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錦根++周淼葭++潘興揚
3月21日,“2017年四川滑翔傘定點聯賽(九龍站)”暨中國民用無人機駕駛航空訓練基地授牌儀式在四川省綿竹市九龍鎮舉行,來自成都、自貢、宜賓、內江、仁壽、漢源等地6個俱樂部和四川省內各地近百位滑翔傘運動員和愛好者參與了此次盛會。
九龍鎮副鎮長劉明說,此次賽事是四川省內的滑翔傘定點聯賽,賽事活動對于九龍鎮打造一個集滑翔傘、無人機、三角翼等為代表的低空運動、培訓和考核為一體的特色滑翔小鎮奠定了基礎。
6月6日,當代縣域經濟記者來到九龍這座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探尋其成為國家級美麗宜居小鎮、國家級生態鎮、四川省“十三五”現代農業型特色小城鎮的成功經驗。
滑翔,夢想起飛地
連綿起伏的蔥翠青山,朵朵白云飄蕩在藍色天幕下。更為搶眼的是,眾多色彩明麗鮮艷的滑翔傘。剛進入綿竹市九龍鎮,微微抬頭,零星的滑翔傘便映入眼簾,在這座半山半壩的小鎮區域內,尤為引人注目。
“這是天天都可以看到的,沒啥稀奇了。”九龍鎮旅游項目負責人龔主任笑著告訴記者,“有的游客剛開始坐上滑翔傘的時候都覺得有點害怕,但是等真的飛起來后卻喜歡得不得了,都不想下來了。”
據初步統計,每月來九龍鎮體驗滑翔傘的游客有近300人,不過來的更多的是一些玩滑翔傘的專業人士,每月可達上千人,有時候還會來一些運動員在這里進行訓練。
是什么原因讓這座原本默默無聞的九龍鎮走上了以滑翔為主要體驗的特色小鎮之路呢?
副鎮長劉明說,九龍鎮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區占三分之二,森林覆蓋率達68%,半山半壩的地形地貌尤其適合開展以滑翔為主的低空運動,地理條件和氣候條件優越,可以說是國內最佳滑翔運動場所。正是得益于這樣優越的先天自然條件,九龍有了更大的夢想,要將這里打造成中國滑翔第一鎮。除此以外,九龍還在建設無人機基地,今后打造集無人機制造、測試和娛樂的場所。
中國滑翔第一鎮,并非紙上談兵。劉明說目前已經有三個重點項目開始啟動,第一是滑翔傘運動基地的建設。改建、擴大跑馬嶺第一起飛平臺,新建跑馬嶺第二起飛平臺,另外配套指揮臺、無線電塔站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完善,新建滑翔標準降落場地及專用通道等等,僅這一項投入就是2億多元。
第二是國家滑翔傘人才培訓基地是建設。包括建設滑翔傘國家隊人才選拔培訓中心、少年滑翔傘培訓訓練學校等。九龍在3月21日舉行的“2017年四川滑翔傘定點聯賽(九龍站)”暨中國民用無人機駕駛航空訓練基地授牌儀式圓滿成功,這給小鎮帶來信心,而在記者一行抵達的當天,全國滑翔傘教練C級培訓開幕與考核正如火如荼的舉行。此外,九龍還與四川省航校緊密合作,以期能培訓出更多的優秀滑翔人才。
第三是航空運動科技園的建設。包括建設無人機系統應用研發中心、西南地區無人機培訓考試中心、三角翼、熱氣球、航模體驗中心等,更與日昌眾一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希望在無人機飛行培訓、航模展示等方面有所建樹。
旅游,體驗樂趣多
很顯然,九龍的旅游規劃有很大一部分就建立在滑翔這個主題之上。以往,說到鄉村旅游,許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桃花、梨花或者草莓、葡萄等時令水果采摘,各地籌辦的桃花節、梨花節更是不勝枚舉,或者就是農家樂打打麻將釣釣魚。然而,九龍鎮卻憑借自身獨特的地形地貌條件另辟蹊徑,走出一條不可復制的旅游體驗之路。
“很多地方的桃花節、油菜花節啊什么的,人們去看過就走了,而且受花期的影響,時間很短。而我們從滑翔著手,配套打造滑草、無人機、游樂園等場地,給游客們提供出一個比較新奇的體驗玩樂方式。說白了,鄉村旅游,有的地方重點是觀賞,有的地方重點是吃喝,而我們的重點是——怎么玩,把人們的興趣點挖掘出來,留得住人。”劉明介紹起來,思路非常清晰。
可以說,九龍鎮在各地大力發展“春賞花秋品果”的鄉村旅游情況下,以“體育+旅游”的新模式來力爭擺脫同質化,做出了差異、做出了特色。
旅游統計數據顯示,在今年的清明小長假期間,九龍鎮所在的綿竹市共接待游客9.72萬余人次,同比增長32.06%,實現旅游總收入6315萬元。僅九龍山—麓棠山旅游區就接待游客5.7萬余人次。其中,3月下旬舉行的2017四川滑翔傘定點聯賽(九龍站)功不可沒。
“滑翔傘等體育活動的開展,除了吸引參賽隊員外,還能更多地帶來某一方面的體育愛好者,實現人氣擴張。”劉明如是說。除了比賽參與者,再算上同行的工作人員和家人,觀看比賽的觀眾以及報道比賽的媒體,這樣的“吸粉”能力不容小覷,“對提高本地內涵,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實現當地群眾增收,也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更為重要的是,一場賽事可以帶動吃住行整個產業鏈的消費升級。站在“體育+旅游”的新風口,九龍鎮今后更多的就是要依托山水旅游資源,通過辦賽、參賽、觀賽的深度融合,吸引游客往來,打通體育活動與旅游產業之間的通道,激活旅游休眠期。以滑翔活動的發展現狀來看,今后極有可能會納入為亞運會的比賽項目,屆時,九龍這個即將成長起來的中國滑翔第一鎮將更加突出。
而根據德陽擬建的九龍滑翔小鎮規劃,今后這里將建設綿竹花鄉綿竹九龍山花宿項目,包括新建婚宴禮堂、農田景觀體驗區等;改造提升民宿、打造精品鄉村酒店;規劃建設航空運動科技園,推出三角翼、熱氣球、航模等航空運動項目;打造農業硅谷、蔬菜總動員項目,創建國家農業公園;恢復重建山地車訓練基地房屋,新建一體化綜合性自駕車營地;改造提升濕地溝生態親水公園、新建游客接待中心等基礎設施。
農業,帶著農民干
“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這是綿竹市九龍高效農業示范園里掛著的標語,樸實的字眼寄托著最為樸素的愿景——農民不知道怎么做,我們來做給他們看,給予技術指導,帶著大伙兒致富奔康。
綠色的葡萄已然成串,濃密的排列在一起,只待最后的成熟期就要被摘下運往市場上銷售;拳頭大小的水蜜桃被套在白色的紙袋里,賣相已經是秀色可餐……走進九龍鎮的高效農業示范園,入目的是成片的葡萄與水蜜桃,頭頂藍天處還有絢麗的滑翔傘周旋,這種感覺說不出的新奇。
九龍鎮跑馬嶺旅游有限公司的辦公室主任肖永會一直在為記者講述,示范園里光是葡萄就有11個品種,占地達60畝;梨子種植也有40畝,分早中晚期成熟;左右兩邊是已經下市的草莓……
“其實,這個示范園最主要就是一個帶頭示范的作用,最主要是通過展示給了我們農民的信心,我們也提供相關的農業技術培訓,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肖永會如是說道,“通過示范園,已經帶動輻射周邊農民種植水果5萬多畝。”
不僅如此,九龍高效農業示范園還承載著觀光體驗的任務,節假日和周末,往往很多游客在體驗完滑翔滑草后,會選擇來到這里找一找鄉村野趣,自己動手摘一摘當季的時令水果。周邊的農民也有很多人選擇到這里來務工,增加自己的收入。
示范園包括管理培訓區和科技示范區兩大板塊。“我們按照現代農業發展要求,對鄉鎮農技推廣人員、農村科技示范戶、專合組織負責人和廣大農戶開展全方位、多功能的實用技術培訓。”肖永會說,此外,還有發酵床養殖技術的示范,每天前來參觀的老百姓很多。
隨著九龍鎮鄉村旅游和農業觀光的迅速發展,在帶動農民增收、解決農村勞動力當地就業,優化農村產業結構,實現特色發展和產業支撐等方面起到了顯著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