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云 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統計局
會計準則變革對企業理念與行為影響的多視角分析
王鳳云 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統計局
我國市場經濟正在不斷加速發展,社會主義市場呈現出了繁榮的局面,會計工作也顯得越來越重要。與此同時,會計準則的變革引起了人們的重視。會計準則不僅影響財務報告和資本市場,對企業的經營理念與經營行為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新會計制度的制訂以及實施對企業發展有著重要影響,進而對市場經濟的穩步發展產生重要作用。文章主要通過會計準則變革對企業理念與行為的影響進行多視角分析,提出在新會計準則變革的大環境下企業的發展方向與策略。
會計準則 變革 企業理念 企業行為 多視角分析
會計準則是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的規則和指南。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具體準則2006年發布38個,2014年發布3個,共41個。會計準則是規范會計賬目核算、會計報告的一套文件,它的目的在于把會計處理建立在公允、合理的基礎之上,并使不同時期、不同主體之間的會計結果的比較成為可能。會計準則的出現,就使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核算時有了一個共同遵循的標準,各行各業的會計工作可在同一標準的基礎上進行。會計準則的作用就是提當會計工作的基本規范。會計準則具有“四性”,分別是規范性,權威性,發展性,理論與實踐相融合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實現了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也建立了一套比較完備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的會計準則體系。從1978年至1991年我國處于會計制度的試點以及會計準則的探索階段,在這一階段,我國成立了會計學會,開始關注國際會計準則,不斷探索會計準則的制定。從1992年至2005年,我國進入會計制度的制定和會計準則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階段。由此,我國逐步形成了一套獨有的會計準則與會計制度并行的會計標準體系,在具體核算要求,內容和方法方面基本上實現了與國際會計準則的接軌。2006年至今,我國進入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等效階段。2005年自財政部做出全面加快會計準則建設的決定后,我國會計準則體系建設進入了一個加速發展的階段,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只是第一步,最終目的是實現等效。新會計準則是我國會計改革與發展的重要里程標志,是中國會計駛向國際會計航道的航標。新會計準則能否有效實施關系到中國會計準則是否被國際接受并與之等效。
首先,會計準則具有經濟后果。會計報告對決策行為產生影響,而并不僅僅是反映決策結果。這種影響是主要通過信息作用和契約作用來影響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的。除了財務報告和企業契約對企業行為產生影響之外,會計準則本身所體現的會計觀念會影響到企業觀念,從而進一步影響到企業行為。會計準則影響企業的會計行為,財務行為,對企業的管理行為也產生了重要作用。
會計準則變革中會計觀念的變革會影響會計具體的行為規范,從而影響到企業理念,通過財務報告的外化形式進而影響到企業行為。會計觀念中受托責任觀向決策有用觀的轉變影響企業建立面向資本市場進行價值創造的觀念;會計觀念中歷史成本觀向公允價值觀的轉變影響企業建立立足股東利益進行資本保值增值的企業理念;會計觀念中由收入費用觀向資產負債觀的轉變導致企業樹立全面價值管理和長遠發展的經營理念。同時,這些觀念的轉變影響了會計的具體行為規范,在財務報告中通過信息作用和契約作用進而影響企業行為。主要包括對會計行為的影響,對財務行為的影響以及管理行為的影響。進一步講,對會計行為的影響主要通過對盈余管理和機會主義的作用表現出來;對財務行為的影響主要通過對籌資行為,投資行為和分配行為體現出來;對管理行為的影響主要通過對評價行為以及治理行為作用體現。
首先,會計準則變革影響企業決策者。會計準則的變革必然帶來會計制度的變革,并且會對原有的會計制度造成一定的沖擊。而與此同時,會計制度的變革就要求企業必須做出發展策略的調整,以此來滿足新會計準則的發展需要。在企業中,掌握著會計信息的是企業的領導階層,只有企業領導階層首先對會計準則變革進行深刻的了解和認識,才能對企業的發展策略做出相應的調整和改變。并且,我們必須強調的是,企業經營策略的調整必須是根據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以及會計準則的變革所做出的,否則不利于企業的發展。除此之外,企業決策者了解會計準則的變革,有利于企業決策者了解當前市場發展中的機遇與挑戰,是企業對自身重新評估和正確定位的關鍵一步。其次,會計準則變革影響企業發展理念。歷史成本價值觀相比較公允價值觀而言對企業的預收益計算比較粗略。但是在實際的發展中,當前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市場信息的快速變化使得歷史成本觀難以適應當前企業對會計信息時效性的發展要求,其所提供的相應信息已經失去了對企業的價值,無法為企業決策者提供決策依據。而公允價值觀是在市場條件下,買賣雙方在準守公平合理和自愿的情況下所明確的價格。對資產的反應相當明確,對負債,權益的公允價值變化體現充分。更有利于企業即使了解股權價值變化,是企業對市場動向,對自身經濟效益以及價值管理更加明確。同時,公允價值觀能夠抓住市場經濟關鍵信息,注重市場動態,能有效對企業的管理者形成一種監督,從而完善企業理念。第三,會計準則的變革促進企業價值觀的轉變以及長遠發展的理念的形成。企業的長足發展,必須充分考慮到員工的發展前景。會計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必須衡量好企業效益與員工利益之間的關系,充分保障員工的利益,保證員工能夠在企業中獲得發展,從而帶動企業的長遠發展。
首先,會計準則變革有利于企業制定合理的企業會計行為。會計準則變革對會計人員的行為標準產生重要的作用。會計人員在企業的運作中起著重要作用,企業必須根據相應的標準依據為會計人員制定相應的行為規范和行為準則。這樣不僅有利于對會計人員形成一定的約束,提高會計人員的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企業避免因會計失誤出現損失。除此之外,通過會計準則變革,企業能夠全面而又充分的了解到新型市場的制度,根據會計準則衡量自身企業的經濟狀況,進行資金以及資源的優化配置。其次,會計準則變革影響會計報告行為的變化。會計準則變革對會計報告行為的影響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對會計報告報表的影響。新會計準則要求修改原先的財務報表的構成,將原來的附表變更為主表,使得各個行業的報表內容實現了統一。其次是對企業的利潤信息的影響。新會計準則要求擴大營業利潤的組成范圍,將投資者收益和公允價值損益收入其中,并在利潤表中增加綜合收益以及其他綜合收益,這些變更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經營發展和決策。第三,會計準則變革影響了會計計量。新會計準則背景下,企業的會計計量發生了變化,主要是后續的計量規范以及初始資產發生了變化。根據不同員工的職業進行判斷,根據初始計量的對象不同,引入不一樣的公允價值計量方式,提高了企業會計計量的準確性。而資產后續計量的變化主要是改變了原來在存貨計價中的先進后出的方式,對企業的無形資產進行分類,讓企業直面市場,及時,真實地掌握資產的實際價值。這將會對企業的生產,銷售,管理及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的配置產生影響。
會計在企業的發展中居于重要地位,會計準則的變革對企業觀念和企業行為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自從2006年我國開始實施新會計準則以來,新會計準則對企業的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從而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1]王素榮,蔣高樂.新會計準則對上市公司所得稅稅負影響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09,(12).
[2]李元旭,宋淵洋.地方政府通過所得稅優惠保護本地企業嗎——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中國工業經濟,2011,(05).
[3]李永友.我國稅收負擔對經濟增長影響的經驗分析[J].財經研究,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