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保 安徽省農墾集團有限公司
價值創造視域下的國有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問題探析
陳忠保 安徽省農墾集團有限公司
國有企業內部財務的控制屬于企業內部控制的一部分,其最終目標是為了實現商業活動中最基本的經濟行為——價值創造。本文試從價值創造的角度出發,對國有企業內部財務控制進行研究,從而探討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對國有企業的價值創造提出完善建議。進而期望企業經營更加切合商業行為,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價值創造 國有企業 國有企業內部財務控制
國有企業的內控體系是該企業正常進行生產運營活動的關鍵部分,其中財務內部控制是這個關鍵部分的關鍵環節,對管理國有企業日常資金流通、維持企業內部財務收支平衡、促進企業長遠發展都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新會計大辭典》(1993)中是這樣定義財務內部控制的:為保證財務計劃的實現,需要按照其要求,明確資產配置,嚴格監督財務控制活動,并且要有相關范圍限制,及時對發現的偏差進行糾正,總結經驗,改進工作。《現代會計百科詞典》(1994)中則是如此定義的:運用財務反饋的信息,調節日常財務活動,從而保證財務活動能夠按照原定計劃實施下去,這個過程就是內部財務控制。
從上述對財務內部控制的定義中不難發現,對財務內部控制實施的最終目的或最終目標就是為了進行企業的價值創造。
財務風險是企業在創造價值中不可避免要面對的經營風險。財務風險是指企業面臨不合理的財務結構,不當的融資使得企業的償債能力下降或者喪失進而導致企業陷入財務困境甚至破產。因此,財務風險應對能力強,國有企業價值創造的能力也會有所提高。
目前國有企業對財務風險的應對能力仍較差,這與目前國有企業所面臨的風險較以往更多有關。這表現在國有企業的投資規模上。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面臨比較好的經濟狀況和較多的外部機會,就會投資不相關行業或者大規模進行投資,使得資源能力和管理能力不能應付多元化風險。還表現在國有企業常利益借貸資金炒股。國有企業存在很多對關聯方和非關聯方的對外擔保現象,近幾年相關部門對擔保監控比較嚴,擔保風險相對少,但若出現不景氣的經濟時,必然會暴露擔保風險事件。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內部人控制”現象普遍、企業文化缺乏價值創造的理念、不合理高管人員激勵機制影響價值創造等方面。
首先,在國有控股公司內,普遍存在著相對控制股東,但是絕對控股股東所持股份之和總是超過相對股東。企業經營決策時,往往偏重大股東利益,不能使得企業的股東價值均衡,最終會對企業整體價值產生影響。
其次,國有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缺少價值創造理念的支撐。這主要是因為國有企業注重人際關系,存在著較重的職位等級觀念,員工的求穩心態嚴重,導致經營偏重保守。
高管人員在整個企業的運營中始終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高管人員對于良好的控制環境和建立健全內部財務控制及有效實施起著很大作用。目前對待高管的激勵措施主要是薪酬,但很多國有企業高管的薪酬并沒有體現他們對企業的貢獻,最終會影響企業價值創造能力。
在“內容為王”的現在,信息不僅是資源也象征著財富。有價值的財務信息可以進行經營預測和決策,提高企業價值創造水平。但目前國有企業普遍存在著財務信息失真與溝通不暢等問題。
市場經濟中不健全的法制和不完善的治理結構以及相對較低的會計人員素質等,都是許多國有企業為獲取激勵報酬或者政治目的采取隱虧措施,人為地操縱盈余和進行財務欺詐,最終使得會計信息失真的因素。沿用傳統的上報財務報表和口頭匯報,以及國有企業員工對信息價值的不重視,都會妨礙信息的有效溝通和及時反饋,影響信息流動,最終影響企業經營效率和效果。
國有企業對于財務風險控制能力的加強,不僅需要提高員工風險意識,因地制宜開發財務風險控制工具,還要加強高風險投資的業務管理和風險監控、強化重大財務事項管理。
首先需要建立風險責任制。在防范風險上,監控的責任由財務經理承擔,要注重財務管理的調研研究,在重大經營事項的決策上要積極參與。要注意發揮財務部門的作用,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內部財務管理方法,統一管理資金,不斷增強防范意識。財務風險控制工具包括對待風險的識別、評估、報告和預警等工具。在選擇財務風險控制工具的時候,需要采取經濟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不能盲目跟風。對于高風險投資的業務以及重大的財務事項,國有企業的首要任務應該是加強管理和監控。需要根據國有企業高風險業務的規模、性質決定是否可實施。
主要體現在強化價值創造的財務控制理念和促進企業文化發展和創新兩個方面上。
理念是環境的基調,國有企業需要建立一套基于價值創造的內部財務控制制度,確保每一位員工都能對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標有充分的理解。而且需要設立專門部門負責宣傳和培養員工,從而使得他們能夠有效控制這些要素發揮作用,實現價值最大化。
當然,國有企業的文化也很重要。它要求企業文化不僅積極向上,還能夠團結員工,激發員工斗志。國有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企業領導要始終站在能夠促進企業長期價值創造的戰略高度,對文化見識出思路、出對策,重視文化建設,明確本企業文化目標和內容,用正確的經營管理理念,帶領全體員工不斷提高文化建設水平,起到率先垂范,身體力行的作用。
這不僅包括人力資源管理機制的完善,還包括對于信息及其流通的管理。
建設好人力資源管理機制是國有企業提高員工素質的關鍵,重點在于建設和強化競爭、考核、激勵人才選拔和培養機制。除此之外,健全的內部審計監督機制以及全面評價和考核體系也是實現企業價值創造的關鍵。
企業對于信息的管理主要體現在對基礎建設和信息溝通的控制。加快企業信息化建設,豐富信息溝通渠道很必要。溝通渠道的選擇要考慮信息的特點,常規信息簡單明確,對于非常規性信息就需要加以關注,防止信息在傳遞過程中出現遺漏或中斷等情況。同時,縮短價值鏈信息的管理和溝通鏈條,不僅可以保證有用信息的及時傳達,而且還能節省信息成本,提高信息傳遞的效率。
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國有企業內部財務的控制對于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實現價值創造最大化都有重要的意義。目前國有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財務風險應對能力較差、企業控制環境存在弊端、財務信息失真與溝通不暢等方面。國有企業必須從企業全局出發,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財務內部控制機制,促進財務內部控制系統各環節相互協調、有序運轉,才能提升企業經營效率與管理水平,促進國有企業健康、持續的發展。
[1]王曉燕,任蘭柱.我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財會學習,2016(18):255.
[2]朱華建.國有企業集團財務管控核心內容淺析[J].財務與會計,2014(5):55-564.
[3]周迎芳.淺談國有集團公司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2015(16):115.
[4]何召濱.國有企業財務治理問題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2.
[5]張先治.內部管理控制論[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2-23.
[6]朱元午.財務控制[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3.
陳忠保(1973-),男,安徽桐城人,研究方向:財務管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