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芳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提出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這一新論斷。目前,不少區域經濟發展空間碰到天花板,產業結構性矛盾突出,依靠科技創新,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打造有競爭優勢和廣泛關聯的產業,是轉變增長方式、推動結構調整的關鍵。
1 科技創新是推進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
1.1 經濟轉型發展依靠科技創新
長期以來,安陽市形成了重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特別是鋼鐵、煤化工、冶金建材等占比大,對資源、資本、勞動力等要素需求大。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結構性矛盾凸顯。要改變這種結構,必須加快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
1.2 重返第一方陣依靠科技創新
目前,安陽經濟總量居全省第8位,工業增加值增速等多項指標居全省中下游。在區位、資源、政策等要素趨同的大背景下,要實現主要經濟指標進入全省前6名,必須通過創新創造優勢、加快發展。
1.3 企業壯大依靠科技創新
隨著環保約束的加劇,安陽的一些支柱企業,不得不停產,在2014年和2015年共關停企業356家,關停這部分企業,主要是因為產品沒市場、企業檔次低,科技水平不高,環保不達標,不能夠依靠科技來實現企業進步。誰能夠在技術、管理、工藝上創新,誰就能提升競爭力,就能在新一輪改革中占領市場、發展壯大,否則就會被市場被時代所淘汰。比如,安陽方塊鍋爐既節能又環保,同時又有非常過硬的后續服務措施,對出售的每臺鍋爐進行跟蹤服務,每個鍋爐的運轉情況,公司都能及時的進行了解,所以其市場前景也被看好。這樣的企業成功轉型的經驗就是在科技上投入大,經過與科技機構的合作,不斷研發新的產品,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撐,所以科技創新關系企業的生死存亡。
2 以科技創新推進區域經濟轉型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 創新意識不夠強,創新勁頭不足
安陽的一部分企業,尤其是傳統行業企業,因循守舊,不敢、不愿創新。光想著政府幫助,不想著自主創新。比如,個別企業防治大氣污染,不在提升生產工藝、技術改造上用勁,光想著偷產偷排降低成本,這樣的企業只能走向消亡。
2.2 創新能力提升慢,創新層次低
截至2015年底,安陽市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為1.03件(全省1.87件,新鄉1.92件,濮陽1.18件,焦作2.69件,鶴壁1.11件),僅排全省第10位;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15.7億元,僅占全市生產總值的0.94%,這比全省低了0.25個百分點。
2.3 區域創新環境亟需改善
目前安陽市創新的政策環境、生態環境和服務環境還存在明顯不足,還缺乏強有力的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知名的科技金融服務品牌、完善的科技創業孵化機制。清華大學發布的中國城市創新創業環境排行榜安陽在100名之外,周邊地市如邯鄲、新鄉、焦作、許昌等都在安陽前面,這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當前創新環境的發展水平還不夠好。
3 以科技創新推動區域經濟轉型發展的對策建議
3.1 營造科技創新的濃厚氛圍
首先,區域內決策層要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全國科技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會議指出,要實現中國夢,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增強創新自信,必須在各個領域加大科技創新的力度。市委、市政府不僅要傳達并深入學習中央精神,更要達成共識,區域內各縣區、各單位、各企業重視科技創新工作,關注、支持科技研究工作,及時研究科技創新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如何解決問題。其次,大力支持科技創新工作。安陽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提升區域創新能力的若干意見》和安陽市人民政府《關于建設中原雙創雙新科技示范園、打造科技成果轉化高地的意見》出臺,同時,政府拿出了大量的資金來支持科技創新工作,想方設法爭取上級的政策和資金。這些含金量高的文件和利好有力的政策,都奠定了企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進行轉型升級的決心。最后,要充分宣傳科技創新工作。對區域內科技工作獲得獎勵表彰的先進典型、企業堅持科技創新的典型、科技促進經濟發展的先進事跡和經驗等展開系列報道,圍繞科技型中小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申報、科技計劃項目申報等開展專題培訓,在區域內形成一個尊重人才、尊重知識、重視科技創新的氛圍,形成一個有利于科技創新工作的文化環境、法律環境、交互環境、金融環境,能夠使創新的思想受到鼓勵,能夠使創新的發揮得到尊重,能夠使創新的成果得到褒獎。
3.2 突出抓好產業創新
產業創新是指用某一項新技術形成一個新的產業,帶動一個產業,甚至對一個產業進行徹底改造。技術創新是產業創新的發動機。產業創新在許多情況下,是一個企業群體的創新集合,并不僅僅是一個企業的創新行為或者結果。現階段影響安陽產業發展最大的瓶頸就是產業落后、產業不優、主導產業不明晰、發展方向不明確。產業創新的途徑包括產業轉移、產業集群及產業融合,各縣區要明確一到兩個發展的主導產業,圍繞主導產業進行研究,成為主導產業的研究專家。尋求一條適合本轄區內的途徑去進行產業創新,要圍繞主導產業謀劃項目,加強與科技創新單位合作,提高產品的品牌價值,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只有主導產業明確了,產業創新途徑找對了,才能根本解決經濟轉型發展的瓶頸問題。
3.3 實施高層次科技人才引進工程
人才興則區域興,人才強則區域強。組織、人社、財政、科技部門負責,研究制定高層次人才認定辦法和評價標準。對高層次科技人才及其團隊,帶項目、帶成果、帶技術來創業創新和成果轉化的,建立綠色通道,創造一個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創新環境包括很多方面的內容,但主要因素包括公平、寬松、激勵機制、學術氛圍幾個方面,在一個良好環境中,人才能濃郁的專心于科研的學術氛圍,熱烈而平等的討論爭鳴,相互啟發和幫助,使科技人才迸發創新激情,自身價值得到充分發揮。
(作者單位:中共安陽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