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倪浩
中國國家統計局10日發布6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6月份全國CPI和PPI同比漲幅分別為1.5%和5.5%,皆與上月持平。其中,6月CPI漲幅連續5個月低于2%,PPI為連續第十個月上升,結束持續3個月的減速趨勢。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在數據解讀時指出,6月CPI同比上漲主要由于非食品價格上漲貢獻,其中醫療保健、教育服務、房屋居住等是主力。而食品價格方面,豬肉和蛋價下降較多,對CPI數據貢獻為負。工業生產方面,在主要工業行業中,煤炭、石油、天然氣、黑色金屬冶煉等六大行業出廠價格占PPI同比總漲幅的80%。
路透社10日稱,走勢平穩的CPI和PPI都在市場預期之內,物價問題應該不會影響到中國經濟走勢,也不會成為貨幣政策收緊的理由,估計下半年CPI仍會維持溫和上漲態勢,而PPI在今年下半年會維持回落態勢。
中國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10日向《環球時報》記者分析說,6月份CPI和PPI漲幅均與上月持平,一方面表明物價漲幅保持溫和態勢,另一方面也說明整體經濟狀況也相對平穩,需求端變化不大。牛犁認為,物價的平穩也意味著宏觀調控的空間適當加大,貨幣政策也沒有繼續收緊的必要。
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蘇劍10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從6月份的價格數據上,可以看到經濟企穩的跡象,6月剔除能源和食品價格后的核心CPI同比增長2.2%,繼續小幅上漲,核心CPI增速持續穩定上漲,體現了經濟活躍度的回升。“但我們認為當前經濟狀況仍不穩定,需要擴張的鞏固。‘穩字當頭,從當前來看,猜測后期投資需求仍需擴張,尤其體現在基建投資上”。▲
環球時報2017-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