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稀為貴。少見的、難以獲得的東西,常會被人們神化,甚至頂禮膜拜。燕窩就是最好的例證。許多燕窩廠商和售賣者說,“燕窩含有膠原蛋白,可以保養皮膚;同時含有活性蛋白分子,可以延緩衰老。”這些說詞,到底靠不靠譜?背后是否有科學依據呢?
燕窩就是金絲燕的窩。金絲燕在進食了魚蝦、海藻后,再經過消化,吐出的分泌物與絨羽混合筑造的巢,大多位于海島的巖石峭壁之上。說得直白些,“吐出的分泌物”就是口水。有的燕窩,除了燕子的口水幾乎不帶雜質,有的則會加入羽毛或其他收集的雜物,成為毛燕與血燕。比如,如果為含鐵礦物,則會呈現為暗紅色。人們將其神化,認為這是燕子泣血筑巢,價格反而高達每千克上萬美元。
在中國傳統典籍里,燕窩被譽為滋補圣品。對燕窩的科學分析也表明,燕窩的蛋白質含量為50%,碳水化合物占30%,其余為水分和礦物質等。燕窩的蛋白含量看上去不低,卻敵不過常見的豆腐皮。從營養學角度看,燕窩所含有的蛋白質,甚至比不上一枚雞蛋。如果燕窩能算作食物,那它真是太普通了。商家的宣傳,會著重強調燕窩里的唾液酸。唾液酸的總含量可達燕窩干重的3%~15%。唾液酸的化學名稱是N-乙酰神經氨酸。不過,所有的動物組織都含有唾液酸這種成分。廣告里還說,燕窩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蛋白分子。模棱兩可的話語,并沒有說明具體是哪一種物質。更何況,不管什么蛋白質多肽,在經過熬煮和胃腸道消化后,都會變為氨基酸才能被人體所吸收。
即便燕窩真的含有某些活性蛋白分子,它也無法原模原樣地補充到皮膚一線。至于膠原蛋白,它也廣泛存在于各種肉類。提純生產的膠原蛋白,大多被用作食品添加劑,甚至不被視為一種營養成分。燕窩的功效,還被吹噓到抗疲勞、抗輻射,以及降低膽固醇等作用上。遺憾的是,這些所謂的功能沒有實驗數據的支持,更無法從理論上說得通。
退一萬步說,即便燕窩真的有一些功效,你得食用正餐主食的份量才可以。那樣做的話,估計吃不起吧。按照燕窩售賣者的建議,每天食用幾十克的燕窩,其所含的所謂活性成分更是微乎其微,更不可能有所謂的功效了。總之,食用燕窩并不帶來養顏的功效。
常吃燕窩的人,之所以堅信燕窩的功效,不外乎下面的原因。燕窩價格并不便宜,能消費得起燕窩的人,必然用得起各類護膚和化妝品,面對陽光暴曬的概率也會更低。要知道,陽光里的紫外線是造成皮膚老化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認同感,由此帶來的“安慰劑效應”,讓吃燕窩的人“堅信”自己皮膚光潔有彈性的背后,正是燕窩的功效。
值得警惕的是,吃燕窩可能引起皮膚過敏,甚至過敏性休克。國內不少醫院,都曾報道過類似的病例。這種過敏與動物源性蛋白過敏的機制是類似的,引起的過敏癥狀也相似。對于孕產婦而言,為了自身和胎兒的健康安全考慮,更是不要輕易食用燕窩。有些媽媽自己吃燕窩,還想當然地認為可以給兒童食用來增進智力,反而可能引起過敏反應,甚至有生命危險。
燕窩的售賣者還會提供繁復多樣的信息,諸如燕窩的分類和鑒別方法,燕窩的熬燉方法,這一切都為燕窩增添了神秘色彩,像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這樣的“知識體系”,讓吃燕窩的人篤信自己的功課和研究,并加重對燕窩的迷信和膜拜。
從物種保護的角度來看,金絲燕原本并不是什么稀罕的鳥類。可近些年來亞洲各地的燕窩食用風潮,卻讓金絲燕接近了滅絕的邊緣。燕窩的食用者們,若能多轉動下腦子,就會讓金絲燕安心地繁衍和哺育后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