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梅 (淮陰工學院設計藝術學院 223001)
兒童醫療器械產品人性化設計研究
趙艷梅 (淮陰工學院設計藝術學院 223001)
本文基于兒童認知心理和行為特征的研究,探索兒童醫療器械產品中的人性化設計。在兒童醫療產品的人性化設計中,一方面要考慮產品的功能結構、安全性、高效舒適性和基于兒童與醫務工作者雙向易用性的性能要求,同時要充分考慮兒童的情感體驗,注重兒童醫療產品的娛樂性體驗、人機交互方式以及趣味性的設計。提出基于特定用戶群的“人性化”思維引導產品設計的方法,從而指導具有良好用戶體驗的兒童醫療產品的設計。
人性化;醫療器械;認知;用戶體驗;情感化
設計越來越關注人的需求,隨著人性化設計理念的不斷發展,HCD(Human-Centered Design)成為備受關注的設計和研究方法應用于各類產品設計中。在醫療產品的設計中越來越注重對產品使用者和患者的人性關懷,但針對兒童這一特殊群體的醫療產品的人性化設計還遠遠不夠,目前國內市場上兒童醫療產品多數情況是應用成人設備對小兒進行監護、診斷、治療,最好的情況也只是粗略的減小尺寸。因此針對兒童醫療器械產品的人性化設計至關重要,出色的兒童醫療器械產品設計不僅考慮方便操作者的工作,而且著重關注兒童患者就醫時的心理環境變化,將情感化、人性化等設計理念融入到醫療產品的設計中,真正體現醫療設備對兒童的關懷與尊重。
人性化設計是指在設計過程當中,根據人的行為習慣、生理結構、心理情況、思維方式等,在原有設計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礎上,對產品進行優化,使用戶使用起來方便、舒適、高效。人性化設計基于人的需求,以人機工程學為原則,通過對用戶的生理及心理的研究,發現用戶潛在需求,建立人與產品之間的和諧關系,提高產品的可用性。另一方面,在產品滿足功能使用的可用性的同時,充分考慮人的感性需求,通過設計提高產品的情感特征和親和力,滿足人的精神需求,并使用戶在使用產品過程中產生良好的用戶體驗。
醫學界對兒童的定義是0~14周歲的人,不同成長階段的兒童具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在認知、記憶、判斷、情緒發展和思維能力方面不斷加強。兒童對事物的認知比較傾向于通過直觀感受,并借助以往的記憶和經驗對事物進行認知和判斷,總體上來說兒童的的認知特征具有某種相似性。在就醫過程中兒童通過對醫療環境、醫療設施以及醫務人員和其他病患的觀察形成認知判斷,并表現出特定的行為特征。
在兒童患病接受治療期間的檢查、化驗、扎針、輸液、深入治療的過程中會通過視覺對陌生環境和冰冷的儀器設備產生恐懼感,對就醫產生抗拒,不配合治療,導致治療效率低,給兒童、家長乃至醫務人員帶來很重的心理負擔和極差的就醫體驗。因此兒童醫療器械產品的人性化設計必須首先基于對兒童用戶特征的分析。
1.兒童喜歡游戲
在兒童醫療器械產品的設計中可采用適合兒童年齡階段的游戲方式,適當增加兒童醫療器械產品的游戲功能,激發兒童參與游戲的興趣,吸引和轉移兒童注意力。
2.兒童喜歡模仿
通過動作、聲音、圖形多通道交互模式,有效激發兒童模仿,配合完成醫學檢查和治療。
3.兒童好奇心強
設計要求造型新穎、有神秘感、色彩具有吸引力,激發兒童的探索和求知欲。
4.兒童喜歡成就感
在兒童醫療器械的設計中設置具有合理挑戰性的游戲環節,根據兒童行為特征,將檢查或治療任務設計成闖關模式,通過適當的獎勵機制激發兒童的成就感。
5.兒童喜歡動畫片
兒童醫療產品的設計可運用動畫形象或卡通人物造型或運用動畫片人物原型進行聲音模擬,給兒童熟悉和親近感,在情感上給兒童以安慰,緩解兒童的焦慮和恐懼的情緒。
6.兒童喜歡團結協作
運用模塊化設計方法將兒童醫療器械產品設計為可多人同時進行檢查或治療的模式,共同協作完成檢查或治療任務,設置恰當的交互模式,展示最終成功的獎勵。這不僅讓兒童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團結協作完成了檢查和治療的任務,培養孩子堅強勇敢、努力拼搏和團隊合作的精神,同時這種醫療器械的設計也可以解決現今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
7.兒童需要鼓勵
鼓勵來源于家長、醫護人員和與之交互的醫療產品,設計創新可以建立在家長、兒童和醫護人員的交互方式上,以達到自然沉浸的交互,達到鼓勵兒童的目的。
基于兒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兒童醫療器械產品人性化設計應強調設計的感性因素, 喚起人們對產品的親近感和信任感, 使產品更加具有人情味和親和力,使設計能夠真正滿足兒童的精需求,體現人性化設計的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外觀的人性化設計
(1)形態的人性化設計
就醫療器械產品的功能而言,已經給人一種嚴肅、恐懼的心理壓力,其形態設計如過于生硬冰冷則會更加強人的恐懼心理和精神壓力。在產品設計中,產品的形態、色彩和質感是外觀最直接的載體。外觀既要滿足人們對審美的追求和需求,又要符合合理的人機關系和心理感受。兒童產品的形態可以運用兒童熟悉或喜愛的卡通人物、自然形態等作為意向源,運用隱喻設計手法進行設計,使產品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的基礎上,擁有具有親和力的形態,拉近兒童與醫療產品之間的距離,可以一定程度上消除兒童對醫療產品的恐懼和排斥,建立信任。
(2)色彩的人性化設計
兒童對色彩的認知是無意識和潛意識的,但色彩對兒童的感覺、情緒有著特別顯著的影響力,因此,兒童醫療產品的色彩設計既要擺脫一成不變的白色,同時也忌用過于強烈耀眼的色彩,避免其刺激孩子的神經系統,引起視覺疲勞和情緒波動。兒童醫療產品的色彩設計應根據產品的體量和功能來進行選擇,體量大宜采用純度低且柔和的顏色,讓兒童產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可小面積采用鮮艷的顏色,引起兒童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同時兒童醫療器械的色彩設計也要充分考慮產品的功能,通過色彩強化和弱化產品的功能構件,突出兒童喜愛的部分,弱化可能會讓兒童產生恐懼心理的功能構件。
(3)材料與質感機理的人性化設計
醫療器械產品和人體直接接觸,其材料和質感肌理的設計不僅與人體健康直接相關,同時也通過視覺、觸覺對人的心理產生影響。兒童產品的材質設計應充分考慮兒童的視覺喜好,采用柔和溫暖的材料和質感,給兒童產生溫暖舒適的觸覺感受和心理體驗。也可以通過大自然肌理的設計,滿足兒童探索、好奇的心理,產品親近自然的感受和體驗。針對兒童用戶群體來說,兒童醫療器械材料的選擇一定要從兒童的心理感受出發,選取能夠讓兒童感到舒適溫暖的材料,同時保證采用安全環保的材料,以為兒童創造安全舒適的就醫環境。
2.易用性設計原則
易用性設計建立在心理學和人機工程學的基礎上,兒童醫療器械的設計要充分考慮兒童和醫務人員兩個目標用戶群體,設計中充分考慮產品在尺度、操作方式等方面要符合目標人群的人體各部分的結構尺寸與特點,用力習慣與大小,以及人在操作時所需的工作空間等因素,以實現醫療產品的“舒適、高效、安全”的特點,避免操作和使用的不便帶來的重復勞動和心理負擔。對于兒童操作區域的易用性設計應充分考慮不同年齡段兒童的認知特征,設置簡單愉快的操作方式并便于識別。通過語義設計傳達給用戶該產品或功能區域及構件的功能、使用方式等,保證產品的易學、易用和好用,并適當加入趣味性的交互方式,給兒童創造愉悅體驗,消除檢查及治療過程中的不適和恐懼感。同時兒童醫療器械的易用性設計也包括容錯設計,在兒童參與過程中誤操作反饋體系的設計要更加人性化,通過友好界面設計提示產品的正確操作方式,實現產品的易用性。
3. 安全性設計原則
安全性是兒童醫療器械產品設計中首要條件,安全感設計是主觀訴諸于客觀的體現,兒童醫療器械產品通過自身的形態是否親切、溫暖和舒適給人帶來安全感。如水平的物體給人安定感;曲面形體給人以柔和、親切的感覺;圓潤的物體更容易給人安全感;柔色彩和自然色溫會給人溫暖安定的感覺;溫和的材料質感和觸覺設計也會給人以安全感,等等。因此,兒童醫療器械產品應著重體現安全感設計,使兒童在與產品接觸和使用過程中產生安全感和信賴感。
4.游戲性設計原則
將兒童醫院打造成游樂院的形式,可以讓兒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恐懼和緊張。設計游樂設施式的醫療器械產品可以吸引兒童的注意力,探索的欲望以及沉浸式體驗游戲的樂趣。在兒童醫療產品中設置團隊游戲,可以有效吸引兒童的注意力,并激發兒童積極參與到游戲中,過程中他們互相配合,團結協作,在完成任務后會得到相應的獎勵,可以很好的培養兒童的團隊精神并深刻體會通過自己努力完成檢查和治療任務的成就感。為提高兒童對醫療器械中游戲的信賴及參與的積極性,可以設計親子游戲,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兒童的顧慮,放心的進入游戲并體會親子的樂趣,在游戲中完成檢查和治療。游戲性設計原則在兒童醫療器械中的應用將有效提高兒童醫療產品的情感化和親和力,尊重兒童的天性和尊嚴,真正體現人性化設計的原則。
5.趣味性設計原則
趣味性設計使人性化設計永葆活力,它通過幽默詼諧、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一種輕松自然的生活態度,創造一種新奇的心理感受和情感體驗,充滿趣味性的設計更符合人的情感需求。兒童充滿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他們天生情感豐富,喜歡接近一些宜人性和具有親和力,或是充滿生命力的趣味產品。兒童醫療器械產品設計中的趣味性設計,可以運用各種設計語言和設計方法,通過創意、夸張、個性、幽默等方式對產品的形態、材質及使用等要素進行趣味性的設計,以增加產品和人的情感互動,提高產品的魅力和親和力,賦予產品更多的情感意義,提高產品的人性化特征。
兒童醫療器械產品的人性化設計建立在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研究基礎上,針對兒童患者就醫行為流程及特征進行分析,通過人性化的形態、色彩及材質肌理提高產品的宜人性和親和力,消除兒童在就醫過程中的恐懼和抗拒心理,以擺脫舊有的不良就醫體驗。兒童醫療器械產品的人性化設計必須滿足產品的易用性和安全性,使兒童和醫護人員在使用過程中高效、安全、簡單容易的完成檢查和治療,以提高用戶的使用體驗。該課題同時提出在兒童醫療產品的設計中融入趣味性和游戲性的設計,為兒童創造與傳統就醫經驗截然不同的游戲體驗,并通過自然的交互方式和人性化的界面設計與兒童及醫護人員進行交互,創造愉悅的就醫體驗和感受。關于兒童醫療器械產品的交互方式的研究將成為我下一步研究工作關注的重點。
趙艷梅(1980- ),女,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工業設計、交互設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