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考生
材料中兩個孩子臉上鮮明的唇印和掌印刺激著我的心,他們因為分數不同而得到不同的獎懲令我唏噓,98分的成績受掌摑尤其讓我印象深刻。我的態度是:不要過分苛求孩子們!
豐子愷曾言:“孩子的心,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林徽因也曾這樣形容自己的孩子:“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可見,“孩子”是一個多么讓人欣喜的名詞。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孩子們的處境也大不相同了。
在2012年,一部名為《虎媽貓爸》的電視劇好評如潮。劇中趙薇飾演的“虎媽”形象深入人心,在觀眾對她的演技大加贊賞的同時,劇中孩子的處境也讓我們陷入了沉思:無休無止的假期補習班,考試成績不如意便被母親呵斥……這一系列現象讓許多父母也大受震動:是不是我們對孩子的要求太高了些?
無獨有偶,近日一則關于“北大虎媽”的新聞報道也引發了廣大網友的關注:一位北大畢業的高材生母親給自己年僅8歲的兒子制定了一份滿滿當當的學習計劃,每天的學習時間加起來高達18小時!面對眾網友的不解和指責,這位母親的回應是:“我只想讓我的孩子變得更好。”
其實說到底,這還是歸根于父母對孩子們的愛。因為愛,父母給孩子報了各種興趣特長班;因為愛,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很高;因為愛,孩子的臉上出現了鮮明的唇印、掌印……這些,都是父母對孩子們的愛。
可是,當愛摻雜了太多世俗的標準,也會變成傷害孩子的利刃。我想問,親愛的爸爸媽媽們,你們有沒有注意到孩子的身體正一天天被沉重的書包壓垮?有沒有發現孩子的日記里日漸充斥著對生活的抱怨?有沒有看到孩子坐在補習室里,抬頭看著窗外的笑容越來越少?
我很欣賞臺灣漫畫家蔡志忠教育女兒的理念:無論你做什么,家里都會無條件支持你,前提是所有的后果你得自己承擔。這看似是一種放縱的愛,實則不然,它讓蔡志忠的女兒學會了理性分析和判斷,學會了勇敢地直面生活。蔡志忠是成功的,正如他自己所言:“我這一生最大的成就便是成就了我的女兒。”
我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像漫畫中第二個孩子那樣,獲得父母對自己的愛,取得一點兒進步也會被父母視作珍寶。我相信,這樣的父母是明智的,因為他們看到了孩子的進步;而這樣的孩子是幸福的,因為他們正被自己的父母肯定著。
讓我們少一點苛求,多一點寬容,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走進那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點評
在內容上,作文開頭申明自己的觀點:“不要過分苛求孩子們!”在具體論證中,考生既選用了新聞事例,又選用了影視例子;既有正例,又有反例……這些事實論據代表性強,體現了考生選例、用例的獨具匠心。
在結構上,作文開頭用豐子愷的名言“孩子的心,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結尾說“讓我們少一點苛求,多一點寬容,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走進那最接近天堂的地方”,照應開篇,結構嚴謹;而“少一點苛求,多一點寬容”對舉成文,十分工整。
【唐惠忠/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