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進行聲樂教育時,學校會利用樂器的次序界限分明和音域寬廣等等這些伴奏條件,使聲音和節奏有力地結合,在音律中展示內心的感受,最大限度地增強作品的表現能力以及渲染能力,展示出作品更深層次的內容。但是,當前,學校在聲樂教育上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技巧方面上的教育有著一些矛盾。本文研究了聲樂技巧在聲樂藝術上的地位和意義,指出通過改善和增強相關技術,推動聲樂教育地順利開展。
【關鍵詞】聲樂技巧; 聲樂藝術; 地位與作用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在人類成長和演變時,歌聲陪伴著人類的進步。伴隨著人類文明的進展,歌唱的方法也在發生變化,尤其是在形式和技能方面不斷完善,因而構成了聲樂藝術。聲樂教育和其他藝術,比如文學、作畫、建筑等,都是要充實人類的內心,使人類需求得到滿足,也是在掌握人類內心、生理等方面的需求后,所進行的使人類快樂的活動。
一、聲樂技巧的概念與特點
(一)在了解作品演唱風格的基礎上選擇適當的表現形式
聲樂最能吸引人的地方是能夠在歌唱時表達自身的感情,在表達感情時,需要充分了解要歌唱的作品,一個好的聲樂作品一般都有本身特別的屬性。例如,電影《冰山上的來客》中的主題曲《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是作曲家雷振邦由一首古老的塔吉克民歌《古力碧塔》編寫得來的。作品表述的是一位常年守衛在新疆唐古拉山的解放軍邊防戰士,在和敵人的較量中,不斷去偽存真,最終尋找到當年中意的美麗姑娘的一段經典愛情故事。所以,在歌唱這部聲樂作品時,歌唱者應該清楚這部聲樂作品的背景,明白這部作品的內涵,運用婉轉悠長的聲調展示出戰士和姑娘之間的想念與愛戀。
(二)通過剖析聲樂作品的文體形式,明確音樂作品的基調
聲樂作品中的文體形式其實是聲樂作品的種類,這和其他聲樂類型的展示方式一樣,都是一種藝術表達的手法。根據聲樂表達的基本內容進行分類,聲樂能夠劃分成贊頌曲、抒情曲、敘事曲三個類別。例如,《唱支山歌給黨聽》就是一首典型的贊頌曲目,這首歌曲通過表達對黨、對國家的敬仰顯示人物內心的感受。而《外婆的澎湖灣》則是運用一種講述事情的方式展示主旨的歌曲文體,這就是敘事曲。在創作一首出色的音樂作品時,首先,創作者需要清楚這件音樂作品的背景,確定作品的音調。然后,經過調整高、低等不同音節,創造出音樂作品特有的形象。比如,在歌唱一首歌曲時,哪些地方需要高昂的情緒,哪些地方應該用柔和音調,哪些地方應該緊湊,這些都可以通過一些精妙的安排對歌曲精確的掌握。
二、聲樂技巧在聲樂藝術中的地位與作用
(一)聲樂技巧深化了聲樂藝術的情感表達
聲樂藝術有兩個關鍵因素是技巧和感情,相對于聲樂藝術來說,技巧和感情是相互統一、相輔相成的關系,感情是技巧展示的目標,技巧是表現感情的重要手法。在生活運用時,只有感情的音樂讓人感覺沒有力度;只有技巧的音樂讓人覺得沒有實質性的內容。只有把兩者相結合,才能讓技巧帶給傾聽者審美愉悅,讓感情將聽眾帶入更深層次的內涵,讓人感覺到音樂作品中的美好。所謂“無技不驚人、無情不動人、無戲不服人”正是揭示出技巧、感情和表演之間的辯證關系。我們也能發現技巧對于聲樂藝術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熟練的技巧能夠更加完美地展示出一部音樂作品的感情。
(二)聲樂技巧深化了聲樂藝術的審美內涵
聲樂技巧人聲展示出聲樂藝術的價值和影響,表現出聲樂藝術自身的韻律和美感,聲樂藝術包含的文化和品性,加深了聲樂藝術的內涵。例如著名作曲家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極致地發揮了聲樂技巧的影響,把中華民族百折不撓的民族精神表現得非常充分、透徹。在我國,各個民族、各個地方沉淀著不同的文化,所以各個地方傳統的民間聲樂藝術有著不一樣的審美觀念,然而聲樂技巧在言語、音色和唱腔等方面的不同,則展示出每個民族的審美特點和民族文化特色。
(三)聲樂技巧的培養,有利于學生歌唱水平的迅速提高
提升本身歌唱的水準是學生學習聲樂教育最終的目標,所以,在進行聲樂教育時,需要準確的在進行歌唱時總體構造出作品內涵和藝術形象。需要合理使用老師教授的聲樂發聲手法。只有這樣,才可以在歌唱作品時,通過本身對于氣息和共鳴等技術,正確地掌握聲樂作品的基調,方面就能夠在表演時,完成字正腔圓、展示出作品內在的情感。以歌曲《我為祖國獻石油》為例,該作品是由薛柱國作詞、秦詠誠作曲、劉秉義原唱的一首贊頌石油工人不求回報付出的歌曲。在歌唱時,應該合理使用聲樂手法,爭取在歌唱時表現出石油工人氣壯山河的氣魄,全身心投入到建筑祖國石油工業的豪邁情感。因此,不管是在學習歌唱時,還是在創作歌曲時,都需要合理運用聲樂技術,爭取和聲樂作品進行感情融合內在,更加完美的形態展示出聲樂作品的內涵。
三、結語
聲樂的學習是逐步進步的,隨著我們國家教育體系的改善,當前音樂教學將要面對更大的機會和問題。在進行音樂教學時,需要增加聲樂技巧的比例促進我們國家音樂教學工作健康、迅速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李雪梅.論聲樂技巧在聲樂藝術中的作用[J].河南藝術職業學院 ,2014(02):12-34.
[2]張歌.王朝輝.淺談聲樂技巧在聲樂藝術中的作用和價值 [J].音樂論壇 ,2014(09):23-45.
作者簡介:彭麗麗(1980—),女,漢族,江蘇東海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聲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