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水的智慧
一位青年滿懷煩惱去找一位智者,他大學畢業后,曾豪情萬丈地為自己樹立了許多目標,可是幾年下來,依然一事無成。他找到智者時,智者正在河邊小屋里讀書。智者微笑著聽完青年的傾訴,對他說:“來,你先幫我燒壺開水!”
青年看見墻角放著一把極大的水壺,旁邊是一個小火灶,可是沒發現柴火,于是便出去找。他在外面拾了一些枯枝回來,裝滿一壺水,放在灶臺上,在灶內放了一些柴便燒了起來。可是由于壺太大,那捆柴燒盡了,水也沒開。于是他跑出去繼續找柴,回來的時候那壺水已經涼得差不多了。這回他學聰明了,沒有急于點火,而是再次出去找了些柴,由于柴準備充足,水不一會兒就燒開了。
智者忽然問他:“如果沒有足夠的柴,你該怎樣把水燒開?”青年想了一會兒,搖了搖頭。智者說:“如果那樣,就把水壺里的水倒掉一些!”青年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智者接著說:“你一開始躊躇滿志,樹立了太多的目標,就像這個大水壺裝了太多水一樣,而你又沒有足夠的柴,所以不能把水燒開,要想把水燒開,你或者倒出一些水,或者先去準備柴!”
啟示:只有刪繁就簡,從最近的目標開始,才會一步步走向成功。萬事掛懷,只會半途而廢。另外,我們只有不斷地撿拾“柴”,才能使人生不斷加溫,最終讓生命沸騰起來。
掃落葉
小和尚負責清掃寺院落葉,每天要很長時間才能掃完。有人對他說:“你打掃前用力搖樹,把落葉統統搖下來,明天就不用打掃了。”小和尚覺得很對,就高興地照辦了,可第二天院子里如往日一樣滿地落葉。無論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葉還是會飄下來。
啟示:萬事都不可急于求成,做好今天的事,就是對一生負責。
收獲的時機
早年,廟里種了一些黃豆。一個烈日炎炎的午后,小和尚走到地里,一串串飽滿的豆莢被小和尚碰得“唰拉唰拉”響。隨后,有些豆莢爆開了,黃澄澄的豆粒蹦得到處都是,豆秸上的空殼則打了卷,像泄了氣的皮球似的,很傷心、很遺憾的樣子。小和尚怕糟踐了即將到口的糧食,回去找出鐮刀,告訴老和尚:“豆子都熟透了,趕快收割吧。”老和尚說:“明天清晨再割吧。”小和尚以為他沒時間,就說:“你沒空的話,就讓我去割吧。”老和尚說:“你不能去!現在正是烈日當頭,豆莢都曬焦了,一碰就爆開了,豆粒四處蹦,無法收拾。等明天清晨,夜里下了露水,豆莢潮濕了,就不會爆開了。”第二天一早,小和尚就與老和尚一起去割豆子。果然,豆秸、豆莢潮乎乎的。直到割完,也沒有一個豆莢爆開,一個豆粒也沒有損失。
啟示:收獲,也是講究時機的。同樣是熟透的果實,如果收獲的時機得當,就會滿載而歸;否則,到手的果實也會不翼而飛,讓你勞而無功。
為什么吵架時都在喊?
有一天一個有智慧的老師問他的學生:“為什么人生氣時說話用喊?”所有的學生都想了很久,其中有一個學生說:“因為我們喪失了‘冷靜,所以我們會用喊的。”老師又問:“但是為什么別人就在你旁邊,你還是要喊呢?難道不能小聲地說嗎?”幾乎所有的學生都七嘴八舌地說了一堆,但是,沒有一個答案,能讓老師滿意。最后老師解釋說:“當兩個人在生氣的時候,心的距離是很遠的,而為了穿越心的距離,使對方能夠聽見,于是必須喊。但是在喊的同時,人會更生氣,更生氣距離就更遠,距離更遠就又要更大聲地喊……”
老師接著繼續說:“而當兩個人在相戀時,會是什么樣呢?情況剛好相反,不但不用喊,而且說話都很輕聲細語,為什么?因為他們的心很接近,心與心之間幾乎沒有距離。心中的愛,因此更深了,到后來根本不需要言語,只用眼神就可以傳情,而那時,心與心之間,早已沒有所謂的距離了……”
啟示:當兩個人爭吵時,不要讓心的距離變遠,更不要說些讓心的距離變得更遠的話。過一會兒,等心的距離近些的時候,再好好地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