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德國、加拿大特約記者 李勇 青木 陶短房 ●陳一 柳玉鵬

美國媒體有關總統特朗普卷入“通俄門”的指責聲音再度加強,特朗普的長子小特朗普成為新焦點。美國《紐約時報》9日爆料說,小特朗普在去年美國大選期間跟一名與俄羅斯政府有聯系的律師會過面,而他這么做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希拉里的黑材料。對此,小特朗普稱自己“被忽悠”才參加了會面,而白宮發言人也認為此事“并無任何不妥之處”。特朗普與俄總統普京在G20漢堡峰會期間舉行了首次會晤后,就一直遭到美國議員和媒體的圍追堵截,指責他與俄羅斯的合作是“危險的天真”。美國的“仇俄”情緒也使得剛看到一絲曙光的美俄關系再次陷入黑暗之中。俄《消息報》11日稱,俄羅斯計劃驅逐大約30名美國外交官并查封幾處美在俄財產,作為對美國的報復。
“通俄門”最新證據?
“小特朗普會見俄律師,成為‘通俄門最新證據。”《紐約時報》9日援引三名白宮顧問的話報道說,小特朗普在去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跟一名與克里姆林宮有聯系的俄羅斯女律師維塞尼茨卡婭進行了會面,會面于去年6月9日在特朗普大廈進行。特朗普的女婿庫什納和時任特朗普競選團隊主席馬納福特也出席了那次會面。報道稱,維塞尼茨卡婭聲稱她的客戶中有接近克里姆林宮的官員。按《紐約時報》的說法,這次會面也是特朗普競選團隊與俄方最早的一次會晤。報道稱,小特朗普當時獲得信息稱可以在此次會面中拿到能破壞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選情的黑材料。
對于《紐約時報》的爆料,小特朗普11日公開了安排此次會面的中間人寫給他的3封郵件,他稱這樣做是“為了完全透明”。此前,小特朗普承認與俄羅斯女律師會過面,但他稱:“那位女士一開始稱她握有關于俄羅斯一些人士資助民主黨和希拉里的信息,但她的說法含糊不清,也沒有提供任何細節或支持其說法的資料。”小特朗普稱,此后女律師將話題轉向兒童收養問題,這也是她的目的,而所謂“黑材料”僅僅是其“要求會面的借口”。
對于《紐約時報》這次爆料,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民主黨議員席夫稱,《紐約時報》披露的信息“性質相當嚴重”,“這一切都值得徹底調查,所有當時的與會者都應來這里說清楚”。而小特朗普的律師則稱,小特朗普所作所為并無任何不當之處,但他將樂意和情報委員會合作,“通報所知的事實”。
白宮也迅速出面否認“特朗普與此相關”。白宮副發言人桑德斯10日稱,“總統對此并不知情,也沒有參加這次會面”。白宮還讓幾名高級官員出面接受幾大電視臺采訪,以“澄清事實”。
對于《紐約時報》的報道,俄羅斯塔斯社10日援引俄羅斯總統發言人佩斯科夫的話稱,克里姆林宮不認識這名用希拉里黑材料引誘特朗普長子會面的俄羅斯律師。他說:“我們不知道她是誰,我們不可能跟蹤國內和國外的俄羅斯律師的所有會面。”
美國廣播公司(ABC)稱,《紐約時報》有關“通俄門”的最新爆料讓問題變得更復雜,因為這次不是捕風捉影而是有根有據有名有姓,小特朗普可能不得不去參院情報委員會接受調查,且特朗普家族和俄這個美國老對手的關系將受到更多挑剔。曾在小布什時期擔任白宮律師的佩特稱,這種會晤甚至可能被指控有叛國罪。
特朗普就職以來,其競選團隊“通俄門”事件不斷發酵。德國《明鏡》周刊11日稱,究其原因,特朗普本人和親信此前大多是政治外行,他們可以贏得競選,但由于不懂政治圈內的各種規矩使他們不斷惹麻煩。不過,報道同時稱,盡管特朗普團隊多人被曝光卷入“丑聞”,但幾乎所有問題處于真真假假之間,無法真正對特朗普構成實質威脅。
11日,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聯系到了與此案相關的俄羅斯女律師維塞尼茨卡婭。她說,“我從來沒有關于希拉里的破壞性或敏感信息,我也從來沒有我打算這樣做(指利用這些信息干涉美國大選)。”維塞尼茨卡婭堅持稱自己與俄政府“沒有關系”。
“危險的天真”和“最蠢想法”
實際上,《紐約時報》這次最新爆料只不過是美國媒體和民主黨政客反特朗普和“仇俄情緒”爆發的一個最新例子。在G20漢堡峰會與普京進行了首次會晤后,特朗普回到華盛頓就發了一系列推文,稱普京堅決否認干預了美國大選,他還稱美俄要合作建立一支“牢不可破的網絡安全部隊”,以應對類似干預總統選舉的網絡攻擊。此言一出,美國輿論一片嘩然,政界更是冷嘲熱諷批評不斷。
“特朗普峰會后發推文看好美俄關系,遭議員抨擊。”“美國之音”10日稱,民主黨眾議員席夫發推文駁斥稱,期望與俄羅斯在網絡安全上合作是“危險的天真”,“如果這就是我們最好的選舉防范措施,那不如把票箱直接郵寄到莫斯科好了。”在奧巴馬政府任職的前國防部長卡特也稱,與俄羅斯合建“網軍”就好似“向打劫你家的家伙提議建立防入室盜竊工作組”。
除了民主黨對手,不少共和黨政客也批特朗普“愚蠢”。共和黨參議員格雷哈姆稱,“這就算不是我聽過最蠢的想法,也差得不遠了。”他稱,現在俄羅斯簡直就是特朗普的“盲點”。
俄公開為特朗普辯護
“‘通俄門越陷越深,無論對美國還是俄羅斯,甚至對歐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區來說,都不是贏家。”德國《焦點》周刊11日稱,現在美國媒體對“通俄門”調查窮追不舍,特朗普與美國媒體的分歧越來越深,這也使美國社會越來越分裂。而對俄羅斯來說,“通俄門”不解決,兩國關系不會轉好。西方放棄對俄制裁也可能遙遙無期。歐洲也將是受害者。美俄關系差,意味著中東難民危機以及貿易制裁都不能解決。
在“普特會”后,美國一些政客和媒體就貶低特朗普,散布所謂“特朗普是個窩囊廢,而普京是個天才”“特朗普是俄羅斯的傀儡”之類的傳言,企圖借此掀起反對特朗普運動和“仇俄情緒”。對此,俄羅斯也開始對美國一些政客和媒體全面開火。俄總統發言人佩斯科夫10日罕見地為特朗普辯護稱:“你們提到的所有關于《紐約時報》的推斷都很荒唐。我再次重申,‘普特會只有兩個人,而《紐約時報》是從哪里知道他們就什么問題談論了多少分鐘,誰在什么時候提高了嗓門,又是否確實提高了嗓門?也就是說,這一切都雄辯地證明,該報有編故事的專家,他們竭力想要維持恐俄情緒。”佩斯科夫還稱:“雖然我沒有出席會談,但我根據普京總統的印象得知,特朗普絕非等閑之輩。他足以稱得上一個擁有專業知識、非常堅強,也非常善于利用機會的政治家。關于特朗普在一系列問題上不夠格的指責并不屬實。指責他不夠格,比如說他是個新手等,這些差不多屬于精神分裂般的胡說。”
俄羅斯《觀點報》稱,美國一些政客和媒體對特朗普發動新的攻擊,一方面給特朗普的工作制造障礙,另一方面是為了阻止俄美關系改善。報道引述俄專家的話稱,普京并不需要戰勝特朗普,也不需要一個軟弱的特朗普,而是需要一個強大、能夠全力行使自己權力的美國總統。只有這樣兩國才能就一些國際緊迫問題達成一致。報道稱,特朗普上任半年來,一直沒有全面控制美國的管理系統,并不是由于他是一位軟弱的政治家,而是因為反對派的強大阻力。這些鷹派甚至不惜讓“華盛頓機器”怠工。因此,俄希望特朗普能夠在與這些反對者的斗爭中取得成果。
俄威脅驅逐30名美外交官
與此同時,俄羅斯也對美國越來越強硬。俄《消息報》11日稱,俄羅斯計劃驅逐大約30名美國外交官并查封幾處美在俄的外交財產。報道稱,2016年12月底,奧巴馬政府以俄“干預大選”為由,通過一攬子反俄制裁。除了驅逐俄羅斯35名外交官外,美國查封了俄常駐紐約代表處和俄駐華盛頓大使館郊區別墅,均為俄羅斯的外交財產。由于當時特朗普已經當選,俄對此反應十分克制。在普京與特朗普首次會晤時曾提到這一問題,但美方未提出任何調和這一危機的計劃。報道稱,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不得不以牙還牙——驅逐約30名美駐俄外交官,并對美在俄財產實施制裁。俄總統助理烏沙科夫稱,莫斯科考慮到了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國內困難,俄方不想采取這樣的措施,但面對華盛頓的敵對行為,俄不可能不作回應。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11日也稱,莫斯科認為,美國至今沒有解決俄在美的外交機構財產問題令人氣憤。他稱,莫斯科明白美國國會在此問題上的仇俄意識。“當然該決定是奧巴馬政府做出的。依我看,該政府當時抽風了,他們想最大限度地破壞俄美關系。”▲
環球時報2017-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