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芳
【摘要】本文對羅斯福的自然權利自由主義產生的背景、發展歷程進行闡述和研究。羅斯福發展了古典自由主義的自由理念,羅斯福從三個方面論述了政府權利的轉變.由原來的“被動權利”轉變為“主動權利”。
【關鍵詞】羅斯福;自由主義;政府權利
羅斯福的自然權利自由主義的重點是提出了經濟權利,政府干預經濟具有重要意義,羅斯福的自然權利自由主義是美國古典自由主義和現代自由主義的分界線,對于羅斯福的自然權利自由主義要給予重點關注。
一、古典自由主義的政府觀
古典自由主義起源于17到18世紀,產生的背景是要服務于資產階級。古典自由主義認為政府干預經濟不利于經濟的發展,對于政府的態度是“管的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信奉亞當·斯密的自由主義經濟觀。在政治上,古典自由主義者相信天賦人權,《獨立宣言》中就明確指出建立政府的作用:“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為了保障這些權利,人類才在他們之間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當權力,是經被直立著的同意而產生的。當任何形式的政府對這些目標形成破壞作用是,人民便有權力改變或廢除它,以建立一個新的政府;其賴以奠基的原則,其組織權力的方式,務使人民認為唯有這樣才最可能獲得他們的安全和幸福。”
1929年美國爆發了席卷全國的經濟大危機。在這場危機中,胡佛政府堅持了古典自由主義的理念,認為“管得最少的政府是好政府”。結果美國經濟滑坡,股市崩潰,人人自危,政府的信任收到極大的打擊。1933年,羅斯福上臺后頒布新政,堅決主張由資產階級國家政權正面,直接干預經濟和社會生活,限制大壟斷集團的“專制”和“獨裁”,實行大規模工程計劃,解決失業問題,并給工人階級一定的經濟保障和政治權利等。這一改原有的古典自由主義政府觀,對于自由主義有了很大的發展。
二、羅斯福的自然權利自由主義
羅斯福自1932年的總統競選演講到1945年病逝前所作的國情咨文演講,他同樣的將很大一部分精力集中于美國憲法秩序中新的概念。他的主張最初被稱之為“經濟權利宣言”,到了執政后期,有人甚至大膽的將其稱為“第二權利法案”。這是羅斯福在執政期間最重要的言辭主題,并且為“新政”的實施提供了哲學靈感。關于經濟權利和社會權利的新的概念,不只是公民自身可以得到政府的保護,還保羅公民的財產例如工資、醫療和教育等。政府由原來的“被動權利”轉變為“主動權利”。羅斯福本身也承認這實質上是一種轉變。
在一次演講中,羅斯福提出:“現今文明和昨日文明之間最令人震驚的轉變是對于政府職責的普遍認識中,政府有責任去提升公民的福利水平。對于政府的責任不再僅僅限于保護公民免于國家入侵、免于犯罪行為的危害,免于不公正的迫害。除此之外,政府還要做到保護公民免于疾病、免于無知和免于身體迫害和養老資源匱乏。”
這次令人震驚的但是又重要的轉變集中于對于權力的理解還有隨之而來的政府應該付有什么樣的責任。而這次的轉變,羅斯福從三個方面給出了解釋。
1從政治哲學出發,政府從它成立開始就有責任和義務來保護公民的福利,進一步提出了國內的政治自由要依賴于經濟自由。羅斯福將經濟權利的自由歸結于政府自身的本質。從羅斯福擔任紐約州的州長州長時,他向州議會傳達了這樣的信息。政府是什么?它是代表社會公民利益的組織,這個組織建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保護公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通過“國家”或“政府”機制,公民之間的安全可以得到實現。
羅斯福在一篇演講中說道:“政府最為重要的一項責任就是關注保護那些處在不利條件先的并且得不到人幫助的弱勢群體。從廣泛的意義上說,我斷言現代社會,政府欠缺明確的義務和責任去保護那些處于社會底層想要脫離貧困但是自己又沒有能力做到的人。”因為政府的存在就是為了保證人民的生存,但是公民在一定條件下不能夠滿足自身的生存需要。就像,黑夜之后是白天一樣,政府有著去阻止饑餓和恐懼的義務。羅斯福稱為美國總統后,他提出了“政府的第一責任便是保護福利和人民的幸福”。
羅斯福認為政府從本質上出發便繼承了歷史上的保護經濟福利的責任和自由。這個概念與新的工業經濟條件相適應,這就隱含著經濟自由在實質上是公民自由和政治自由的前提條件。羅斯福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提出了這一觀點,并且在三次重要的演講中逐步詳細的論述。
2回顧美國憲法和美國歷史,對于經濟自由的承諾從憲法建立之初就有,或許這些承諾在文字的表述中是隱晦的,成熟的新的憲法經濟秩序與過去的實踐脫離,這一脫離是基于歷史上公民一直存在的并延續的愿望。
羅斯福論述“經濟憲法秩序”的權利不僅僅集中于哲學理論方面,還表現在美國的政治和憲法的歷史上。就像西德尼·米爾克司所觀察到的那樣,新政的一個中心哲學和言辭修飾的目的已經表現除了新的國家權利的概念與美國政府早期的概念相互交織。羅斯福和他的幕僚研究了早期政府的概念,然后發現了新的經濟權利,他們重點集中于《獨立宣言》、美國革命、美國憲法還有托馬斯·杰斐遜和亞伯拉罕·林肯的思想。
羅斯福提醒他的民眾現實的自由是新的經濟權利的建立,而這補充和保護了《獨立宣言》中所宣稱的自由。憲法所保證的自由并不僅僅是美國法律所繼承的理念,而是要滿足現實的需要。1930年3月2日,羅斯福在一次廣播演講中提出:“新的觀點是每位公民都有權利以自己的方式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只要他生產沒有妨礙其他人。這可以被稱之為新的‘應許之地,每個人都可以以自己認為合適的方式來禱告上帝,在這新的‘應許之地,每個人都可以以自己認為合適的方式來禱告上帝。在這新的‘應許之地,他能夠被工業、節儉和智慧養活。每個人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
羅斯福認定《獨立宣言》和美國憲法表達是政府要弱者來對抗強者,隨著社會條件的變化,要重新定義自由。他認為一個合格的政治家要根據不斷變化的社會秩序重新定義《獨立宣言》和美國憲法中體現出的權利。新的條件給了政府新的要求,還有政府的管理者們。
“美國信念、我們個人責任傳統的信念,我們憲法中的信念,我們認識到舊的社會契約中新的條款的信念,我們應該履行他們,履行1776年杰斐遜為我們說設想的烏托邦,還有西奧多·羅斯福和威爾遜認為應該帶給新的文明的東西。”
3美國當時的國內的福利現狀和在國際組織中未來的地位中,經濟安全是高于其他任何事情的。
羅斯福在一篇演講中提到:“如同人民生存離不開面包一樣,他們也不能只依靠武器軍備來戰斗。我們的對于安全的防御是基于構建防御的背后的人們的毅力和勇氣的無法撼動的信念。我們所呼吁的強有力的行動不能離開我們所值得戰斗的所有事物。”
在這里羅斯福所說的值得戰斗的事物包括國內健康的“社會經濟狀況”。羅斯福認為國內的經濟自由意味著安全。美國在國際上獲得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些公民權利的實施。除非保證國內的安全,否則世界不能持久和平。
結語
羅斯福所提出的自由主義是基于當時幫助我們更的國內環境所進行的創新,這開啟了政府干預經濟的先河。政府的概念有了新的解釋。通過研究羅斯福如何對自由概念進行新的擴大或者改變,這能夠好的理解美國的政治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