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發展,失獨老人的數量不斷增加,他們的養老問題已經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因而值得探討研究。本文從社會支持理論視角出發,分析失獨老人面臨的養老困境,總結出社工介入失獨老人養老服務的策略,并提出完善失獨老人養老服務的建議。
關鍵詞:社會支持;失獨老人;養老問題
運用社會支持理論,分析失獨老人存在的養老困境,著力構建失獨老人養老服務社會支持體系,對于增進失獨老人的福祉,豐富和完善當前我國養老保障體系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社會支持理論視角下失獨老人面臨的養老困境
(一)生活照料支持缺乏
失獨老人在失去自己唯一的孩子后大多數選擇獨居,因而在生活上會遇到很多困難,有些身體狀況較差的老年人們面臨的問題會更加嚴重,做飯、洗衣、拿藥、家務都不能獨自完成,日常生活無人照料就成了一個嚴重的問題。
(二)經濟保障支持不足
任何一個家庭,基本的經濟狀況是決定該家庭生活水平的首要因素。對失獨家庭的父母來說,子女的缺失直接導致他們在經濟上得不到額外的支持,再加上自身年事已高,收入來源單一,使得他們的生活狀況不容樂觀。而對于政府發放的失獨補助金,絕大多數人都表示標準過低,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三)精神慰藉支持匱乏
孩子的離去帶給失獨父母巨大的傷痛,有些人終其一生都無法接受這一事實。失去唯一子女的失獨老人,身體和心理都受到嚴重的創傷,我們無法體會到失獨老人那種傷心和絕望的程度,他們往往選擇逃避,精神變得極度敏感,甚至出現自我空間極度封閉的情況。
(四)社會交往支持斷裂
失獨老人普遍表示自從孩子去世后,就感覺一切都變了,變得不愿意和人接觸、交往,對外界比較排斥。他們的社交圈子變得非常狹小、正常的社會交往能力退化,這種情況亟待改變。
二、社工介入失獨老人養老服務的策略
(一)失獨老人方面
失獨老人是社會工作者開展服務計劃的核心人物,因此社會工作者在與失獨老人進行個案會談時,要用理解、尊重、真誠、關懷、接納等態度,這是服務計劃能否順利開展的關鍵。社會工作者可以在不同時間段參與服務計劃,訪談時間約為每一周安排一次,了解失獨老人的生活現狀以及服務計劃介入后的改變,及時發現失獨老人出現的問題,幫助案主梳理現有的資源網絡,更好地提供服務。
(二)家庭成員方面
家庭是一個人生存的基本單位,所以家庭成員對于失獨老人來說意義重大。每個個體的行為舉止以及心理狀態的體現都會受到其家庭生活狀況的深刻影響。社會工作者要深入了解失獨老人與家庭成員的生活現狀以及他們的相處模式和溝通模式,包括各個關系網絡的親疏遠近,讓失獨老人與家庭成員站在彼此的角度考慮問題,共同協助失獨老人走出生活的困境,健康快樂地生活。
(三)社區方面
根據人在環境中的理論,如果家庭是失獨老人日常生活的小環境,那么社區就是失獨老人日常生活的大環境。社會支持理論也表明社區是失獨老人社會支持體系的一項重要分支。所以,要想了解失獨老人生活狀態,離不開社區。社會工作者可以向失獨老人所生活的社區、居民等進行訪問,全面搜集失獨老人的社區生活資料,及時發展社區可利用的資源,以便為失獨老人提供必要的幫助。
三、完善失獨老人養老服務的建議
(一)呼吁政府部門盡快完善失獨家庭保障制度
失獨家庭養老問題的解決不僅包括經濟救助,還包括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心理治療等。因此,在政策幫扶中,應呼吁政府探索并建立對失獨家庭的全面照顧政策體系,積極完善養老保險制度和獨生子女保險制度,加強獨生子女家庭抗風險能力,為失獨家庭提供強有力的多重保障。做到切實維護獨生子女家庭合法權益。
(二)注重心理輔導和情感關懷
失獨老人在失去自己唯一的子女后,內心的痛楚是我們常人無法想象,只有切身經歷的人,才會感受到失去子女生命的心理創傷難以彌合。如果失獨老人得不到有效的情緒舒緩與心理治療,悲傷苦悶長期在心理生根,會逐漸失去與外界聯系的信心。社會工作者可以通過陪伴與傾聽,要用同理心開展服務,不斷疏導悲傷情緒,提供情感支持。
(三)組織失獨老人抱團取暖實現自救
社會支持理論認為,參與社會活動積極性高的老年人比參與社會活動積極性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滿足并更能適應社會。失獨老人在進行小組活動時,要有社會工作者進行指導,以區域、年齡等標準進行分類,通過社會力量的支持,讓失獨老人們學會自救,互相鼓勵相互救助,促進失獨老人自我組織活動,提高他們的活動水平,達到抱團取暖的互助效果。
(四)發動社區社會力量營造關愛失獨的社會環境
社區工作人員要及時發現失獨老人的生活現狀,并進行全面的資料登記備案,當上級民政部門有補助探訪時,要積極如實申報,讓失獨老人感受到政府關懷。社區應經常開展老年人文娛活動,社區工作人員可以鼓勵失獨老人參與社區活動,多和其他老年人溝通交流,提高社會參與度,感受社區力量,使得對社區擁有心理歸屬感。
從社會支持理論視角出發,一個人擁有的社會支持網絡越強大越廣泛越能夠更好地應對內在的困境和外在的挑戰。失獨老人面臨養老困境,需要政府、社會、社區、社工、家庭成員以及失獨老人自身的相互配合。只有各方力量兼具,共同為失獨老人養老困境做出努力時,才能保障失獨老人的晚年生活。
參考文獻:
[1]方曙光.社會斷裂與社會支持:失獨老人社會關系的重建[J].人口與發展,2013(05)
[2]冉文偉,陳玉光.失獨父母的養老困境與社會支持體系構建[J].新視野,2015(03)
[3]馮慶林.探討“失獨”家庭養老服務社會支持體系的合理建構[J].社會福利(理論版),2015(11)
作者簡介:
周平雙(1994- ),女,江蘇南京人,甘肅政法學院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社會保障與社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