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檸
【摘 要】本文以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的女學生32周(兩學期)的啦啦操體育專選課程的訓練為調查研究依據,通過實踐數據得到女學生體質測試數據的前后變化及橫向比較,結合國家最新體質測試標準的數據要求進行比較分析,給女學生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可以改善身體綜合素質的方法及建議。
【關鍵詞】啦啦操 體質健康 身體素質 身體機能 身體形態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5C-0171-02
目前我國大學生的體質狀況并不理想,尤其是女學生。2014年教育部公布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堅持健康第一,從根本上改變以往單一的身高體重的簡單評定標準,而是綜合要求身體機能(身高、體重、肺活量)和身體素質(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的綜合提高及對身體形態優美的塑造,以此評定學生的健康水平,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發展,激勵學生積極進行身體鍛煉。在這種情況下,女學生不僅要在智力上博弈,還要在身體上保持強壯的體魄,做到學業優良、知識淵博、身體健康。
一、研究的背景及依據
啦啦操最早作為競技運動引進高校校園,慢慢發展成為一種健康時尚的健身項目,這種健康時尚的運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青少年身體鍛煉的意識,幫助學生養成“終身運動”健康理念,最終從根本上提高青少年的體質。
啦啦操是一項獨具魅力的體育運動,集中體現了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團隊精神,其以追求時尚、體現快樂、激發個性的特質,受到眾多學生的熱力追捧。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從2009年至今連續7年獲得自治區級比賽優勝成績,多次代表廣西高校(高職組)參加全國啦啦操總決賽并取得好名次,這一優異成績的取得基于該院擁有完善的啦啦操培養體系和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建設。
本次研究數據的采集對象是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2014級的3個班,共記109名女學生,采用數據統計法,通過對女學生在體育專選(二)、體育專選(三)學期的課程教學中,進行 32周(兩學期)的啦啦操訓練后,結合《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規定測試指標,對不同階段實驗對象的體質變化進行分析,旨在全面、深入地研究啦啦操對女學生體質的影響,讓人們充分地認識和了解啦啦操的健身價值,從而為女學生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提供參考依據。
本次研究在理論方面,通過對女學生啦啦操訓練后的體質變化進行深入研究,分析啦啦操訓練對女學生身體機能及身體素質的影響,鼓勵女生塑造優美身體形態,實現對美的追求,從而論證啦啦操的健身效果以及鍛煉和推廣價值,為啦啦操的訓練與發展提供理論性的依據。同時,也有利于促進啦啦操在我國高校中的普及和發展,對豐富高校校園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義。在實踐方面,本研究從啦啦操的項目特點出發,結合女學生自身的體質特征,通過階段性的數據測試結果,分析啦啦操對女學生體質方面的影響,將為其合理選擇運動項目、更好地參與體育運動提供實踐指導。
二、研究方法及理實一體分析對比
本次研究對象選取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2014級109名女生,以自愿接受跟蹤調查的同學為研究對象。先根據體質測試數據進行對比,把109名觀察對象與全院數據進行對比,依據國家教育部學生體質健康網對數據的分析結果對兩次的分析結果進行綜合評價分析,結果證明,經過啦啦操訓練,學生素質得到了提高,從而得到啦啦操訓練會使女學生身體素質提高的實踐依據;然后采取采用SPSS統計軟件進行數理統計,分析啦啦操訓練后得到的身體素質的提高與分析不經過啦啦操訓練的效果差異性,從而獲得啦啦操訓練對身體素質提升的理論佐證。
(一)體質測試數據對比的實踐。依據大學生體質測試標準的八項原始數據導入教育部學生體質健康網,以109名學生的作為獨立樣本,與全院8167個數據進行對比。將109名研究對象的2014年9月份入學體質測試各指標作為原始數據從數據庫調用,結合經過一學年32周,在體育專選(二)、體育專選(三)兩學期都選了啦啦操專選課程的109名女學生的課內教學、練習及課后訓練的訓練成果。其中2015年12月全院體質測試數據歸納成表1,由表看出2015級4220名學生的標準體重為3291,占比77.99%,其中女生標準體重占比82.14%;2014級3947名學生的標準體重為3162,占比80.11%,其中女生標準體重占比84.49%。
把連續兩學期選修啦啦操的109名女學生的2015年的體重測試結果,結合2014年9月份的第一次體質測試數據作為研究數據進行對比,結果如表2所示。
根據表2數據對比,經過1年的訓練,109名觀察對象的標準體重從71.56%上升到81.65%,規律性啦啦操可以有效的增強女大學生體質,而且把唯一一個肥胖標準的女生體重降下來。從實踐數據的結果來看,規律性的啦啦操訓練可以維持大學女生的標準體重。
(二)基于SPSS數理統計的樣本配對驗算啦啦操訓練的有效性。使用“SPSS-for-windows”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整理,配對樣本t檢驗的過程,是對兩個同質的樣本(比如2014年與2015年同性質數據)采用方差齊次性檢驗數據的差異性,來判斷不同行為方式或者內外因不同作用下(比如對觀察樣本進行啦啦操訓練與否)得到的效果是否有差別。這種檢驗的目的在于根據樣本數據的前后對比,由差異性大小來配對總體均值是否有顯著差異,從而進行判斷規律性啦啦操鍛煉前后樣本數據有無明顯變化。根據“小概率原理”,通常用5%和1%兩個概率為標準,記作P=0.05和P=0.01,分別由此判斷為有顯著差異及有極顯著差異的等級判斷數值標準。
實踐工作采用了取值P=0.05方差齊次性檢驗結果作為差異性對比,收集兩學期觀察樣本前后兩次體質測試的數據,分別導入國家體質測試網,獲得優、良、及格、不及格四個等級的數據,當P>0.05時,表示無顯著性差異;當前后兩次數據對比結果得到P<0.05時,表示有顯著性差異。按國家體質測試評定標準的身體素質綜合評價數據如表3所示。
由實際檢驗結果得到前后兩次觀察樣本109名女生關于50米、800米、一分鐘仰臥起坐、體重、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肺活量八項標準體質測試項目(身高項目不作對比數據),采用“SPSS- for-windows”統計軟件分3次采用隨機樣本N≥25來進行分析且數據進行配對 T 檢驗。實際檢驗結果為規律性啦啦操訓練提高女學生身體素質提供了理論支撐。
三、結果分析與建議
(一)結果分析。在身體機能方面,身高不作對比數據分析,肺活量數據分析得到的結果P<0.01,達到極顯著效果;體重數據分析得到的結果P=0.46。在身體素質方面,在50米、800米、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和一分鐘仰臥起坐的數據分析都得到了P<0.05的數值。由此得出,規律性參加啦啦操訓練對提高女學生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綜合表1、表2、表3的數據,經過1年系統的規律性啦啦操訓練,對女學生改善身體形態有極顯著效果,能夠滿足現代女學生對形體的美好追求。
走訪全區10所高校做了300份針對女學生的調查問卷結果發現:有體育鍛煉意愿的女生占92.5%,實際上每周都參加1次體育鍛煉的女生僅有17.2%,偶爾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女生占22.3%,而一周都沒有參加有規劃運動的女生居然占60.5%,與之相比較得到每周參加5次體育鍛煉的女生占15.6%,調查結果證明每周參加1次鍛煉的學生同時也是每周參加5次鍛煉的學生。出于對形體的美好追求,部分女學生更善于管理時間,作出規律性的體育鍛煉時間安排。規律性參加體育鍛煉的女學生會把體育鍛煉看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因為大學校園體育設備、場所、器械的不完善導致缺乏鍛煉機會的大學生可能就會放棄體育鍛煉。
(二)建議。啦啦操是一種潛在意識的追求美好身材的意愿活動,女學生本身對這種美好愿望有著很強的主觀思維及即時行動性,這種運動本身有異于傳統的體育課。考慮到啦啦操本身的時尚性,對于從農村來的女學生而言,這是個不曾接觸過的領域,具有對新鮮事物的好奇性,但同時也具有“畏新”的執行能力。所以對這個人群的新生應該加強普及宣傳,固守成果,繼續發展從事該項運動的人群。
啦啦操運動雖然經過多年的普及推廣,但是其范圍僅在城市及高校取得一定成果,堅守成果,在高校繼續普及宣傳,獲得更多的價值認同是我們一貫的工作思路。我們應把啦啦操作為當代女學生的運動方式,增強女學生的身體素質,鼓勵女學生除了體育課程的鍛煉外形成終身鍛煉方式,在每年的校運會開幕式進行啦啦操表演,運動會的各種球類決賽(取決于有表演場地)也進行啦啦操表演,這樣既為比賽增加活力,也使得啦啦操運動得到宣傳普及。此外,學校各類迎新晚會、元旦晚會等都可以進行啦啦操表演,使得啦啦操運動融入每一個女學生的生活,成為終身體育項目。
綜上所述,啦啦操作為一項全身性的健身活動,應加強宣傳和引導工作,促進啦啦操運動在高校的推廣與普及,讓女學生在校期間克服場地、設備等因素限制,有規律地進行啦啦操訓練,從而全面提高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李宗堂.《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融入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1
[2]俞芳.云南高職學生體質測試現狀與問題探析——以云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科技視界,2016(3)
[3]高麗萍.女大學生體質在36周啦啦操訓練后的變化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5
[4]尹成,熊娟,王維.2005年、2015年江漢大學與全國大學生身體機能及耐力素質的對比分析[J].四川體育科學,2016(3)
[5]陶曉斌,肖柳.學生體質變化趨勢對體育教學改革的影響與思路分析[J].青少年體育,2016(8)
【作者簡介】袁 檸(1980— ),女,廣西桂平人,研究生,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啦啦操、健美操運動在高職院校的發展。
(責編 盧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