不過,考生在動筆前,一定要想想自己有哪些生活體驗或親身經歷,可以用來表現“身邊之美”,所有的構思、鮮活的事例都要圍繞這種立意來寫。
分析近三年關于“美”這一大主題的作文題,我們發現對“美”的內涵雖然有不同解讀,但“引導學生發現美”這一命題原則卻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