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璐 (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454000)
前瞻視野下少兒舞蹈發展探究
王 璐 (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454000)
在我國萬紫千紅的舞蹈藝術之苑中,少兒舞蹈猶如一朵嬌嫩的花蕊,微風過處無不散發出怡人的清香。在感受一份份童真、童趣愉悅的津津樂道當中,如何發展少兒舞蹈、培養少年兒童健康成長逐漸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話題。
少兒舞蹈;發展;探究
隨著人們文化藝術品位的日益提高,舞蹈作為一門人體語言藝術逐漸贏得更多的社會認可與青睞,而少兒舞蹈更以獨特藝魅力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喜愛。因此,有關少兒舞蹈的發展話題愈來愈引起社會關注,當務之急在于強化教育育人,通過教育育人的前瞻視角,研究如何培養少年兒童的藝術興趣與舞蹈情感,使他們建立濃厚的愛好興趣、愛好,進一步培養少年兒童健康人格與體魄,使他們能夠全面、茁壯地成長。
與眾多藝術有所不同,運用少兒舞蹈系統對進行少年兒童美育教育,既能室成他們心地美感的培養,也能實現他們外形美的塑造,并且還是卓有成效的一種健身活動。概括而言,少兒舞蹈有著無可替代的特殊美育功能,這種內外兼修的基強教育育人模式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但就國內中小學基礎教育而言,目前僅有學前教育以及低年級小學“唱游課”中,對舞蹈初有涉獵,也只是作為一種輔助性手段運用于音樂啟蒙教學。而國外則大為不同,如美國在小學以下基礎教育中,舞蹈已作為一門獨立課目貫穿于小學基礎教育始終,并設立法形式寫進教育大綱之中。由此可見,舞蹈在國內中小學基礎教育中所處地位,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遠遠滿足不了時代素質教育系統改革要求,已經成為影響少兒全面成長發展的瓶頸。鑒此,國內學前教育與小學教育要進一步端正觀念,全面完善落實素質基礎教育機制,科學制定少兒舞蹈教材,盡可能創設教學條件,適當加大舞蹈教育份額,這對全面落實素質教學改革十分必要,對少兒全面健康成長也非常有益,具有深遠重大的現實意義。
國內市場有關少兒舞蹈教材出現過好幾種,以考級舞蹈教材與考級芭蕾舞教材最為普及,初步形成了教程成熟化與師資力量規范化的新格局。其中,自成體系的芭蕾舞考級制度的建立,是國內中小學基礎教育走出“應試”瓶頸轉向“素質”培養的重大舉措,是在借鑒國外芭蕾舞教育成熟經驗的基礎上,繼承發揚中華傳統文化思想,結合吸收國外芭蕾的藝術精華,所形成的一種中國特色下的芭蕾舞業余教育發展體系。自上世紀末教材撰編、推廣以來已十年有余,但如何做出教材的準確定位,社會爭議不斷,如何定位基礎教育做好結合文章,有待進一步探討研究。
相形之下,由中北京舞蹈學院編寫的"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較為成熟,是目前國內較為完整、具有國家考級性質的舞蹈教育體系。歷經十余年的修訂完善,系統形成了啟蒙教育、初級教育及一至七級考級教育的整套教材,教材并分普及與半專業兩種類型。其中普及教材一至三級課適宜四至七歲幼兒學習,七至十三歲少兒適宜四至八級課程學習,十二至十五歲少兒適宜第九、十級課程學習。半專業教材十一級課程教育適宜十四到十六歲年齡段的青年,十七到十八歲年齡段青年則對十二、十三級課程教育較為適宜。
相比之下兩套教材各有利弊,規范系統為芭蕾舞教材的突出特點,但單調缺乏趣味性,而中國舞教材童趣較濃,較為適合孩子的興趣特點,但缺乏芭蕾舞教材的規范性,對孩子形體塑造更為適合,因此教學中如何取長補短、統籌兼顧應為重點強調的關鍵環節。
(一)基于前瞻視野創新少兒舞蹈教育的教學前提:定準目標,明確把位。
——準確理解舞蹈音樂,領悟舞蹈內涵,體會舞蹈動作銜接,并在一張一弛的舞蹈情趣樂享中,勇于嘗試創造性的動作表現,且舞蹈動作表現充分吻合音樂情感表達要求。
——熱衷參與舞蹈活動,樂享舞蹈活動的情景快樂,積極主動以舞蹈動作的探索表現音樂情景,并善與同伴合作,共同增強少兒舞蹈的凝聚力與感染力。
——通過身體動作的準確控制,能夠準確運用舞蹈道具,并以表現到位的動作表情實現與他人的情感交流。
(二)基于前瞻視野創新少兒舞蹈教育的教學關鍵:寓情于境,激發童趣。
——致力創設傾情音樂的情景氛圍。舞蹈與音樂相輔相承,音樂是童趣中“耳邊”的舞蹈,舞蹈是嬉戲里“眼中”的音樂,兩者形影不離、誰以割舍。舞蹈教學貴在引領孩子學會傾聽、用心靈傾聽音樂的內涵。由此在聽覺感知的節秦旋律基礎上,亦靜亦動、動靜相宜,以音樂節拍引領孩子情歸深處的翩翩舞蹈。因此,恰如其分的音樂刺激可激發孩子的音樂興趣,提升少兒對音樂的聽覺敏感性。
——償試歌詞的創設意境。以直觀的情景創設,引領少兒感受體驗現實生活場景。如特定情景的歌詞理解,可通過歌詞朗誦形式激起孩子的興趣,加深特定情景的特殊體會等,為孩子完成寓情于景的舞蹈表演做好先期準備。
——合理設置表演藝術角。如提供到位的舞蹈圖片、VCR影像資料、光碟、圖片、服裝道具等。在區角表演活動當中,鼓勵孩子自由發揮,自主創作,通過活潑歡快的童真情趣,進一步激活孩子參與活動、表演舞蹈的主動性。
(三)基于前瞻視野創新少兒教育的教學保證:樂享體驗,迸發激情。
——情至深處,身體力行。不言而愉,教師和孩子的交流基礎在于心對心的情感相通,同樣也是少兒能否在舞蹈活動中身體力行的關鍵所在。有教師貼心情感關愛,相對孩子是無形中的精神鼓舞,使學生愿意接受老師的學習指導,樂于遵照教學要求做好每一個舞蹈動作。在舞蹈教學實踐中,教師可逐步通過語言表達、音樂體驗及表情展現等系列作用,牽手每一個孩子的童真,幫助他們獲取舞蹈進一步的體驗與理解,樂享少兒舞蹈的情趣。
——感悟生活,迸發激情。教師要積極引導孩子多觀察生活,并于身邊千姿百態中感悟生活的真諦,投身大自然中找尋生活中風采各具的舞蹈要素,以進一步充實學生的舞蹈體驗,以心貼心的交流幫助孩子實現感性積累到理性經驗的升華,從而金面提高他們領悟舞蹈美的綜合能力。
(四)基于前瞻視野創新少兒舞蹈教育的教學促進:肯定激勵,創新個性。
——善于尊重學生的學習想法,致力激勵舞美創造性。教師應多做啟發式教育工作,鼓勵孩子的大膽想法,要尊重每位學生的每一個創造設想,有意識培養起孩子們的創新意識與創造精神。
——支持每個孩子個性創造與個性發展。在尊重孩子成長差異性的基礎上,鼓勵孩子們舞蹈方面的個性發展。引導學在童趣游戲與舞美體驗中取長補短、交往學習,促進其分別在各自水平發展風采不同的舞蹈個性。鼓勵孩子按照個性方式表現自我,發揮其充分的想象力,引導孩子獨特的舞蹈認識,以此進一步激勵全面的創新意識與創造精神。
[1]李小芬,肖光來.北京、武漢、長沙地區少兒體育舞蹈開展的現狀調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25).
[2]周吟.懷化地區少兒體育舞蹈培訓存在問題的調查研究[J].中國考試周刊報,2010(16).
[3]汪軍,李小燕.宜昌市青少年體育舞蹈運動現狀調查與分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 2010(20).
王璐(1984.10- ),女,河南洛陽人,藝術學碩士,舞蹈方向。研究方向:少兒舞蹈教育,少兒舞蹈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