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4日發(fā)射的“洲際導彈”留下的依然是一堆謎團。它到底是不是洲際導彈?能否攜帶核彈頭?外界依然說法不一。
據(jù)韓聯(lián)社11日報道,韓國國家情報院當天表示,朝鮮試射的新導彈雖然具備洲際導彈級別的射程,但尚未掌握彈頭重返大氣層的能力。國情院院長徐薰當天出席國會情報委員會全體會議時表示,該導彈是今年5月14日成功發(fā)射的KN-17中程導彈的改良版,搭載KN-1一級發(fā)動機和此前在西海衛(wèi)星發(fā)射場試驗過的小型二級發(fā)動機。但徐薰同時表示,技術分析顯示,朝鮮尚未完全掌握彈頭重返大氣層技術。“雖然朝鮮官方聲稱驗證了導彈彈頭耐熱性,但朝鮮導彈彈頭是否成功重返大氣層尚無法確認,且朝鮮不具備相應的試驗設施,由此可判斷朝鮮未掌握該技術”。另外朝鮮雖然聲稱驗證了末制導技術,但該技術需要以掌握彈頭重返大氣層技術為前提,因此韓方不認為朝鮮已完全掌握洲際導彈技術。
韓國《中央日報》11日稱,美國的朝鮮問題網(wǎng)站“38North”也認為,目前尚不清楚朝鮮是否掌握了彈頭重返大氣層技術,無法確認新型導彈的彈頭去向何方。但無論如何,朝鮮正在持續(xù)增加導彈射程和核彈頭小型化。目前朝鮮導彈只能搭載單個核彈頭,預計2030年可能具備搭載多個核彈頭的能力。但在一枚導彈上搭載多個核彈頭,對于當前朝鮮而言技術難度太大,因此朝鮮可能在彈頭中加入多個迷惑假彈頭,以避開美國導彈防御系統(tǒng)的攔截。美軍為此正在研制攔截高度更高、可一舉摧毀大量導彈目標的新一代攔截導彈。▲
(王偉)
環(huán)球時報2017-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