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進
什么是責任?人生的年齡不同、閱歷不同則看法不同。而在筆者看來,責任是人生的基石、責任是人生的使命、責任是人生的意義;責任是眼睛一睜就啟動的履責程序;責任是一種永不言棄的態度、是身心疲憊仍然繼續的一種堅持。責任的承擔實際就是一種能力,能夠承擔什么樣的責任就具備什么樣的能力;責任是成功的前提,在責任的辭典里沒有絕對的失敗,只有相對的付出與成功;責任是人生放不下的牽掛、責任是人生最主要的部分,人生在履行責任中體現價值、獲得欣慰。
四川省聯社號召學習的“馬背上的農信人”巴交龍布,古藺農商銀行的敬業員工羅嬌、董武、王芳等等,以及4萬名四川農信勤奮敬業者,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或面臨艱苦的工作環境、或克服身體的病痛、或讓家人承擔更多的家庭瑣事……總是把農信工作當作自己崇高的事業。無論是巴交龍布30載助民脫困的事跡,還是古藺農商銀行羅嬌、董武、王芳等敬業員工為節約工作時間及怕麻煩群眾而采取的“干糧工作法”、運用“人眼刷臉”熟記農戶,以及“工作為命、以行為家、同事為親”的忘我精神。這些都源于一種責任:農信因農而生、農信與農共長、百姓需要服務、集體需要發展、組織需要穩健、事業需要永恒、生命彰顯價值。他們的崗位責任理念在于:差錯不在我這里發生、工作不在我這里延誤、客戶不因我而不滿、同事不因我而受損、集體不因我而蒙羞。就其共同特點無非都是“訥于言、敏于行”說得少做得多;行為上都是“吃苦耐勞加責任心”;情感上都是“以集體為家、心系客戶”的踐行者、四川農信文化的詮釋者。
可見,大凡有責任的人都是守規矩的人,他會知道上下之分、內外有別而行事有度;大凡有責任的人都是敬業的人,肯為集體發展窮盡方法,不會因懶散推諉找盡理由;大凡有責任的人都是心胸開闊的人,他會視集體為家、同事為親人、對親人負責;大凡有責任的人都是坦誠的人,他會讓你接受坦然,而不會有背后的陰冷;大凡有責任的人是一個有擔當進取的人,如龍舟上的舵手要有精準的掌控、鼓手要有鼓點的震撼、號手要有奮進的鏗鏘、槳手要有劃槳的合力劃一,方能勇往直前、直達共同的終點。
我們在履行責任中體現價值,在履職中付出與收獲、成長與立業,有了責任就有了意義,從而就有了動力。如果說責任是動力,而能力則是素質、是工具,動力可提升素質、錘煉工具。有了動力,才能體現能力、才能趨使你克服一切困難去完成你想完成的一切工作目標。如一輛車,無論標明參數性能如何卓越,如無動力則廢鐵一堆;一個人,無論你標榜自己能力幾何,如無動力則懶人一個。無動力的人,就是無責任的人。無責任的人,談何能力?
強調責任的重要,并不是貶低能力的作用。相反,我們在培養良好的責任意識基礎上應該勤于學習、勤于實踐,增強個人能力、團隊能力。如果一個人既有能力又有很強的責任心,那他定會做出優異的成績;如果一個人能力很強,但責任怠失,他肯定比不上一個能力一般卻非常敬業、勤奮的有責任的人。
責任與能力相比,責任遠先于能力!
(作者單位:四川古藺農商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