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華 沈陽師范大學
論日語專業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
李清華 沈陽師范大學
隨著社會的發展,國際間的交流也日益頻繁,所以國家對于外語專業的人才也是很需求的,據相關數據表明,新的知識的出現是非常快的,如果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只學習書上的基礎知識,很可能在畢業時知識過時,所以在教學過程當中應有效的將思維辨認能力作為教育的首要目標。
日語專業 思辨能力 專業性
大學時期的學習是為以后步入社會,適應社會的關鍵時期,所以大學不僅僅是學習的時候,也是提高增加一個人的個人能力,個人素質的時期,隨著時代科技的不斷發展,社會上對于人才的需要也是越來越高,對于人才的要求也越老越高,不僅僅需求的個人的專業知識,更多的是需要復合型人才,所以社會上廣泛提起的思辨能力就是社會需要的之一,高校中對于如何把思辨能力與課堂學習結合起來,讓學生共同發展,是現階段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對于思辨能力的表面定義是由美國著名哲學會提出的,思辨能力包括闡述,分析,推理等七種技能合為一體的技能,其核心技能是分析推理和評價,這也是思辨能力的本質。
哲學會對于思辨技能提出了分層定義,低級包括對于概念的記憶,理解以及應用,高級包括對于問題的分析,評價,創造能力,在2007年將思辨模型增添為三維思維元素,即目的,問題信息,概念,假設,視角,推理,啟示。(評判標準,包括清晰度,準確度,相關度,邏輯性,精確度,重要性,完整性,理據型,廣度,深度(智力特征即謙恭,獨立,正直,勇敢,堅持不懈,自信,富有同情心,公正無私)。
1.國外對于思辨能力的研究。國外對于思辨能力的研究大體上可以對思辨能力進行分項界定,思辨能力的量具構建,思辨能力的培養三項,對于思辨能力的研究的目的是,①通過構建思辨能力的量具提高學習者的思辨能力,②培養大學生的思辨能力可以提高他們對于社會的批判性思維以及提高綜合素質。所以思辨能力是教育培養中不可或缺的環節。
2.國內對于思辨能力的研究。在國外已經研究思辨能力二十多年了早在八十年代就開始對大學生思辨能力進行研究,通過不同學科的專家對于思辨能力的界定以及分項研究,積極開發測試學生思辨能力的確定工具。在國內的2010年國家中長期發展綱要中提出注重學思結合,倡導啟發,探究式學習,我國著名學者宋毅在2011年提出,思辨的核心是如何認知事物,是對于綜合性信息合理性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在高校中口語教學的重點是通過口語訓練提高學生認知,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對于日語教學中主要培養商務技能,語言交流技能以及文化溝通技能,高校中對于日語教學的宗旨是盡最大的限度挖掘學生對于日語語言的潛能,不斷的提高日語語言的綜合能力,使學生在學習中找到自己的目標,以及對于學習的自信,為自己以后的職業生涯做鋪墊。
(二)大學中對對外經濟貿易日語專業教學的定義就是;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扎實語言知識基礎和技能,能夠掌握廣泛的人文與社會科學及相應國際基礎理論知識,具有與國際文化交流的能力,可以適應政府等各類社會機構能夠從事國際商業活動的人才。
(三)商務日語是屬于專業日語的一種,也是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語言教育,與對日語研究相比更注重的是在工作中的應用,與學習理論相比更注重的實踐。商務日語不再是傳統的日語加外貿知識或者是日語加專業知識,日語專業的人才應是在熟練掌握日語后,應充分的了解日本人的思維模式,了解在國際交談中日語語言習慣或是相關的企業文化,通過對于在日系企業開展的日語需求市場的調查中可以看出,企業大多數更注重的是日語會話能力,在對于應屆生的擇業就業情況來看,畢業生最需要的是加強日語語言溝通的能力,由此可見企業和工作者都是對于語言交際能力迫切需求,所以加強學生對于語言交流的學習是大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目標,所以在日常的教學中應把重點從聽讀寫上逐步的轉化為交流溝通。為了能讓學生能在未來的工作當中能夠更好的適應和勝任工作,在對學生進行讀寫能力的培養基礎上強化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在大學的學習中不在是以記憶單詞和句型為目的,是通過學習來靈活的運用,與他人更好的交流,完成工作,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注重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遇到學習的困難時會主動的提出,并且積極的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和想法,積極與他人去溝通,所以提高思辨能力能夠更好的提高日語交流能力。
(一)在高等教育當中,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但是,由于專業性質的不同,培養思辨能力的側重點也不盡相同,把大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與專業學習結合起來可以說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方式。因此,嘗試把日語專業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與商務日語教學結合起來,在日語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把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引入商務日語課堂,勢必敦促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講解單詞,語法上,必須變換形式,通過多種活動活躍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千篇一律的教學方法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不斷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不斷摸索新穎的教學方法,才能吸引學生,使他們輕松快樂地接受新知識。
在快速的科技知識發展的過程中,應具備適應社會環境的能力,在日本企業公布的社會人才需要具備行動,思考,合作三種能力,對于日語專業的人才提高培養思考能力,主要來源是大學的課堂,所以課堂應是學習知識場所,語言交流場所,也是提高思辨能力的場所,但我國現階段大學生課堂的教育體制還存在很多的漏洞,很有很多的不足,但提高思辨能力的目標是堅定不移的,所以為了培養出社會需要的日語專業人才,應把課堂日語知識教學與思辨能力教學結合。這樣才能培養出好的復合型人才。
[1]王建卿.英語教學法&課程改革與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中國大學教學.2012(5);21.
[2]宋毅英.語口語教學中交流學理論對提高學生思辨能力的作用外語與外語教學.2014(4);63
[3]文秋芳.構建我國外語類大學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論框架外語.2015(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