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戰紅
河南鄭州市新華醫院麻醉科 鄭州 452370
芬太尼聯合羅哌卡因硬膜外阻滯用于分娩鎮痛效果觀察
樊戰紅
河南鄭州市新華醫院麻醉科 鄭州 452370
目的 探討芬太尼聯合羅哌卡因硬膜外阻滯應用于分娩鎮痛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5-12—2016-12間行分娩鎮痛的100例產婦,根據不同用藥分為2組,各50例。對照組應用芬太尼鎮痛,觀察組應用芬太尼聯合羅哌卡因鎮痛。比較2組的鎮痛效果、不良反應、自然分娩率及新生兒Apgar評分。結果 觀察組的鎮痛效果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用藥不良反應率、自然分娩率及新生兒Apgar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芬太尼聯合羅哌卡因應用于硬膜外分娩鎮痛,鎮痛效果佳、自然分娩率高,且對產婦及新生兒無不良影響。
芬太尼;羅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鎮痛
分娩雖然是一種生理過程,但疼痛引起的應激反應,可使產婦呼吸加快、過度通氣、耗氧量增加,從而導致低氧血癥,嚴重影響母嬰健康[1]。鎮痛分娩是在不阻滯產婦運動的前提下,利用多種藥物和途徑緩解分娩過程中的疼痛,以保證產婦順利分娩和母嬰的安全[2]。2015-12—2016-12間,我們選取行硬膜外阻滯分娩鎮痛的100例產婦,分別給予芬太尼鎮痛和芬太尼聯合羅哌卡因鎮痛?,F對兩種不同用藥的效果進行比較,為制訂分娩鎮痛方案提供依據,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100例產婦,年齡22~36歲,平均30.4歲。孕周38~41周,平均9.4周。初產婦68例,經產婦32例。ASA Ⅰ~Ⅱ級。骨盆條件正常,均為單胎頭位,無陰道分娩禁忌證及凝血功能障礙或血液系統疾病。分娩前6 h以內未應用麻醉性藥物。排除芬太尼、羅哌卡因過敏史及肝腎功能衰竭者。產婦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根據不同用藥分為2組,各50例。2組產婦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分娩前準備 常規鼻導管給氧。安放多參數監護儀,監測心電圖及血壓、心率和指氧飽和度。建立靜脈通路,滴注林格氏液500 mL。當宮口開放至2~3 cm后即開始分娩鎮痛[3]。
1.2.2 硬膜外穿刺置管 產婦左側臥位,常規消毒、鋪巾。局麻下于L2~3行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向頭端插管3~4 cm。先注入1%利多卡因2 mL,產婦無不適反應后,改平臥位,麻醉平面控制在T10以下。
1.2.3 注藥方法 (1)觀察組:注入0.5%芬太尼和0.2%羅哌卡因混合液5 mL。然后根據鎮痛效果注藥,1次/h,5~8 mL/次。宮口開放至10 cm后停止推注。在第2產程結束后,繼續注藥直至產后2 h。產婦回病房前拔除硬外導管。(2)對照組:注入0.5%芬太尼,注入方法同觀察組。
1.3 觀察指標 比較2組的鎮痛效果、不良反應、自然分娩率及新生兒Apgar評分。鎮痛效果采用VAS評分法評定,以0~10分表示,0分為無痛,10分為劇烈疼痛,由產婦根據自己的感受標出。分值愈高疼痛愈劇烈[4]。用藥不良反應包括頭暈、乏力、皮膚瘙癢、尿潴留、寒戰。

2.1 2組產婦鎮痛后不同時段VAS評分比較 2組產婦鎮痛前VA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鎮痛后各時點VAS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產婦鎮痛后不同時段VAS評分比較±s,分)
2.2 2組產婦用藥不良反應率比較 2組用藥不良反應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產婦用藥不良反應率比較[例數(%)]
2.3 2組自然分娩率及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 觀察組自然分娩46例(90.0%),器械助產4例(8.0%);對照組自然分娩45例(92.0%),器械助產5例(10.0%)。觀察組新生兒出生5 min、10 min后Apgar評分為(8.1±0.3)分、(9.2±0.5)分,對照組為(8.1±0.2)分、(9.1±0.6)分。2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在無禁忌證的前提下,經陰道自然分娩的產婦產后可立即進食、下床活動,故恢復較快且無剖宮產手術所引起的近、遠期并發癥之虞。但部分產婦分娩時因疼痛劇烈,可產生焦慮、恐懼等情緒或選擇非指證剖宮產而放棄自然分娩,對產程及產后造成一定影響。因此選擇一種起效快、安全性高的分娩鎮痛方案和藥物,使產婦在分娩的全過程中保持清醒狀態,主動參與到分娩過程之中,對于順利分娩及保證母嬰兒安全有重要意義[5]。
臨床有多種分娩鎮痛的方法,其中持續性硬膜外注入低濃度羅哌卡因及芬太尼局麻藥,可直接阻滯傳入纖維產生的疼痛,并能抑制或消除疼痛刺激產生的應激反應,已廣泛用于分娩鎮痛[6]。
芬太尼屬于阿片受體激動劑,是臨床常用的強效鎮痛麻醉藥,起效時間短,能夠達到有效的麻醉效果。但具有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劑量較大時還有抑制呼吸的風險,應用有一定的局限性。羅哌卡因是一種新型局部麻醉藥物,對產婦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的影響相對較小。將芬太尼聯合羅哌卡因用于分娩鎮痛,能夠發揮出良好的鎮痛、麻醉效果[1]。
我們對觀察組產婦使用芬太尼聯合羅哌卡因鎮痛,并與單純使用芬太尼鎮痛的對照組產婦進行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鎮痛后各時點VAS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而且2組的不良反應、自然分娩率及新生兒Apgar評分無明顯差異。表明采取芬太尼聯合羅哌卡因行分娩鎮痛,鎮痛效果佳,而且對自然分娩率、產婦及新生兒無不良影響,是一種理想的硬膜外分娩鎮痛用藥方法[5]。
[1] 魏玉紅.羅哌卡因復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鎮痛用于無痛分娩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3,15(16):177-178.
[2] 葛小軍,鄭佳麗,王東風,等.羅哌卡因復合舒芬太尼硬膜外用藥在無痛分娩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1,18(8):41-42.
[3] 劉紅梅.羅哌卡因聯合芬太尼連續硬膜外阻滯在無痛分娩中的臨床分析[J].臨床醫學,2015,11(9):39-40.
[4] 薛中會, 宛春甫. 硬膜外注入不同阿片類藥物對剖宮產術后鎮痛效果的比較[J]. 實用疼痛學雜志, 2012,8(5):366-367.
[5] 邢旭娜.無痛分娩50例效果觀察[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6,22(6):121-122.
[6] 馬鳳英.探討羅哌卡因聯合芬太尼在分娩鎮痛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研究,2016,24(2):92.
(收稿 2016-12-29)
R614.4+2
B
1077-8991(2017)04-00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