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在近日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六次會議時,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協同,既要抓改革方案協同,也要抓改革落實協同,更要抓改革效果協同,促進各項改革舉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朝著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聚焦發力。
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相繼成型、各項改革舉措全面鋪開、深入推進,加強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已經成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要求,也是推進改革的重要方法。
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三年多以來形成的協同效應、取得的總體效果充分說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僅勇于擔當改革的歷史重任,更善于從戰略高度總攬全局謀劃改革、運籌帷幄部署改革、協同推進深化改革,形成了深化改革上下聯動、主動作為、全面開花的大好局面。成績來之不易,經驗彌足珍貴——其中最重要的經驗之一就是,深化改革必須抓好協同,統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面對體制機制弊端,利益格局藩籬,新老問題、新舊矛盾疊加交織,單兵突進難有全局改觀。面對錯綜復雜的社會情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任務,缺乏協同,不僅可能在改革推進中顧此失彼,甚至還會“按下葫蘆浮起瓢”,影響改革的整體效應,偏離改革的最終目標。只有依靠協同思維破解難題,運用科學方法統籌謀劃,深改航船才能避開暗礁、涉過險灘,進一步向著改革總目標乘勢而進。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方案設計是推進改革協同的“規矩”和前提。推進各項改革協同,首先要加強對改革方案的協同統籌、整體規劃,既統籌考慮戰略、戰役層面的問題,又統籌考慮戰斗、戰術層面的問題;既要注重頂層設計和總體方案的統籌協同,又要對涉及的政策配套改革方案和改革舉措進行銜接協同、同步統籌;各項、各領域改革方案間要相互留好制度接口,推進改革的時間節點要能夠順利銜接,對落實標準、責任分工要盡可能細化、明確、統一,確保改革方案接地氣、可操作、好落實。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藍圖再美好,協同靠落實,協同優勢和整體效應只有在改革舉措貫徹推進的過程中才能落到實處。抓改革方案落實,要發揮好部門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形成上下聯動、條塊結合的工作推進機制。改革牽頭部門作為改革政策的制定者、推動者,要負起牽頭抓總的責任,堅定改革信心,增強改革定力,加強對各地區、各部門抓落實的督促指導,細化實施方案,指導統籌推進,及時協調相關部門解決意見分歧、相互掣肘等問題,不論有多大困難,都要堅定不移抓好落實。各地區、各部門則要在協同推進各項改革中堅決貫徹落實中央部署,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聚集改革資源,激發創新活力,主動協同推進,更加富有成效地推進各項改革。
效果是檢驗成功的“試金石”。改革協同最終要體現到改革的整體效果上。協同推進各項改革,最終是為了充分發揮改革整體效應,更好聚焦改革總目標。協同的成敗要靠實踐檢驗,既要看單項改革的成效,也要看改革的綜合成效。改革是一個動態過程,各種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需要追蹤問效、及時把控。這就要求我們,對已經出臺的改革方案要經常“回頭看”,既要看相關聯的改革方案配套出臺和落實情況,又要評估改革總體成效和整體效應。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我們必須時刻注重各項重大改革舉措環環相扣、協同推進,使改革方案、改革舉措、改革鏈條相互交織、相互支撐,才能形成改革發展的強大合力。事實已經證明,協同配套越聚焦聚力,越能發揮聯動作用,催生倍增效應,從而保證全面改革不偏向、不走樣,沿著既定目標和正確軌道穩健前行、取得實效。
今年是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當前,全年時間即將過半,深化改革時不我待。在這場必將影響中國命運的“深改浪潮”中,每一個人都是改革大軍中的一員。重擔在肩,路在腳下,不僅要勇于奉獻擔當,還要善于協同作戰,眾志成城、齊心協力才能打贏這場改革攻堅戰,以全面深化改革的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