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磊 (武漢商學院 430056)
攝影技術在藝術攝影中的應用探析
趙 磊 (武漢商學院 430056)
藝術攝影屬于造型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藝術創造工作的新型表現手段,其畫面主體體現了攝影師對作品美感的創新性詮釋,同時也飽含了攝影師想要表達的內心情感。從某種程度上講,攝影技術屬于藝術攝影創造過程中的重要技能技巧,具備熟練化的攝影技術能夠實現藝術攝影相關表現形式的全面展現,發揮其重要作用。本文就攝影技術在藝術攝影中的應用展開詳細論述。
攝影技術;藝術攝影;應用
攝影是指借助光學成像等原理,把日常生活當中的真實景物進行詳細記錄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反應到平面中的過程。就創意意圖而言,可以將其劃分為記錄攝影、藝術攝影與商業攝影等。而我們所謂的藝術攝影主要是指以表達創造主體審美情感或者藝術情趣為首要目的,通過攝影技術對社會生活進行平面視覺效果藝術反映的圖片攝影。
攝影藝術從創作意圖劃分,可以將其劃分成人像攝影、水墨攝影、記錄攝影、藝術攝影、畫意攝影以及商業攝影等,而藝術攝影僅僅是攝影藝術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從某種程度上講,藝術攝影主要是隨著攝影技術發展而不斷產生與發展的,多樣化的攝影技術可以有效增強藝術攝影工作的創造角度,進而加深對照片價值的充分詮釋1。首先,攝影技術可以促進藝術攝影實現多元化發展。此外,藝術攝影可以體現一個攝影師對于所拍攝事物的情感表達,將會受到攝影師審美因素影響,包括審美傾向的改變與社會性特征的影響,強化攝影技術在實際藝術攝影中的可以應用,能夠給人們帶來較強的圖像化審美表達。在藝術攝影中,攝影人員可以運用剪切技術、近焦距技術、取景框架技術以及序列性等一系列技術,于創作中融入相應的創作思想以及個性化情感因素,進一步體現出當代攝影最為明顯的多元化特點與多樣性特點2。其次,攝影技術屬于藝術攝影重要的獨創形式。借助攝影技術在多種藝術手段基礎上,能夠綜合體現攝影的實際藝術形式,實現攝影技術以及藝術之間的有機結合,并在攝影表現技法層面趨向融合。從某種程度上講,攝影技術的快速發展,可以豐富攝影創作所具有的色彩造型、明暗造型、肌理造型、質感造型以及光感造型等,運用攝影技術就所拍攝的相關社會事物實施藝術創作,進而呈現出時空、觀念以及風格之間的集合,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攝影已經進入到了藝術化發展時代3。普通攝影技術并不能夠有效拍攝出藝術攝影所需要的效果,一般來說,藝術攝影創新必須要將攝影技術作為基礎,并敢于突破攝影技術,進行全面創新,從而真正實現攝影的藝術效果。
(一)影調技術
目前,影調技術可以被看作是攝影作品的基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物體光線、物體色彩與物體結構的合理化再現,起到復制作用。一般情況下,影調技術必須要在攝影師合理運用相應的表現手段以及創作意圖的基礎上才可以完成,一般情況下,光線構成因素、拍攝角度因素、取景范圍因素等都會對影調產生直接影響。根據影調亮暗差異,我們可以將攝影畫面劃分成亮調、暗調以及中間調;而根據反差的差異,可以劃分為中間調、硬調以及軟調和等形式。通常情況下,影調對比在只存在黑白色的攝影作品中,講究的是黑色、白色以及灰色三種顏色的比例調和;而在彩色攝影當中,一般是指一種顏色間的差異性,例如紅色包括大紅色、深紅色以及淺紅等4。我們將黑白攝影作為案例進行分析,若一張攝影作品當中的黑色比例與深灰色比例相對較少,而白色以及淺灰色的比例相對較多,則就可以稱之為亮調;若攝影中的白色和淺灰色比例比較少,而黑色和深灰色的比例比較多,我們就能夠將其看作是暗調;但是若一張攝影作品當中的灰色部分相對較多,但是黑白比例較少,則就屬于軟調;如果黑白色比例多,而灰色比例少,這樣的影調技術就是影調。而中間調主要是指顏色比例位于兩者中間,比例相當。
(二)構圖技術
從某種程度上講,一個好的攝影構圖可以有效幫助拍攝人員創作出思想內容深刻以及形式相對完美的優秀攝影作品。在實際構圖過程中,攝影工作者必須要就重點物品進行著重突出,并就相關物品進行科學化保留,盡量剔除那些并沒有什么用武之地的東西,最終在攝影主題符合的背景下,做出取舍,達到不同攝影效果。之后,攝影師還必須要對主體以及陪體之間的關系進行良好處理,一般情況下,主體需要充分表達出作品的思想,也就是攝影作品所要充分體現出來的對象,而在攝影作品當中的客體僅僅發揮襯托作用,是為了進一步突出主體的重要影響。所以,在攝影構圖技術運用期間,相關工作人員必須要注重構圖主體的大力突出。具體來說,要想突出主體,攝影工作人員可以將主體擺放到整個畫面的“黃金分割線”位置,增強整個作品的均衡性與美觀性吧,吸引觀賞者的注意力,進一步引起觀賞者的共鳴;與此同時,構圖環節對前景與背景之間的比例進行合理處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攝影人員在進行作品《差距》與《第一接觸》創作的時候,在構圖方面就著重運用了前景以及背景之間進行相互對比運用的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攝影主題的鮮明化,更加引人深思5。
(三)用光技術
現階段,用光屬于攝影工作中的核心環節,如果用光技術運用的非常恰當,則將會使整個攝影圖片煥發生機,改變整體面貌。從光投射方向角度出發,我們能夠將用光技術劃分成多種,比如,腳光、正面光等。一般情況下,不同種類的光都具有各自特點,這種情況下就要求攝影人員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就不同打光方法進行積極探索,最終在打光法合理運用的基礎上,積極烘托所需要的氣氛。比如《女兵的照片》攝影作品就是采用了正面光攝影;《中華男兒》則采用側面光方向攝影,立體感相對較強。
(四)氣氛烘托
優秀藝術攝影一般不能離開氣氛烘托,而氣氛作為攝影技術重要表現手段之一,可以增強攝影“意境”。在氣氛烘托攝影中,有的時候會依靠事物本身,有的時候則會依靠色彩或者是光影視覺元素等,比如楊志光的作品《苗族婚喜》,畫面展現的是伴娘給新娘送梳妝銀飾,借助人物靚麗服飾與喜悅表情營造苗族婚喜樂融融的畫面,從而讓觀賞者可以感受到喜慶歡愉。
總而言之,優秀藝術攝影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可以給人更多的想象空間。這種情況下,就要求攝影作品有著十分出色的內容與形式。換句話說,拍攝出具有藝術特征的照片,僅憑構思是完全不夠的,必須要有成熟技術技巧做支撐,比如影調技術、用光技術以及氣氛烘托技術等,做到攝影器材的熟練掌握,不然是難以將構思變成所要的照片。
注釋:
1.陸峰.攝影技術在藝術攝影中的應用探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5(4):57.
2.白楊.探討攝影技術在藝術攝影中的應用[J].影像技術,2012(3):56-57.
3.劉昶.探討攝影技術在藝術攝影中的應用[J].藝術科技,2014(3):297.
4.賈云.攝影技術在藝術攝影中的應用分析[J].大眾文藝,2014(7):166.
5.婁世民,袁丁月.解析攝影技術在藝術攝影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2013(18):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