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明
廣州市機電高級技工學校
理實一體化教學在機械專業中的實踐與應用
羅志明
廣州市機電高級技工學校
作為目前先進的一種教學方法,理實一體化教學法在技術類教育院校中廣泛使用。本文作者結合自身多年工作經驗,獨創性地把機械專業作為研究對象,在文中對理實一體化教學進行了簡單的闡述。同時,結合課程改革這一教育背景對理實一體化教學法在教學過程的應用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簡單的分析。
機械;理實一體化;實踐;探索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對教育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九年義務教育在中國的普遍推行和高校的不斷擴招下,中國國民的受教育水平有了顯著性的提高。然而對于中高等職業教育來說需要面對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了,生源質量的不斷下降和招收學生等級參差不齊,這都使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很難得到提升。由于所招收的學生的年齡較小,大部分學生不擅長于實踐學習,且動手能力較弱。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在教育方法上依舊側重對理論方面的教學,而忽略了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這就導致職業教育“為企業培養專業型人才”這一目標難以實現。理實一體化教學法也就是將實踐和理論進行結合,在理論教學的過程中增加一定比例的實踐教學,側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這種將授課與生產實習等環節交叉進行的教學方法,不僅僅適合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的特性,更使得教師教課的內容生動形象,便于學生理解,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面對理論實踐一體化這一教學方法的眾多好處,我們也必須承認它的局限性。由于這種方法是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行教學,所以這種方法在使用時很大程度上有局限性,適用于理論性較強必須加以實踐來讓學生更好理解教學內容的知識,同時也適用于技巧性較強的內容,需要學生不斷通過實踐來練習。針對技術類院校開設的機械加工、加工技術類課程,這類課程理論性較強,且必須由教師帶著學生進入實驗室或者生產基地中進行實踐訓練。更為重要的是,在使用這種方法時必須選好適宜的教學環境,盡可能完善自己學校的試驗和生產設備,同時,針對不同專業不同的課程要求,也要在實踐方面多下功夫。
面對技術類院校必須將理論和生產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我國在職業教育方面的改進在不斷加深。多次在需要使用理實一體化這一教學方法的專業課程教學中進行改革,建立試點。為了更好地將理論學習和實踐練習相結合,學校在課程體系方面做了很大的改變,突破傳統思維的界限,采用“2+1”三年制和“3+2”五年制的方法來安排教學計劃。將學生在學校的時間分成時間段進行教學。在教學中將學生所學內容分為“基礎知識,專業課程,生產培訓”這三個方面,既將三者分開有針對性的教學,又利用三者之間的關系使彼此相結合。在基礎知識學習上,側重傳授學生文化知識,主要設置數理化和外語等基礎文化課知識。而對于專業課程的學習時,結合國家對職業技能的相關規定對學生的專業學習進行安排,必須保證培養出職業技能過硬的優秀人才。為了保證教學過程前后理論和實踐的緊密結合,在安排教學計劃時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課程教師的安排,為了確保學生與教師交流溝通的順暢,在前后理論和實踐課程的教師必須前后一致。(2)針對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在實踐教學時必須安排專業實習導師進行輔助教學。(3)學校在安排專業知識學習和生產培訓時,一定要保證這兩者相匹配,避免由于生產設備等不足的問題而導致學生學習內容與實際訓練內容嚴重不符的現象。
為了進一步將所研究的教育學相關理論付諸實際行動,學校結合國內外先進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本校的實際情況,以機械這一專業為改革對象,在其專業原有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加以改變。同時為了滿足該階段改革的需要還對理實一體化進行了有組織的深入研究,將研究結果編寫成教材。這幾本研究著作中突破原有的思維定式,對于職業教育的改革具有特別的意義。
在推行理實一體化教學這一教學方法時,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一方法對教師有了更高的要求。僅僅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對于職業教育教師來說已經不夠用了,學生的復雜性和課程的高要求要求教師還要具備較多、較熟練的生產技巧,同時為了將自己所學知識傳授給學生,更對教師的教學功底和經驗有著一定的要求。符合這樣要求的教師不僅僅算是傳統意義上的人才,更可以稱之為全面發展的全才。針對這種對職業教育的教師要求越來越高的現象,學校采取積極應對的措施,在培養學生的同時不忘加大對本校教師的培養力度。專業教師在課余時間安排了各種等級的培訓。同時,還在固定的時間安排教師進企業學校,進社會了解本行業的發展情況和行業對人才的要求。
為了學校未來的發展,學校還極其注重師資力量的建設,不斷引進專業技術人員和高等教育人才,不僅僅注重實踐訓練方面,積極從優秀企業中吸取有才能的專業技術人員,更要注重專業職業教育的鉆研,積極引入國內外優秀教育新理念。引進企業優秀的專業技術人員這一舉措無疑是正確的,這些專業人員把自己多年來積累的行業專業技能帶入學校,在輔助理論教學教師教學工作的同時,更使學生將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有助于學生專業技能飛躍式的提高。
我國針對理實一體化這一教學方法的改革和探索無疑是成功的,這不僅僅為未來職業教育發展提供了基礎,同時在探索中出現的問題也為我們下一步的研究指明了改進方向。目前現階段我國在理論與實踐結合時出現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部分教師難以理解教學改革的重要性,依然固步自封不愿改進。(2)面對龐大的學生數量,在現實的實踐培訓中,難以做到真正的人人都上手。(3)理論與實踐的脫節,雖然理論方面已經十分完善,但是現實生產設備卻難以達到規定要求。(4)關于課程內容和時間的安排仍需改進,需要進一步完善。
在新事物研發試驗的過程中,出現任何問題都是正常的,然而面對這些問題,我們必須保持積極的心態,遇到問題解決問題,遇到困難克服困難。在不斷探索中積極進取,勇于創新。同時面對職業教育這一個特殊的教育形式,必須在學校和企業兩個方面對這一形式進行改進。學校只有深入分析現階段行業內的真實需求,才能培養出符合需要的優秀人才,從而提高學校的就業率。同時要審時度勢,用發展的眼光分析未來市場的發展趨勢,以便于對教學目標和內容的不斷改進。只有這樣面向社會、市場、行業的需求來辦學,才能長期發展。
[1]梁景凱,蓋玉先.機電一體化技術與系統[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2]于仕斌,鄧育年,潘偉榮.構造“一體化”教學課程模式的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