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洋 沈陽浩宇惠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我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機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張洋 沈陽浩宇惠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股權激勵制度是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的重要環節。股權激勵主要是公司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公司所有者不能對經營者的工作努力程度進行有效監督,為了鼓勵經營者盡職盡責,將公司的長遠利益與短期利益相結合,以創造最大化的股東權益,而給予經營者超過其報酬或年薪以外獎勵的一種激勵制度。現代企業理論和國外實踐證明,股權激勵對于改善公司治理結構、降低代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增強公司凝聚力和市場競爭力能夠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由于我國對公司管理層進行股權激勵還處于探索階段,在實施股權激勵的過程中仍不可避免的存在著一些問題,有待在今后實踐中不斷完善。
上市公司 股權激勵機制 問題
股權激勵是一種通過經營者獲得公司股權形式給予企業經營者一定的經濟權利,使他們能夠以股東的身份參與企業決策、分享利潤、承擔風險,從而勤勉盡責地為公司的長期發展服務的一種激勵方法。
法人治理結構,是對公司經營管理、控制和運行的機制和規則。股權激勵作為一種長期激勵機制,必須有利于治理結構,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雖然我國的上市公司已經形成了由股東大會,董事會,決策機構和監督委員會組成的內部治理結構。但在實際操作的上市公司中近一半公司的董事長兼任總經理,實施股權激勵計劃變成了一個“自我激勵”的過程。
股權激勵方案的設計往往站在少數人的利益上,甚至損害股東利益現象時有發生。這種法人治理結構,不僅損害中小股東的利益,而且從長遠來看,也會損害自身利益。只注重短期經營效率,而忽視了長遠的發展戰略,忽視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受益人通常是通過粉飾財務報表來調節營業利潤,操縱股票價格。這不僅不利于長期的可持續增長,甚至可能導致公司和股東的利益受到損害,給投資者帶來更大的市場風險,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股權激勵機制的有效實施。
績效評價指標,對經營者的約束機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內部監督機制。目前,外國上市公司普遍使用股票價格作為經理人業績評價指標,但我國大部分上市公司沒有建立一個統一的、完善的績效考核體系。我國最常用的績效評價標準是凈資產和凈利潤增長率回報率。績效評價標準的重點在傳統的財務指標體系下不夠全面、細致。股票期權激勵歸屬條件過于簡單的財務指標很容易實現,不能全面,準確,客觀的評估工作激勵目標的有效性,并會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包括短期,高風險業務,人為篡改會計數據及財務報表等。
1.完善獨立董事制度。完善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機制,董事會的改變,必須由股東大會決定,而不是由政府部門;其次,董事會主席的權利、義務的規定,根據公司法的規定,主席的權利是主持股東大會召開的董事會會議,主持董事會會議;在董事會期間,根據董事會的部分職權行使的授權;再次,應該給副董事長和其他董事召集董事會的權利。
2.監事會應采取累積投票制度,少數股東的股份根據監事的選舉產生候選人。另一方面,應適當延長監事的任期、擴大監事會的權威。監事會應當根據現在的權力,增加一些新的職能和權力,強化監事會的監督和處罰責任義務。
此外,完善上市公司內部治理結構是有效實施股權激勵制度的必要約束之一。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建立所有者和經營者之間的制衡機制是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改善內部治理結構可以激勵董事會和管理層,實現利益最大化,實現經營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目標,可以提供有效的監督,鼓勵更有效地使用資源。股權激勵制度,以使其可以順利實施,有必要加強公司的內部治理結構。首先,需要解決的內部控制問題,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形成股東大會、董事會、經理、監事會各司其職,制衡結構,加強獨立董事,外派監事和檢查員相應的監管機制。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計劃除股東大會特別決議批準外,還需要聽取外部獨立中介機構的意見。公司治理結構應該明確界定權利和責任,每名參加者提供企業決策必須遵循的規則和程序,并在同一時間設置公司的目標以及如何實現組織結構。
完善治理結構,加強監督作用。有效的監督和約束機制需要建立在上市公司中,牽制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通過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的決策,以增加透明度和公正性,并建立了薪酬委員會。要加強外部董事的獨立性,建立健全外部董事的信用體系,評估機制,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發揮董事會,董事會,監事會的約束功能,再次,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需要政府政策或制度的關心支持,政府可以設定特定的上市公司結構,通過行政手段加強監管的力度,以提高中國上市公司的治理督察。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的基礎是有效的股權激勵,股權激勵將成為公司決策由少數決策者的工具賺足。只有不斷地提高公司的治理結構,以促進股權激勵制度的有效實施。
有效的績效管理系統,由三部分組成:確定、性能、規范。它定義了績效審計的目標、內容目標,即績效評價、權重;開發有用的,操作的過程中的評估方案和實施;反應性能,結果評價的一部分或管理人員和通訊性能評價過程。在建設過程中應注意三點:一是從員工的標準,建立一個目標的實現,必須從傳統的審計管理的變化形式的概念,通過績效審計,重建一個新的治理形式。二是加強執行監督。建立監測部分,以確保所有的任務是監視有條不紊的性能,保證信譽,促進人力資本管理。三是審查項目的規則和事實為依據,以確認現實可能是可靠的數據從第一個到最后,應采取公平原則,決不會同意開發。具體而言,標準應該建立在員工績效與任務性質的基礎上,根據員工完成任務的效果進行考核評定。
股權激勵制度設計的重點和難點在于制定制度的決策者和利益相關者的平衡關系,即如何處理三者之間的責任、權利和利益,實際股權激勵績效考核體系的發展。因此,企業應充分發揮股權激勵的作用,你必須先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應該具有客觀的、公正的、易于操作的特點,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是完整的。系統的績效考核指標,除了量化指標,也要充分考慮涉及到定性指標,全面的評估,上市公司高管的執行能力,實踐能力和專業水平。絕對指標和相對指標的縱向比較與橫向比較,并嘗試結合財務和非財務指標,無論是物質獎勵和非物質獎勵。上市公司在實施股權激勵方案,考核指標應該是更全面,更公平。同時,在評估標準的發展,既不能門檻設置過高,達不到激勵效果,也不易設置“門檻”太低,從而導致市場和股東的質疑,為上市公司的可持續發展不利。業績增長速度的考核指標之一,例如,不能顯著低于行業平均增速的水平,行業領導者的績效考核應提高門檻。在同行業中,經濟,相應增加工作績效考核指標適當延長行使期。在中國上市公司所推出的激勵計劃,允許激勵對象的限制性條件,主要財務指標,這顯然是不夠的。因為財務指標是最有可能成為高管激勵對象操縱,為了自身的利益,他們可以利用職務之便,將人為調整后的財務考核指標,到期的股票期權的風險成為現實。因此,指標體系的設計應該是財務和非財務指標相結合的模式,以避免使用單一的當前財務指標,以減輕其影響操縱。除了企業的措施,政府也應該及時修改有關政策,考核標準,提高上市公司,引進更加成熟和全面的股權激勵管理辦法,建立一個健康有序的市場表現環境,公平和合理的上市公司,實際股權激勵的情況下,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市場環境的發展。
上市公司實行股權激勵政策,有利于完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機制,鞏固國企改革成果,使公司按資本、創造力、管理能力等進行收人分配的模式與國際接軌,增強公司競爭力,為進軍海外市場打下基礎。
盡管目前股權激勵還存在著諸多不足,但隨著國家逐步放開境外投資者投資中國證券市場,以及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境外上市,所以建立股權激勵制度不僅是現代企業的需要,更是對投資人負責,增強公司全球競爭力的必然趨勢。
[1]梁能,尹尊聲,李玲,李眉.公司治理結構:中國的實踐與美國的經驗[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2]方厭煌.上市公司股票期權長期激勵機制分析[J].財會月刊,2012.
[3]曹鳳岐.上市公司高管人員股權激勵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2012.
[4]李銀珠.股票期權薪酬制度及其在我國的應用[J].會計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