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超越
摘 要:紅松抗寒能力很強,黑龍江木蘭年平均溫度為1~3℃,適合紅松的生長。紅松是黑龍江木蘭林場的主要樹種,具有很強的生存能力。但是,紅松生長的過程中,由于病蟲害的存在導致紅松木材質量受到影響。采取必要的防治技術是非常必要的。本論文針對紅松病蟲害的防治技術與實施要點進行研究。
關鍵詞:紅松;病蟲害;防治技術;實施要點
中圖分類號:S791.24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184
引言
黑龍江木蘭林場所種植的紅松由于遭到病蟲害而影響紅松的質量,紅松的產量也因此受到影響,導致林場的經濟效益下降。為降低黑龍江木蘭林場紅松病蟲害的發生率,就要做到預防為主、治療為輔,要有具有針對性地采取防治技術,以保證紅松健康生長,保護當地生態環境。
1 紅松蟲害的主要表現
1.1 紅松立枯病
紅松立枯病屬于危害性非常嚴重的病害,具有傳染性。一旦紅松的幼苗被感染立枯病,就會導致大量植株死亡。紅松染病的時期不同,所表現出來的癥狀也不同。如果是播種之后樹種還沒有發芽時感染立枯病,這種病菌就會破壞芽組織,導致種子腐爛;當樹苗出土之后,苗莖還沒有木質化就感染了病癥,這種病菌就會侵入到根莖,此時苗莖還沒有木栓層形成,在苗頸的表面上有褐色的水漬狀病斑[1]。隨著病菌的蔓延,苗木就會倒伏;樹苗出土,如果苗木密植,空氣潮濕,就會導致苗木的莖葉腐爛,表現為莖葉粘結,有白毛狀的絲,逐漸紅松苗木就會枯萎死亡;當紅松苗已經木質化了,主要是細根和根皮感染病癥,這會導致根部腐爛,苗木出現倒伏,若將苗木拔出,就可以看到根皮已經腐爛脫落。
1.2 紅松落針病
二年生的紅松容易感染松落針病。如果發現紅松的針葉上產生了黃色段斑,就可以初步判斷感染了這種病癥。當進入秋季,所有的黃葉都會脫落。到第2年春天,染病的紅松針葉上就會有很大的粒點,黑色橢圓形,中間有縱向的裂縫,這就是病原菌的菌核。一些紅松的針葉雖然感染了病癥,但是并不會脫落,就產生了大散斑殼。針葉感染了病癥枯死,紅松的下部還保持生長狀態。紅松產生這種病癥與紅松的自身生長狀況有關。如果紅松在生長中處于衰退期,就會由于疾病抵抗力較弱而引發病害。比如,林場的一些林地干旱,雨水量過大,土壤的肥力不足等,加之沒有采用科學的撫育管理措施,就會引發松落針病。
1.3 紅松的落葉松毛蟲危害
紅松如果長有紅松落葉松毛蟲,就會導致紅松的針葉被食光。落葉松毛蟲為幼蟲時,就啃食紅松的松葉。如果落葉松毛蟲有很多,就會導致大量的紅松葉被食光。如果在一個區域內連續多年生長有落葉松毛蟲,甚至會導致紅松死亡。
2 紅松病蟲害的防治技術
2.1 紅松立枯病的防治技術
紅松立枯的防治,可以用五氯硝基苯和敵克松的混合藥劑,按照3:1的比例混合之后與土壤混合,藥物和土壤的混合比例為1:180。藥劑在播種之前使用,紅松種子播種之前將藥劑在播種溝中播撒。紅松種子破土出苗之后,還要向苗木噴灑硫酸亞鐵水溶液,藥物的濃度為1%[2]。溶液每天都要噴灑1次,連續噴灑3d。紅松的苗木如果噴灑硫酸亞鐵水溶液過多,會導致苗木損傷,此時可以適當地噴灑敵克松900倍液,有防治立枯病的作用。
2.2 紅松落針病的防治技術
紅松落針病較為明顯的癥狀是葉片上有病斑產生,隨著病斑顏色的加深,轉為黃褐色,進入到秋季就會脫落。為了避免這種病癥發生,要注重對病枝的修剪。將紅松病樹的底枝修剪干凈,并將修剪下來的帶病枝葉燒毀,以避免病害蔓延。在落針病的防治工作中,提高栽培管理質量至關重要??梢詫⒓t松與闊樹種混合栽種,使土壤的肥力增加,這樣不僅有助于促進紅松健康成長,而且還可以預防膽隔病菌。采用藥劑防治技術,可以噴灑波爾多液,成分配比為硫酸銅:生石灰:水比例1:1:100,可以獲得良好的防病效果,也可以噴灑濃度為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配置為500倍液,防病效果良好。
2.3 紅松毛蟲的防治技術
紅松如果長有松毛蟲,就要觀察蟲情之后采取相應的措施。黑龍江木蘭林場對于松毛蟲可以采取誘殺的方法。松毛蟲具有向光的特點,可以使用黑光燈誘殺。還可以采用提取松毛蟲性外激素的方式,將松毛蟲的雄蛾引過來進行捕殺,可以阻斷其繁衍過程。還可以采用人工巢箱招引益鳥的方式,將松毛蟲的天敵引誘過來捕殺松毛蟲。比如,杜鵑、灰喜鵲等。
3 結束語
黑龍江木蘭林場為滿足市場的紅松需求量,加大了紅松造林力度。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要想提高林場紅松木材的行業市場份額,就要保證紅松的質量,通過實施防治病蟲害措施,提高紅松的造林效果,維護生態環境,促進林場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蘇雪嬌.常見樹種的病蟲害發病規律及其防治措施[J].科學中國人,2014(8):128.
[2]陳宏偉,胡遠滿,常禹,等.我國大興安嶺林區落葉松毛蟲綜合研究進展[J].西北林學院學報,2011(1):119-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