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敏
摘 要:高職智慧圖書館要根據自身發展的實際需要,要把以往各界畢業生、本行業企業員工納入服務對象,構建讀者與館員咨詢導引服務平臺、讀者與讀者交流協作平臺建設和讀者與專家技術服務平臺三個平臺,圍繞信息服務、智慧課堂與移動學習服務、再教育服務和解難答疑四大特色服務內容,從文獻內容傾向和種類上建設特色資源,為讀者提供特色服務。
關鍵詞:高職 智慧圖書館 特色服務
中圖分類號:N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5(a)-0240-02
Abstract:The wisdom librar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be based on the actual needs of its own development, should the graduates from the past, the industry and enterprise employees into the service object, to build readers and librarians to guide the service platform, readers and readers to exchange platform for collaboration and readers And expert technical service platform three platforms, around the information services, intelligent classroom and mobile learning services, and then education services and difficult to answer four major features of the service content, from the content of the literatu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 resources for readers to provide special services.
Key Words:Vocational; Intelligent library; Characteristic service
自2008年11月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后,智慧圖書館成為國內外圖書館界的研究熱點和高校圖書館的建設目標。伴隨信息環境和用戶需求的發展,圖書館經歷了傳統服務、知識服務、智慧服務三個階段。2003年,芬蘭奧盧大學圖書館的AittolaM首次提出了智慧圖書館的概念[1]。智慧圖書館就是在大智慧背景下,圖書館利用物聯網、云計算、移動技術和智能化設備,實現書與書、書與人、人與人的互聯融合、友好交互,實現虛擬與現實的深度交叉,為讀者提供智慧化服務。
隨著高職院校的建設和發展,高職院校的辦學特色日趨明顯,行業特性日趨濃厚,但高職院校的圖書館由于經濟條件的局限,其館藏資源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著重為行業服務,這就決定了高職智慧圖書館建設的行業特性。
1 擴展服務對象
由于智慧圖書館投入成本較高,原有的主要服務對象——師生員工,不足以平衡投入的成本,會帶來利用率低下、資源浪費等的問題。因此,增加服務對象就成了高職智慧圖書館發展的一個較好的選擇。由于高職智慧圖書館行業特性,這就局限了高職智慧圖書館新增服務對象最好是校友和行業企業。
1.1 服務校友終身學習
校友是學校建設和發展的最大最好資源,歷屆畢業生和走出去的職工,不管身在何方,也不管成就如何,都在牽掛和關注母校的發展,甚至不遺余力地支持學校的發展。因此,為校友提供再學習、解疑答難的平臺也是學校理應擔當的責任和義務。
1.2 服務行業企業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與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入,當代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已越來越離不開職業教育的參與和支持,知識、智力的支持已越來越成為企業發展、企業興衰成敗的重要支撐力量和決定因素[2]。從辯證的角度來看,區域行業企業發展與高等職業教育之間存在著決定作用與能動影響的關系。隨著校企合作的發展,高職院校與企業的依賴度日趨緊密,校企之間的人力資源和科技創新合作越來越多,因此,學校圖書館也應服務行業企業,特別是校企合作企業的發展提供服務。
2 創建服務平臺
2.1 讀者與館員咨詢導引服務平臺
創建讀者與館員交流平臺,指導讀者快捷方便獲取館藏資源,方便館員為讀者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
2.2 讀者與讀者交流協作平臺
群體智慧是互聯網時代信息資源建設和服務的重要渠道,圖書館可按照專業的不同建立讀者與讀者協作交流平臺,充分發揮讀者群體智慧解決讀者資源獲取、學習困局、企業發展的問題。
2.3 讀者與專家技術服務平臺
組建學習和技術咨詢專家團隊,通過讀者與專家交流平臺為讀者學習答疑,為行業創新、發展出謀劃策。
3 拓展服務內容
3.1 信息服務
(1)集成化信息服務。將圖書館的各種服務功能整合在Web站點,創建一個讀者搜索引擎服務入口。讀者可以通過這個服務入口獲取館內外各種所需資源,節約讀者搜索、獲取資源的時間。
(2)個性化定制、推送信息服務。圖書館讀者知識基礎、心理和行為的差異性決定了讀者需求的不同。圖書館可根據讀者個性化的需求,通過QQ、博客、微博、微信、BBS、E-mail及更先進的網絡工具為讀者提供符合需求的服務情境和定向化的預定信息與服務[3]。實現館員讀者聯合建館、集群發展、多維服務、協同創新的智慧圖書館局面。
3.2 智慧課堂與移動學習服務
移動終端的方便快捷性,移動圖書館的廣泛普及、出版物的APP化,讓讀者隨時隨地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閱讀和學習,并在移動學習的過程中即時與他人交流信息,聚合成自己的學習圈、討論圈,共同交流學習經驗心得,互相解難答疑,共享學習資源。這種移動學習模式促進了知識的共建共享,拓展了用戶自主學習的渠道。
3.3 再教育服務
在圖書館頁面新建一個再教育學習模塊,挑選教學名師和企業技術能手共建數字化課程資源,實行學分制,完成專業所需學分,即可獲得相應的學歷,為在校師生、校友和企業員工再教育學習提供幫助,為他們提高學歷提供平臺。
3.4 解難答疑
通過讀者與專家交流平臺,組建學習和技術咨詢專家團隊,為學習者答疑,為技術需求者解難。
4 構建特色館藏文獻
根據高職院校發展的特色和專業需求,構建具有行業特色的館藏文獻。
4.1 內容上
要了解和掌握重點學科、專業建設對文獻資源的基本要求。做到重點學科文獻收藏力求全面系統,相關學科文獻的收藏有所選擇,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學科文獻體系和突出行業特色的文獻結構框架。
4.2 種類上
紙質文獻和電子文獻相結合,館內文獻和館外文獻相補充。通過館館合作,實現資源共享;通過購買使用期和資源擁有企業的營業推廣的試用期利用館外文獻。
5 結語
服務是圖書館永恒的主題與核心價值,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服務,才能真正做到“以讀者為中心”,滿足新技術環境下讀者新需求,創新服務是智慧圖書館迎接信息化挑戰的必要舉措。高職智慧圖書館特色服務建設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進行,循序漸進地推動智慧圖書館的發展,在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方式方法、服務的途徑等方面創出自己的特色服務。
參考文獻
[1] 曹軼.三維智慧圖書館的設計和實現:以寶山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6(2):89-92.
[2] 單再成,何建湖,曹康.高職教育市場體系構建的思考[J].職教論壇,2010(28):14.
[3] 陳玲,張紅偉.服務視角下的智慧圖書館[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6(25):60.